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專家:油價或將失守30美元關口 這些板塊卻在“偷著樂”

每經記者:王海慜

油气专家:油价或将失守30美元关口 这些板块却在“偷着乐”

上週末以來,OPEC與俄羅斯原油減產談判破裂和沙特計劃大幅增產引發的國際油價一輪“崩盤式”暴跌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在一些市場人士來看,此次油價暴跌影響的不止是產油國,對全球經濟也會有連鎖反應。

今日早盤,美股期指,日本、韓國等亞洲市場的股市就集體大跌,下午歐洲市場開盤,主要股指也都大幅低開。

接下來油價會如何走已成為當前全球市場的聚焦點。對此,中石油某油氣專家最新分析認為,此輪油價下跌可能會讓油價跌破30美元/桶,而且與前兩輪油價下跌後出現快速反彈不同,未來油價或將長期在低位徘徊。不過凡事皆有利弊,有分析認為,相比油價大跌對相關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油輪、火電、航空等行業反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益於此次油價的下跌。

油價或將跌破30美元/桶關口

上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就原油減產談判破裂,沙特計劃增產並打響價格戰等消息接連向市場投出了“震撼彈”。由此,從上週五到今日,國際油價迎來了一輪“崩盤式”暴跌,而油價的大幅跳水也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

未來油價將如何走已成為當前全球市場關注的聚焦點。昨晚,中石油某油氣專家在一場券商專題電話會上對此次油價暴跌的因素和未來油價的走勢進行了分析。

該油氣專家表示,今年來油價的大幅下跌其實是2019年以來油價持續低迷的延續,同時新冠疫情對中國原油需求的影響以及此次OPEC與俄羅斯減產談判破裂進一步惡化了這種低迷。

展望後期油價的走勢,他給出了兩點判斷:

1、2008年以來,國際油價已經經歷了3波跌幅,第一波發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第二波下跌始於2014年,這兩波油價的跌幅都超過70%,而最近這波油價的跌幅還不及前兩波,從規律性的認識來看,預計這波油價還有下跌空間。

2、2008年、2014年的兩波油價下跌之後都出現了快速的反彈,而這波油價下跌後反彈的速度可能會較慢,首先,此次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影響還將持續,其次,此次OPEC與俄羅斯談判破裂預示著OPEC的減產機制可能會長期失效,而隨著減產聯盟的破裂,從供給側來看,也難對油價形成支撐。

他認為,這輪油價下跌尚未見底,不排除未來油價跌破30美元/桶的可能性,而之後油價可能不會出現快速反彈,將長期在低位徘徊。

另外,對油價暴跌輻射天然氣市場的影響,該專家分析指出,天然氣市場與油價呈現相關性,今年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國際3大天然氣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天然氣市場的供給過剩。據測算,目前LNG的過剩規模大約為7000萬噸,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這部分資源需要降價銷售。

他預計,今年全球天然氣的需求增速不會超過2%,但供給的增速還是比較高的,全球的天然氣供給過剩將進一步加劇,這將使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承壓,尤其是東北亞LNG的現貨價格。

而對於OPEC及聯盟國在此次減產問題上的分道揚鑣,瑞銀最新也調低了油價預期,將布倫特油價6、9及12月末目標分別降至40、45及50美元(原來為62、64及64美元),並認為未來數天至數週,不排除布倫特油價進一步下跌至30美元。

不過,瑞銀預計,產油國無法長期承受油價過低,並將重啟減產談判,加上疫情受控及經濟增長回升,預期油價在今年下半年將實現復甦。

油價下跌利空化工大宗品

隨著國際油價連續兩天大幅下挫,今日開盤,A股市場上與石油密切相關的石化、化工、採掘等行業板塊就出現低開後進一步下跌。

昨晚,太平洋化工行業分析師指出,今年來油價大幅下跌雖然相對利好中游製造企業,但對大宗化工生產製造企業普遍表現為利空,主要是因為原料或者存貨、產成品跌價,總體而言,油價下跌對距離原油產業比較近的化工大宗品的影響會比較大。

今日下午,申萬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通過電話會分析認為,相比2015年,此次油價暴跌對美國頁岩油產業的影響也是負面的。而對沙特而言,此次發起價格戰有“長痛不如短痛”的意味。

就油價暴跌對石化產業鏈的影響,他認為,油價下跌長期利好石化產業,未來如果油價出現反彈,由於行業龍頭(如恆力石化、榮盛石化等)具備上下游一體化優勢,所以將更受益於油價反彈。

中信建投化工行業分析師鄭勇則認為,雖然油價大跌對行業短期夠成利空,不過在原油價格暴跌的背景之下,從價差的角度來看其實化工行業多數還是受益的。

油輪、火電行業“偷著樂”

雖然油價暴跌引發今日國內外市場聯手跳水,然而今日早盤A股的油輪儲油板塊卻是逆市走高,油輪龍頭招商輪船開盤即告漲停。

不少投資者對此感到疑惑,在全球需求不佳的情況下,為何油輪行業的需求會好。對此,今日下午申萬交運行業首席分析師指出,隨著沙特的增產,即使原油的終端需求弱,對油輪的需求也是不弱的,因為VLCC也可以用來做儲油;只要產油國想增加出口,其生產出的原油一定要運走,否則生產無法進行;另外,從目前來看,未來油輪的供給仍將維持收縮的狀態。

東北證券交運團隊今日指出,短期來看,在油價大跌,原油期貨遠期升水結構下,VLCC主動儲油需求有望增加。在當前低油價下,浮艙儲油需求有望增加,即期有效運力受影響,油輪板塊迎來短期催化。而2008年和2014年,儲油需求的增加均對油輪運價形成有力支撐。

今日雖然A股各大股指大幅下跌,不過火電板塊卻表現相對較強,不少火電股今天跑贏了大盤。

海通證券公用事業研究團隊今日指出,從過去10年來看,每逢油價下行,火電有明顯超額收益,當前火電相對估值已低於2014年,油價下跌對火電行業或是一個契機。

另外,有分析認為,油價大幅下跌對汽柴油成本佔比較高的交運物流行業也夠成一定利好。不過興業證券交運行業分析師認為,根據發改委此前設置的油價漲跌上下限,即當國際市場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於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而現在國際原油價格已經低於每桶40美元,所以預計國際油價的進一步下降對物流行業的利好也是相對有限的。而航空業則充分享受油價下跌帶來的利好。

不過,對於油價下跌對航空業的影響,東北證券交運團隊今日指出,雖然油價下跌利好航空業成本改善,不過覆盤航空股過去的三輪牛市,每一輪牛市的核心驅動因素為需求向好、盈利改善,此外至少有一個外部因素利好。此次油價下跌,對航空公司成本端利好,但核心矛盾需求端還未見明顯起色,仍需等待後續需求反彈。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