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贈送的第一個人:武漢孫俍工

趙晏彪/文

今天一場大雪,讓我想到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提到毛澤東這首詩,許多人以訛傳訛說最先把這首詞抄贈給了柳亞子。其實這首詞的確首先經柳亞子宣傳得以傳播,但是第一個得到毛澤東詩詞墨跡的,卻是另有其人。

《沁園春·雪》贈送的第一個人:武漢孫俍工

1945年9月6日,毛澤東專程前去拜訪在長沙一師認識的孫俍工先生。孫俍工曾在長沙第一師範任教,他才華橫溢,而且書法獨樹一幟,飄逸俊秀。毛澤東在一師附小任教時,曾慕名聽過孫俍工講課(毛澤東後來苦練書法並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就曾得益於孫俍工的影響和指點)。這次毛澤東前來登門拜訪,孫俍工欣喜異常。寒暄過後,毛澤東便拿出一個紙卷,遞給孫俍工道:“這是俚詞一首,自己塗鴉,送與先生。先生看看這字寫得有無長進。在一師時,先生教給我的書法要領,二十年來一直不敢忘記呢。”

孫俍工徐徐展開紙卷,原來是一幅橫軸,是毛澤東親筆手書的《沁園春·雪》。孫俍工大聲讚歎:“太好了!你戎馬倥傯,日理萬機,還能忙裡偷閒,不忘書法藝術,真是難能可貴啊!”但見字體大氣磅礴,猶如筆走龍蛇,酣暢淋漓,再看內容,更是氣吞山河,書和詞相得益彰。孫俍工不僅忘情地讚道:“好!好!仿古而不泥於古!盡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礎厚實者莫能如此。況你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創一體,真不簡單!你筆底自由了!”

《沁園春·雪》贈送的第一個人:武漢孫俍工

這段往事,於今天又是格外重要。武漢疫情仍然嚴重,北京大雪,武漢可下雪呼?下與不下,我都將這個故事,這首詩送給武漢的人民,希望不僅這是毛澤東主席當年送給孫俍工先生的,更是今天送給武漢、送給湖北、送給全中國人民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病毒、金融危機,一切不好的東西都將過去了。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將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和勇氣,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國富民強。

《沁園春·雪》贈送的第一個人:武漢孫俍工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