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白水陂頭敲千戶,桃花一笑五百年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興寧河溪眾多,集水面積3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5條。這些河流河道彎曲,源短流急,洪流變差大,大部分為“尿澡河”或“地上河”。

朱坑河起於大坪朱坑村,流經葉塘龍塘、烏池、建新及龍田坪見等村後匯入寧江,全長14公里,集水面積37.8平方公里。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知縣祝允明(號枝山)倡建和山岩寺。是年,葉塘烏池鄉紳吳法謙率眾興修水利。於烏池與大坪朱坑交界處築石陂1座,並開挖經龍躍、龍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1條,全長10多公里,可灌溉農田1500多畝。

此無名石陂整體皆由大石壘成,巨者重達10噸, 陂高3米左右,洪流之時,漫陂而下,直注陂下深潭。五百年來,激流沖刷,床下岩石,痕跡累累,如刀劈斧鑿,滄桑歲月,盡入其中。因其石大堅固,該陂亦成興寧留存不多的古陂之一。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清嘉慶年間,泰州仲振履主政興寧時,為避免陂頭成豪強私物,曾對境內陂頭水車實行拆除。故此,近代興寧水車絕少,經光緒及民國多次洪災,陂頭益毀,而此陂至今猶存,併發揮效益,皆巨石之利也。葉塘教禮石陂頭地名或因此而得。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附:仲振履簡歷清仁宗嘉慶十三年(1808年)進士,任職廣東,歷任皆有善政。

1、任恩平知縣,脩金塘橋。

2、任興寧知縣,禁水車疏河道。

3、任東莞知縣,築虎門碉臺,嚴海防。

4、任南澳同知,築桑園基,衛農田,工費不貲,多者以數萬計 。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主坼陂頭議

(原文無斷,今試斷之,左右斟酌,若有錯誤,敬請指正)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興寧水利不修久矣。

大率山水驟發則城郭廬畝盡就淹沒,及其涸也,涓滴盡無,皆水車之害所致也。蓋水車之設,必截流、釘竹木、填土,壘而高之以為陂,使激其流而水車得以旋轉。

興寧居山谿(谿:谷也,無水曰谿)間,河身深不數丈,現存之陂三十有三。每陂但高一尺,則三丈三尺矣,況倍蓰(讀音bèi xǐ,謂數倍也。倍:一倍,蓗:五倍)於此耶。河身日高,河岸益日下。

臨河強族,恃其人眾,斷水以據其利,築壆(讀音bó,壟的意思)以捍其患,而其人工又不自己出也。每田一畝科錢三百,水旱無所增減,三年復歛(古同斂,意為徵收)費修葺以圖中飽,而實則澇既無所用之,旱亦無能無力,需水之時則又霸以利已,而後及人,故爭水之獄無歲無之。然此,猶同陂之害也。

至於河身既擁,其壆又高,洪水猝至,直衝彼岸,室廬坍倒,田疇胥(片刻)成澤國, 貧民日號泣于波中,而強族自誇其得計。甚至下流之陂疊擁,近城數堡浸為魚鼈,祁寒暑雨,汩處汙淤。即使對岸代籌堤壆,彼懼束水刷波,陂頭易朽,則必加訂竹木。不數年,仍與堤平。

是利在強族而害在貧民,利在數十百人而害在數千萬人也。而強族數十百人之中,漁其利者又不過數人而已。以數人之惡橫而害及一邑,害及屢亡。愈填愈高,將必城郭匯為洿池,而縣非所有矣。吾力能去則去之便。或曰: 是民利之所繫也。嗚乎去之。

夫天下利之所在,皆害之所在也,利大而害小則存之,害大而利小則去之,況利在豪強害在良善,利在一家而害在四境,是為可以不去?

爰(yuán,於是)親巡河道,諭令拆毀,計三日。今而後,築堤以束水,藉水以刷沙, 河流暢達,日浚日深,城郭可以無恙矣,民人可以即安矣。而改水而人車之用不廢,豪強之家亦未嘗不利也。

謹付貞珉(石刻碑銘的美稱),以垂永遠,後來者慎旃毋忽。

廣東興寧大坪葉塘交界處500年前祝枝山主政時興建的陂頭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