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衝千億的龍光,要做大灣區龍頭房企

明年衝千億的龍光,要做大灣區龍頭房企

龍光地產中期業績發佈會現場

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龍光地產管理層將2018年的銷售目標由年初的600億元調升至700億元。按照合約銷售額複合增長50%以上的速度推算,龍光地產將在2019年加入千億俱樂部。

但龍光似乎更加強調另一個目標:盈利。未來3至5年,龍光要做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房企,核心利潤進入全國前十位。

8月15日下午三點,龍光地產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紀海鵬帶著笑容走進了龍光地產中期發佈會,一起出席的還有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紀建德、高級副總裁兼執行董事肖旭和首席財務官兼執行董事賴卓斌。

三個小時前,龍光地產發佈了漂亮的中期成績單。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額354.7億元、土儲總貨值6412億元、淨利潤37.95億元......心情頗佳的管理層暢所欲言,董事會建議派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特別股息3港仙,並加派10%的五週年特別股息5港仙,派息率高達50%。

上調今年銷售目標至700億

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龍光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約為354.7億元,同比增長83.7%。上半年已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4%。由於上半年業績一路走高,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宣佈上調2018年合約銷售目標,由年初設定的660億元調升至700億元。

然而,700億的規模並不足以滿足龍光發展的雄心。3月份,在2017年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曾表示,2019年龍光銷售將破千億,1500億的銷售目標將在2020年實現。在2018-2020年三年的時間裡,龍光的目標是權益合約銷售額的複合增長達50%以上。以此推算,龍光將在2019年加入千億俱樂部。

在今日發佈的半年業績中,龍光地產的盈利能力成為最大的亮點。數據顯示,上半年龍光的淨利潤37.95億元,核心利潤29.38億元,核心淨利潤率達19.4%。

賴卓斌將高利潤的勳章頒給了拿地戰略。“我們地價佔售價不到30%。由此可見,我們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他表示,在未來兩年龍光的毛利率都會保持穩定的水平。由於重兵佈陣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土地帶來的溢價空間依然很大,盈利空間持續看好。

在衝刺千億的關鍵時期裡,資金成為了突圍的武器。在企業融資渠道緊縮和融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渠道通暢,通過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債務結構,實現了高質量的財務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龍光地產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進一步增加至人民幣276億元,是一年內到期債務的2倍。淨負債比率66.3%,較2017年底下降1.6個百分點;加權平均借貸利率為6.0%,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加碼粵港澳大灣區做“龍頭”

“行業高點的時候,順週期賣樓。行業地點的時候,逆週期拿地。”在調控陸續出臺、政策不斷收緊的背景下,管理層直言,公司一直堅持戰略性投資和週期性投資的理念,挑選高潛力區域,戰略方向準確了就能為投資者創造更大的收益。

而在過去,高價拿地的目的是高價賣房,而在限價的環境下,高價拿地、低價買房則成為了不划算的買賣。

紀海鵬說,拿地時需要看準區域和節點,避開在房價高位和地價高峰期買入,龍光之所以能持續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是因為公司只拿在政策限價範圍內仍可以保持較好利潤的土地。

行勝於言。2018年上半年,龍光通過公開市場招拍掛形式成功增加土地儲備約645萬平方米。

同時,龍光也在收併購版塊發力,不斷尋找合適的標的擴充土儲。

作為土地儲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粵港澳大灣區在龍光的戰略上穩穩地站在了C位。目前,龍光的土儲總貨值達到人民幣6412億元,其中81%位於粵港澳大灣區。

紀海鵬透露,目前龍光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佔率超過3%,未來十年內將努力達到8%-10%的市佔率。

樂居財經綜合市場統計數據,不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的商品房銷售額為1.53萬億元。如果參照GDP增速,後續按年均增長7%保守估計,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在2027年商品房銷售額有望達到3萬億元。

以此計算,龍光地產在粵港澳大灣區10%的市場份額,意味著該公司在大灣區可實現銷售規模突破3000億元。

除了粵港澳大灣區,龍光也在今年上半年邁出了環滬市場的第一步。據瞭解,今年上半年龍光已經在上海相鄰的嘉善和吳江一共拿了三幅地塊,均在上海一小時都市生活圈。

紀海鵬強調,確切地說龍光佈局的是“

環上海一小時生活圈”,而非全面進入長三角市場,主要看中的是環上海一小時生活圈的購房需求和通勤範圍,未來在該區域的銷售規模佔比不超過公司總體銷售額的10%。

龍光地產對未來充滿信心: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紅利,3至5年內公司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房企,核心利潤進入全國前十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