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下單前,請先看懂在拼多多上賣貨的“四類”商家們

最近看到很多關於拼多多的文章,有偏低的、有讚美的!

記得第一次接觸拼多多這個平臺好像是2016年的時候,有個同事在用,說很便宜,可以試下,因為可以用微信登錄,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也在上面買了幾次,總的來說,價格是比其他平臺看起來是要便宜點,不過品質嘛,買多的人都知道,不過也不要想著發1元錢去買100元的品質。

後面好幾年就沒有在上面買過東西了,近來現在無事,想著深入瞭解一下拼多多到底有哪些商家入駐,經過多方瞭解,大致得出了以下4類商家。


在拼多多下單前,請先看懂在拼多多上賣貨的“四類”商家們

第一類商家,品牌方

有一定相對實力的品牌一直都是各大電商平臺都想攬入懷中的,但是品牌方都涉及著控價 。因為一旦降價就必然影響到其他平臺的銷量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利潤, 利潤的變化就會影響飯碗變化,所以這些大品牌方很多都在某東或者某寶手裡,就像上個月被起訴的某東因為欠品牌方的錢三億多,主要是錢被某東卡著說不給你就不給你,某寶還好點只要你聽話其他都好說。

某東是有點無恥的,當你退店了還要壓著一年的保證金,一年後再退給你。影響利潤的是品牌基本不會做。因為涉及到品牌溢價和品牌形象,很多人說自己拼單拼到了那麼恭喜你賺到了, 是不是水軍先不說 ,平臺有個損失轉嫁原則, 就是把損失的錢轉嫁給別的商家,一般的是號稱補貼 不過都是拿別的錢來補貼你,所以你感覺你賺了,確實賺了。不過大品牌很少有和拼多多合作的。這就沒辦法冒出一些假貨,話說之前蘋果耳機就被華強北破解了,導致大街上很多人都戴著蘋果耳機,所以很多時候你買到的不一定是真貨。

在拼多多下單前,請先看懂在拼多多上賣貨的“四類”商家們

第二類商家:在其他平臺有商鋪,然後看到新平臺就想去試試的

上去後開始平臺規則不會處罰你 也會給你流量。等到銷量上去了,在某天你登錄時就會給你彈窗讓你籤協議。很多人都不注意直接就上來就點擊,這時候平臺開始罰款了 ,發貨不及時,罰款;物流沒攬收,罰款;一頓罰款。本身利潤很薄,罰完受不了的怎麼辦呢?金額不大的就組織維權群,金額大的就開始起訴,勝訴敗訴不清楚哈!只聽過一個群裡人聊過,他們公司做拼多多被罰了五百多萬,最後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勝訴但是要和拼多多籤保密協議,才同意把錢還他們,由此可見有多少簽了保密協議的又有多少被罰款的,還有多少被罰了沒維權成功的,這種就屬於先讓你嚐點甜頭然後再慢慢放你血的,他們有一招是啥 就是質檢,準備搞你的時候就會買你產品 然後不管你產品怎麼樣,一律說你產品是假貨或者不合格,質檢沒質檢誰也不知道,很多品牌方都被搞過。因為人家從一開始這個平臺就是靠罰款起家的,玩罰款的手段比較高明。

在拼多多下單前,請先看懂在拼多多上賣貨的“四類”商家們

第三類商家:甩貨的人

各類低價不符合質量的產品 清庫存的,對於商人來說,資金流動最重要,一旦錢變成貨堆在倉庫裡就開始急了,清庫存只要給錢就賣。去年接觸個做拖鞋的,一雙拖鞋成本11塊,出廠價9塊,為什麼這麼搞,因為有現金流,流動起來工廠就不至於倒閉因為他可以壓別人的錢 原材料廠的錢,所以即便是虧也要做,還有個做童鞋的 兩年前的庫存也都出完了,處理掉庫存就是賺錢所以他們覺得賺錢了,那肯定對別人說賺錢了。

在拼多多下單前,請先看懂在拼多多上賣貨的“四類”商家們

第四類商家:小白

啥也不懂,聽說賺錢 就賣貨,刷單又不抓,也就跟風,一看別人賣貨,想著我也賣貨虧點就虧點後面能起量就行,仗著自己有工廠,瘋狂壓價出一批,做個一年多了忽然發現 出貨量挺大,就他媽不掙錢淨虧,於是退出,各行各業都有這種人的出現才導致了你們免費砍到的東西越來越好,但是也越來越少。

做生意不賺錢就是虧錢,因為浪費了時間成本在上面,以為虧一部分後面會賺的這類商家有多少等到了賺的時候呢。當他們賺的時候,平臺就開始來放血了,曾經拼多多的售後不在拼多多,很多人被坑了直接去拼多多百度貼吧,在售後搞不定的問題只要去貼吧馬上會有人聯繫告知單號和店鋪馬上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