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25萬億基建會拉動房價嗎?會形成16年翻一翻的情況嗎?


熱議:25萬億基建會拉動房價嗎?會形成16年翻一翻的情況嗎?

疫情之後的中國經濟需要一次強勁的反彈,現在,這基本上是一個共識。由此,市場對投資顯然抱有很大的期望。根據公開報道,截至目前,7省市一共推出了25萬億的重點投資項目。也有報道說,9省份計劃投資24萬億元。

於是我們聽到有人歡呼“基建潮來了”。

市場是不耐寂寞的。於是我們看到,從水泥、機械到大塊頭的基建類公司,紛紛聞風而漲。

且慢。在歡呼之前,也許我們需要先搞清楚,7省市25萬億元的重點投資項目到底意味著什麼?

25萬億元意味著什麼呢?稍稍對比一下我們就瞭解了。根據2019年統計公報,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超過55.1萬億元,同比增長5.4%。如果各省區公佈的這些投資計劃完全是2020年準備投下去的彈藥量,說是“基建潮”或者“投資井噴”絕不為過。

但這樣的圖景幾乎不可想象,實際情況也不會是如此。

在25萬億基建計劃推出來的時候,大家的關注度非常高,大家都在討論,基建計劃是否會拉動房地產的發展,或者說直接一點,會不會推動房價的上漲。

有人覺得,不會。

他們也知道,08年4萬億的計劃推出後,房地產迅速走出低迷,開始進入了上升通道。

不過他們覺得,現在跟08年,很多因素髮生了改變,比如,現在房價的基數已經非常高,上漲難度大,比如,當時的經濟發展本來就很快,一推動,就會更快,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不好,即使推動也難以起到明顯的效果,也自然難以對房地產產生什麼直接和積極的作用。

他們的說法看似有道理,但是卻忽視了基建計劃產生各方面的推動,忽略這些,自然不能認清,基建計劃對經濟和房地產的影響。

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會推動經濟的發展。投資一直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之一,它涉及到各行各業的發展。加大基建項目投入,數以百計的行業會得到利好,這也自然能推動經濟發展。

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會加快目標區域的發展。基建項目的快速啟動,改善區域的交通等多方面的發展環境,能吸引更多民間投資,進而推動片區發展。

大規模的基建項目,可以直接利好於房地產。在一線城市的郊區,因為交通的原因,在這裡生活不便,房子價格也不高。但交通改善後,這樣的區域生活便利性將大大提高,房價自然也會隨之上漲。

另外,這樣多的項目,會提供非常多的工作崗位,會出現很多商機,讓人,至少是部分人收入增加。這是直接的,還有各行各業景氣起來,也會讓很多人收入豐厚起來。

有錢了,購買了強了,自然會支撐和推動房地產的發展。

因為這幾方面的原因,所以我認為,25萬億的基建計劃,會直接利好於房地產,推動房價上漲。

@錦繡中源

需要指出的是,25萬億隻是目前7個省份推出的基建計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省份推出自己的基建計劃。

對於這25萬億,這不是一年投入的量,因為很多基建工程不是一年就可以完成的,這25萬億當中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只是接近3.5萬億元,其中,福建總投資2.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05億元;

總投資約5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河南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因此,很多時候不能只看前面,而是要看其整體的全部內容。

另外,房地產不屬於基建,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

那麼25萬億基建會拉動房價嗎?

對房價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為基建會帶動水泥、鋼鐵、建築材料等價格上升,這樣間接會影響到房地產的發展,當然,影響不會很大,房價的漲幅更多是受供需關係、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的。

而且,這一輪的基建應該不太一樣,可能更多的會投入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上,不是簡單的重走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