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都說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在成為父母以後才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不易

,才知道自己當年有多任性。沒有深切體會到生活不易之前孩子們說話做事難免拿捏不準輕重,所以關鍵還是在怎麼教育孩子。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話太戳心,媽媽表示很後悔】

有網友投稿說最近孩子放假了,在家裡本應該是開開心心的,結果卻鬧了不少不愉快。原來孩子的幾個好朋友都報名參加了一個遊學活動,每人需要交快兩萬塊錢,還需格外繳納飲食費住宿費等費用。

不得不說,這筆費用實在是有些高。而且考慮到寒假本身比較短,中間還有過年等活動,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本身已經比較緊張了,家裡人一致決定就不讓孩子參加。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不捨得錢就直說,找那麼多借口!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看見朋友都參加了,並不接受這樣的結果。

這句話也是深深刺痛了這位寶媽的心,立即嚴厲批評了孩子。寶媽在來稿中說,自己一開始氣得不行,簡直後悔生這孩子,但是等氣消了再想,最後悔的還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性本惡一說也得到了了不少人的支持,其實一個人的品質到底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從小接受的教育。像金錢這類本身就比較敏感的話題,孩子尤其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引導。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孩子的金錢觀到底如何引導?炫富和喊窮都不對,很多家長卻都容易踩雷

炫富喊窮都是畸形教育,對孩子的傷害太深遠

有的家長會告訴孩子不要和家境不好的孩子來往,在孩子的衣著等日常花費上過分追求名牌,或者在日常言行中習慣了用金錢搞特殊等,這樣都會讓孩子自我感覺特殊化,同時過分依賴金錢。這樣環境下的孩子自然好攀比,過分重利。

與之相反的還有一種情況,即家長向孩子哭窮。比如為了讓孩子少買玩具,少吃零食,避免亂花錢,不少家長會對孩子說“我們家沒有錢”“我們買不起”這樣的話。孩子單純的思維還不能分辨哄騙玩笑和現實的區別,家長的這些行為容易導致孩子感覺差人一等

,內心有深深的自卑感和負罪感,甚至一生為其所累。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帶孩子親身體會生活的不易是最有效的金錢觀教育

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孩子道理也是一樣,向孩子

說一千道一萬也不如帶孩子親身體會。所以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做做家務,介紹介紹自己工作的時長和內容,帶著孩子算算賬,讓孩子切身感受到掙錢的不容易後,孩子也才會更加理性地對待金錢。

愛財並不可恥,重要的是取之以道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一個人是不應該有過分的慾望的,吃穿用度剛好即可。但說到錢財,又有誰不愛呢?最重要的不是是否愛財,而是如何得財。所以各位家長們一定要告誡孩子在金錢的誘惑面前不能偷不能搶,拾金要能不昧。同時還可以利用孩子的壓歲錢,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和思維,激發孩子的向上心。

孩子就像是一件工藝品,而父母就是雕刻家,一言一行都是雕刻刀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們除了要及時糾正引導孩子以外,也要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平時的言行進行反思。

“家裡窮為啥還要生我?”孩子的質問句句戳心,媽媽聽後悔不當初

今日話題:在金錢觀的問題上,各位家長朋友們有什麼自己見解麼?平時又是怎麼引導孩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