我的故鄉:八角城——獨一無二的古城


我的故鄉:八角城——獨一無二的古城


我的故鄉八角城位於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甘加灘偏東央曲河與央拉河匯流東北岸的臺地上,距縣城約三十三公里,是夏河縣甘加鄉境內的一座古城遺址。據有關資料記載,八角城是漢置白石縣舊址,也是河州通往西南蕃的要道之隘口,是當年漢、羌、唐、蕃之邊塞重鎮,是漢與吐谷渾、吐蕃、西夏、唃斯囉等王朝劇烈爭奪的戰略要塞。

八角城藏語稱“卡爾囊”,其形狀呈一個空心十字形城,城周形成八個角,中間成一空心十字,猶如“卐”狀,城名由此而得,藏文史書稱作“卡爾雍仲”。

八角城城牆全長2.2公里,城內佔地300畝。此城打破一般正方形成四個面和十二個面的常規,有三十六個牆面,加上八個城墩,共由六十個面組成城圍,城外有護城河、壕等附屬設施,東、西北均有甕城。城北因依山而無門,東西甕城內有“S”形通道,從西城經南門至東城築有外廓,南門外並有外城。

八角城城牆牆體由一層土,一層砂逐層夯築,中間夾以棍、柳條、蘇魯固絡、堅硬無比,至今保存完好。

城牆呈曲線形排列,牆面多,夾角距離近,均在弓弩射程之內,城下無死角,加之城門通道極小,無隙可乘,可謂易守難攻。該城在城堡建築形式上式樣奇特、在我國現有古城中是獨一無二的。

近些年來,在該城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陶片,漢、晉及唐、宋、明以來的條磚、板瓦、筒瓦、鐵錢等大量文物充分說明該地歷史悠遠。

在八角城周圍的平地、丘陵、臺地上,還留有不少古代棄耕的梯田,有些梯田一直修至山頂。在古代,修建這樣大型的城市,對藏族先民肯定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東扼河州、夏河,西控青海南部,是藏人東進的交通咽喉。

八角城現在是旅遊勝地,但在我小時候,要到八角城的奶奶家可要吃盡苦頭才能到。因為那時候交通不便,交通工具不好,因此感覺路途遙遠,坐了班車到夏河縣,再坐拖拉機到甘加鄉,然後還要騎馬或者走好遠好遠的路才能到八角城。冬天甚是艱難,但是夏天,和同行的姐姐、姑姑、表妹們走在陽光燦爛的草原上,一路的鮮花、清清的溪水、腳下軟軟的綠草,甭提多好了,不知不覺地也就到八角城了。

那時,在八角城裡的渡過的日子簡單而又快樂。城牆是我們小孩子經常攀爬的地方,和二三好友或妹妹爬上寬寬的城牆上,城內的一切盡收眼底,城外的草原、農田、遠處的高山和河流風光無限。我們在城牆上走,從這頭走到那頭,從這邊走到那邊,很是好玩。或者在晚飯後坐在城牆上嬉戲,直到日落。

現在,已經許久沒有去過八角城了,只是在網絡上經常看到它的各種消息。它現在越來越有名了,可是我永遠記得那個在過去的歲月中的無名的小小的村落——八角城,曾經帶給我的快樂和與它共處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