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古城遺址

潼關城舊址位於縣人民政府駐地東北十公里的黃河岸邊。“天授二年(691年)移近黃河者是”。“宋熙寧(1068~1077年)中遣侍御史陳洎築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千戶劉通修築舊城。九年(1376年)指揮僉事馬騤曾修城陴。依山勢曲折,週一十一里七十二步,高五丈,南倍之。其北下臨洪河,巨濤環帶,東南則跨麒麟山,西南跨象鳳二山,嵯峨聳峻。面對風陵,北連蒲關,河山之險迤邐相接,實為天然形勢之雄。”門開六處:各有城門兩道,中有甕城相連。東曰金陡,(先改迎恩後改屏藩兩陝)。西曰懷遠(後改控制三秦),抗日戰爭時期,陳誠曾題“中流砥柱”巨幅匾額懸掛於內城樓上。南曰上南(先改凌雲後改麟遊)和下南(先改迎燻後改鳳翽)。北曰大北(先改吸洪後改鎮河)和小北(先改俯晉後改拱極)。東門外原有潼關坊,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兵憲張公維新改題“三秦鎖鑰”。西門建“四鎮咽喉”坊以配之。“南北水關閘樓兩座,南七間,北九間,規制宏爽,映照川塬。潼水流經其下,穿城而過,中間跨以石橋,名曰潼津(後又建一木橋名曰右任),宛若長虹,覆波往來,堪稱名勝焉!”《潼關縣誌》。

該城築於潼水入黃處。“東連鼎湖,西接太華,秦嶺障其南,洪流繞其北,所謂神明之奧區,帝宅之戶牖”。僅史書記載,東漢末年以來涉及潼關的戰事就有30多起。故有“潼關固則全秦固,全秦固則京畿固”之說,為兵家必爭之地。中日戰爭,日寇侵佔山西,屯兵對岸,妄想渡過黃河,日夜窺測,炮火轟擊,以求一逞,然卻未能逾越雷池一步。八年間,在日寇炮火轟擊下城內玉石俱毀。解放後劃入三門峽水庫又拆除搬遷,加之遭受十年“文革”浩劫,如今面目全非,僅有城基還明顯可辯。但就其地理形勢而言,仍具有一定的戰略價值。正如唐代詩人杜甫詠詩曰:“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潼關古城遺址


潼關古城遺址


  

潼關古城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