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是我國古典文學一種重要形式,興起於五代十國,宋明達到極盛。對聯分門聯、楹聯、輓聯等類型,很多著名對聯和經典詩詞一樣,一樣能流傳千古,雅俗共賞。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比如同仁堂的對聯: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這副對聯雖未必工整,但很好地傳達了同仁堂的品牌形象,流傳百年,老少皆知。

對對聯,講究的是上下聯字數相同、意境相似、詞性相類、平仄相應,要想達到較高的境界,著實不容易。再看這副對聯:

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聯:春讀書,秋讀書,春秋讀書讀春秋

此聯對仗工整,意境相通,堪稱經典的一聯。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再給大家講一個經典的對聯故事:

某書生進京趕考,因趕路急了些,天已黑了,卻沒找到旅店投宿。這時他看見一座古寺,就走了進去。

寺中一位僧人剛從井裡打完兩桶水,挑在肩上正要往回走。書生趕忙上前施禮,請求借宿一晚。

和尚看他是個書生,想試試他的才學,就說投宿不難,但我出個上聯,你能對上才行,書生點頭應允。

和尚笑笑,說出了他的上聯: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書生一聽,這個上聯真是很妙,你看天上的明月倒映在和尚的兩個水桶裡,不正是“擔回兩輪明月”?

看來這書生也是個飽學之士,他略一思索,就有了下聯:

傍晚洗衣,弄碎一片彩霞

和尚一聽哈哈大笑,立即安排禪房,請書生去休息。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這副對聯堪稱經典,甚至被視為古今絕對之一。

下聯“一片彩霞”對上聯的“兩輪明月”,且都是水中倒影,意境相似且都很優美。

但嚴格來講,下聯還是有一點瑕疵的。一般來說,上聯出現了數字,下聯也應該對數字才對。所以,“傍晚”對“三更”,稍欠工整。

有不少人為彌補這一缺憾,也試著對了下聯,但對仗和意境始終難以兩全。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小編不才,也想了幾個,寫在這裡向諸君討教。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五鼓開門,迎來一顆金星

五更也稱“五鼓”,代表黎明時分,金星即啟明星。黎明時打開門,迎面看到這顆啟明星,意境似乎差了點。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半夜推窗,放進萬點星光

意境比上一個稍好,但對仗不夠好。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半夜對鏡,插上一朵紅花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四時澆園,盼來一片繁花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總之,要麼對仗欠工整,要麼意境不夠好,才力有限。各位朋友如有更好的下聯,歡迎不吝賜教。

中外歷史文化,有趣有味有料。我是史小狐,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