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我一直都挺喜歡勵志電影的。這些影片傳遞的正能量總是容易讓人感動,振奮人心,甚至能真的影響到觀眾的生活。最近,我看了《風雨哈佛路》,這是2003年的勵志片。不過,看電影的時候,我總是想到2006年的勵志片《當幸福來敲門》。趁此機會,咱們不妨通過影片的對比,來聊聊《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一)怎樣才算勵志?

要說勵志片最大的特徵,相信大部分人都會不假思索的提到「勵志」二字。但是,影片勵志與否,其實是相對個人化的。畢竟,每個觀眾的經歷不同,情感觸發點不同,移情於主人公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給「勵志」劃上界限呢?怎樣的勵志片才算好呢?

從眾多勵志片的共性來看,主人公從生活困境中走向成功,這可以說是故事發展的大方向。但在看《風雨哈佛路》的時候,我就感到困惑。《風雨哈佛路》的故事其實也是在這個大框架內的,也就是說,其劇情發展模式可以劃分為勵志片範疇。

主角從小生活在非常貧困的家庭,後來曾在孤兒院生活,並一度流浪街頭。但她很堅強,也很聰明,她認識到唯有讀書才能為自己博一個未來。經過努力後,她成功的獲得了獎學金,並走進了哈佛校園。不過,有不少人和我的感覺相似,並未受到很大觸動,似乎不夠勵志。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當我回想《當幸福來敲門》時,我認為勵志片的界限還得收窄一點。我看過好幾次《當幸福來敲門》,我對這個影片的觀點也經歷了多次變化。起初我覺得《當幸福來敲門》很勵志很不錯;再一看,我又覺得主角是蹭了”天才“的好處,沒有高智商他就很難走進金融圈,勵志於何處?當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再看《當幸福來敲門》,我頓時發現這個電影真正勵志的地方——主角頂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一次又一次的逆流而上,其強大的心理素質才是最觸動人心的地方。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參考這段經歷,我認為優秀的勵志片,其勵志之處在於如何克服困難。從這點來說,《風雨哈佛路》在有些朋友眼中不夠勵志的原因就在於,《風雨哈佛路》並沒有很好的展示“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難”。

說來有趣,如果勵志片不勵志,那還能不能劃分在勵志片的範疇?就像喜劇片不好笑,還稱得上喜劇嗎?一定程度上,這種以觀眾預期情感來劃分影片類型,還是稍顯主觀化。然而,儘管存在主觀性,但勵志片的「勵志」其實依舊暗含規律性。

(二)《風雨哈佛路》和《當幸福來敲門》的不同在哪裡?

說實話,《風雨哈佛路》的故事本身是不錯的。很多勵志片都是真實改編,並且偏向傳記風格。《風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其起點遠比其他學生要低很多。原本上哈佛就非常困難,而幾乎沒怎麼上過學的主人公不僅要在學習困難,還要進一步克服一貧如洗的經濟狀況、無家可歸及母親逝世的情緒低谷和周圍人都在否定自己的氛圍。我能想象,要從這樣的困境中“鯉躍龍門”,其難度是相當高的。《風雨哈佛路》的主角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很尷尬的一點是,電影並沒有很好的展示主角克服困難的過程。看完電影后,如果硬要總結出主角成功的原因,那就只有一點——主角智商超高。電影前半段,電影展示了主角經歷的各種困難,但主角基本都是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電影后半段,主角學習的環節只是個剪影式的剪輯拼接,並沒有場景直接展示她學習的過程如何克服困難。結尾時,主角獲得了獎學金,發表了演講。但這次獲得的獎學金,也並非全靠主角努力獲得,評選時的運氣成分還是頗大的。

仔細觀察能發現,當主角決定要學習上哈佛的時候,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獎學金上,幾乎都帶著些許運氣的順利進行。而電影前半段的困難,並沒有對後來主角的求學造成太大的影響。換言之,在觀眾眼中,主角沒有什麼困難需要克服。而勵志的關鍵恰恰在於如何克服困難,沒有困難又如何體現主角克服困難的勵志性呢?這是不少人覺得《風雨哈佛路》不勵志的根本原因。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相比之下,《當幸福來敲門》不僅給主角設置了很多困難,而且還一一表現主角克服困難的過程。在經濟上,主角需要去販賣醫療儀器才能維持生活,他緊緊的抓住每臺儀器的銷售機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不氣餒,儀器壞了則耐心的修理,沒有自暴自棄。在家庭關係方面,他並沒有因為工作需要或生活壓力而忽視兒子,他全心全意的愛著兒子。在求職路上,主角壓縮所有零散時間,在收留所“秉燭夜讀”,哪怕身著油漆工服飾也不願放棄珍貴的面試機會。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可以看到,《當幸福來敲門》並沒有泛泛而談,其“勵志”是建立在主角克服的每個困難之上的。哪怕主人公的智商很高,但觀眾並不會因此就認為“智商是其成功的原因”。當觀眾設身處地的想,如果自己也和主角擁有一樣的高智商,自己是否有勇氣、夠堅定的克服那些困難?由此,主角的精神品質反而更觸動人心。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對比《當幸福來敲門》和《風雨哈佛路》,不難看出,這兩個勵志片最大的不同在於主觀能動性的展示。兩個電影的發展方向都是相似的,主線劇情都是主人公從困境中掙扎而出,朝成功大步邁進。但是,《風雨哈佛路》淺顯的認為“只要將苦難展示全面,就能表現勵志性”。結果,電影很多場景都在表現苦難,卻罔顧主人公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看起來很被動。仔細琢磨一下,學習靠的是智商克服,獎學金靠的是他人評選——主角成功上哈佛的過程中,這兩個最關鍵的因素都是天賜、運氣。這樣的故事設計確實很難體現出勵志性。

