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65年前的今天——1955年1月15日,我國作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中國核工業就此起步。

這個決定國家命運的日子也成為中國核工業的誕生日。

65年來,我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一系列自主重大跨越。自主研製成功了原子彈、氫彈、核潛艇,建設了秦山、福清等一批先進核電站,自主研發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技術。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再到中國方案,65年來,我國已構築完整的核工業體系。

戳視頻,看我國原子彈、氫彈、核潛艇研製珍貴畫面↓↓↓

“兩彈一艇”鑄就共和國之盾

中國核工業,始終與祖國命運緊緊相連,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打破西方大國的核訛詐和核壟斷,造出“爭氣彈”,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和成千上萬的核工業人一道,鑄就了共和國的堅強盾牌。

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也讓世界真正聽到了中國的聲音。

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西方科學家評論:中國閃電般的進步,神話般不可思議。

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1970年12月,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萬個,需要的材料多達1300多種,沒有用一顆外國螺絲釘。

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1970年12月,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

核能安全發展造福民生

65年來,中國核工業從“兩彈一艇”到核能發展,從國防建設到服務經濟社會,從獨立攻關探索到廣泛開展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工業發展之路。

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1991年12月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

1991年12月,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實現了零的突破,被譽為國之光榮。

2000年,中國出口第一座核電站——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併網發電。

2002年,中國環流器二號A裝置開機成功。

2010年,中國首次成功實現利用重水堆生產鈷60同位素。

2011年,中國實驗快堆併網發電。

65年前的今天 他們開始研製原子彈、氫彈、核潛艇……

△中核集團福清核電基地

2012年,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座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開工建設。

2013年,中國自主研製的鈾濃縮離心機實現工業化應用。

2016年,中國首個千噸級天然鈾生產基地新疆蒙其古爾鈾礦二期工程建成投產。

2019年,我國大型先進商用壓水堆CF3燃料組件實現批量化生產。

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在運核電機組47臺,保持安全穩定運行,裝機容量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1臺,在建核電規模世界第一。

2020年,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將併網發電。

未來30年,是我國由核大國向核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

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就是科技創新。

65年來,中國建立了核基礎研究以及鈾地質勘探、鈾礦採冶、鈾純化轉化、鈾濃縮、元件製造、核反應堆設計、後處理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躋身世界前列。

實現這一目標,關鍵要靠開放合作。

中國核工業正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倡議,目前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經貿關係。

實現這一目標,關鍵要造福人類。

65年來,核能已成為我國能源多元化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調整能源結構、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記住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今天的成就終將會成為歷史,

未來的夢想是我們前行的方向,

今天,我們要致敬祖國!

致敬中國核工業!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崔霞

記者丨喬全興 陳藝佳

視頻丨宋其明

鳴謝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