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資金大了都要學老巴



等資金大了都要學老巴

沒有對手盤,別說巴菲特,就是羅斯切爾德家族也不能改變趨勢的方向,他們只能使得運行形式局部複雜化而已,古人所謂勢不可擋,早有定論。看一家公司僅憑財務報表上幾個數據能看明白,那人人都可以去做公司財務總監了。

  航空公司3大因素,管理,融資成本和管理,油價。

  企業的價值是可以計算的。

  資源類企業年報中有“其他貨幣資金”的,大部分是期貨保證金

  查理芒格新書裡面,有具體分析可口可樂的案例。

  都是很普通的東西,結果聯繫起來,威力巨大。

  巴菲特

  當一個問題發生時,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商業中,行動的最佳時機是馬上止損。

  巴菲特在2008年他的財富峰值一度達到了620億美元淨資產,這些資產的絕大部分都是他在四十多年裡的投資生涯中掙來的。看上去,他擁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年平均收益水平達28%,相當於10年裡增長11.8倍或30年中增長1645倍,遠遠高於道瓊斯指數。

  儘管巴菲特並沒有經歷過1929年的世界級大股災,但作為格雷厄姆的弟子,巴菲特領悟了價值投資的真諦,經常說:安全第一,第一條就是保本,第二條是重複第一條。

  他投資的富國銀行、美國運通都是長期持股,按照當年巴菲特買入富國、運通的市價加上這些年的分紅收益計算,巴菲特持股成本已經遠遠低於現在的市價。 按照格雷厄姆的原則買賣股票,那是一種投資行為,不是投機行為。

  巴菲特稱:“我買入美國股票基於一條簡單的法則:‘其他人貪婪時要謹慎,其他人恐懼時要貪婪。

  1929年的時候,美國的公司基本都是淨資產的1/3-2/3之間,巴菲特的老師是發了筆國難財 。格雷厄姆當時挑現金流和未分配利潤大的公司,買入後徵集投票權,召開股東大會,要求分紅。當時有的分紅比股價還多。

  就是一個人賺錢,或者一個企業賺錢的循環模式

  而且找到這種模式,儘快搭建起來

  蘇寧的金融模式明白不。

  巴菲特的浮存金槓桿

  這些就是。

  等資金大了都要學老巴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其實寫的真的很好,就是專業性強

  但是一旦理解了現金流的搭建,我估計很多人都不會再去想職業股民的事了。

  估值、評估賺錢能力

  很多時候,最大的心理折磨。

  在於無法容忍合理調整

  比如一個合理調整,幅度20%,到10%人就抗不住了。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道瓊斯指數在1932 年7 月8 日跌至41 點的歷史新低,到1933 年3 月弗蘭克林羅斯福(ranklin Roosevelt)總統上任前,經濟依然在惡化,但到那時,股市卻漲了30%。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在歐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 年4 月,美國股市跌至谷底,當時距離盟軍扭轉戰局還很遠。同樣,20 世紀80 年代初,儘管經濟繼續下滑,通貨膨脹加劇,但卻是購買股票的最佳時機。簡而言之,壞消息是投資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讓你以較低代價下注美國的未來。

  致使資本市場中大多數人賠錢的原因顯然是這個市場建立之初的規則決定的,價值的本質本身就是次序或者主觀中的排序,價值投資者按市場的建立規則大多數情況下能夠站在少數的勝利者一邊,而技術分析者所一直尋找的時機應當從市場的動態平衡中去尋找答案,從而恰當的時候站在少數人一邊。資本市場是大量群體參與的市場,個體的無序的買賣行為會形成整體上的有序,即規律或者稱為概率學優勢。好比水分子在微觀領域處於完全無序的運動,但宏觀上水有明顯的可以被觀測到的宏觀屬性,如三態隨溫度變化存在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