相反的,《當幸福來敲門》的主人公非常積極的行動,很多機會都是自己努力爭取的,智商、運氣等成分在主人公成功史上的影響並不那麼明顯。遍觀很多優秀的勵志片,無一不是非常強調主角的主觀能動性。詳細展示主角如何克服困難,根本上也是為了表現這種主觀能動性。

(三)《風雨哈佛路》可以怎麼提升勵志性?

《當幸福來敲門》中主角的困難程度其實還沒有《風雨哈佛路》那麼高。職位競爭的不過是培訓班的幾十人,學習的經濟學內容沒有《風雨哈佛路》四年高中的多,主角起點也比《風雨哈佛路》要高一些。從這點能看出,主角的困境與成功之間的距離也沒想象中那麼重要,關鍵在於表現主人公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從這點來說,《風雨哈佛路》要想提升電影的勵志性,至少有幾個可以改善的地方。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其一,《風雨哈佛路》可以進一步刻畫主角。電影中,主角相對比較被動,她的動機或渴望並不是那麼強烈。《當幸福來敲門》主角的目標非常明確,他受夠了貧困,他想要賺大錢,因此他非常努力,咬牙克服困難。那麼在《風雨哈佛路》中,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什麼支撐主角堅持下去?

我非常想要知道,當主角面對孤兒院欺凌、流浪街頭、父母癮君子、飢困交加、學習壓力大的時候,她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她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究竟有怎樣的人生信條支撐著這位僅僅十幾歲的少女?在電影中,以上場景都只是一帶而過,往往只是告訴觀眾,主角經歷了這些苦難。但是,主角面對這些問題時,多半忍氣吞聲、得過且過。倘若電影將主角在這些困難下的反應、行動分別講清楚,那麼勵志性必然更上層樓。當然,這也意味著電影應該減少對主角決定學習前的苦難展示,而應該增加主角克服困難好好學習的場景。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其二,主角與母親的關係應該適當修改,以增強故事的勵志性。電影中,主角的母親是個癮君子,酗酒且患有精神病,電影中幾乎沒怎麼出現母親照顧主角的場景。主角也稱,她一直照顧著母親,當看到母親去世,如同看著自己的孩子去世,這讓她幡然醒悟。不難猜測,現實中的這位哈佛女生一定和母親有很深的羈絆,但是電影並不需要百分百遵循現實。

也許是電影創作者沒有更深入的採訪,也許是這位哈佛女生沒更清晰的闡明母女羈絆對她的影響。無論如何,《風雨哈佛路》中的母親和主角努力學習考哈佛並沒有強因果性。在主角學習之路上,母親是主角的動力之一,還是主角的阻礙之一?電影中的母親可以說兩邊不沾。如果是動力,那麼母親就成為主角克服困難的支撐;如果是阻礙,那麼母親這一角色就能以對抗力量的形式,來表現主角主觀能動性。但不管是設定為動力還是阻礙,都可以將母親拉進主角學習之路的主情節,從而讓這一角色更有影響力。

《風雨哈佛路》VS《當幸福來敲門》,怎樣才算好的勵志片?


其三,對抗力量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實現矛盾衝突加劇的效果。《風雨哈佛路》的對抗力量有很多,貧困、家庭、母女關係、環境氛圍、孤兒院欺凌等困難都是主角成功的阻礙。在設計故事的時候,如果能根據它們對主角影響力的大小來排序,將影響較大的對抗力量放在電影后半段,這樣就能避免虎頭蛇尾。同時,後半段激烈的矛盾衝突也可以更反映主角如何在重重壓力下堅持到底,從而突顯勵志性。

當然,這必然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勵志片應該講究真實還是強調效果?很多勵志片都是傳記片,真實性是很關鍵的。但是,這不意味著電影毫無創作空間。適當調整來強化勵志性,這樣做更符合創作團隊選取這一真實故事的初衷。難道創作團隊不是因為現實中哈佛女孩故事的勵志,才決定將其搬上銀幕的嗎?倘若為了真實而導致電影沒有體現出那種勵志性,那未免太可惜了。因此,在講究大框架真實的前提下,我認為勵志片要更注重藝術效果。

結語

《風雨哈佛路》的故事原型確實是勵志的。儘管主角高智商,但她父親智商也很高,卻一事無成。這足以表明,高智商絕非這個故事主角成功的關鍵。然而,電影卻不重點描述主角成功的其他原因,譬如心理素質、信念等,反而降低了故事原本應有的勵志性。換言之,《風雨哈佛路》故事潛力很大,但編劇導演沒處理好。這是令人惋惜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