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文丨木木

“盜墓”,就是進入他們墳墓,盜取錢財的行為。

這兩年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大火,人們對“盜墓”這種行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洛陽鏟”“摸金校尉”都成了熱點詞彙。

不過,“盜墓”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行為,從古至今,盜墓從未停歇,尤其是在春秋時期,厚葬之風興起後,盜墓行為日益盛行,甚至還發展出了“官盜”和“散盜”。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小說《盜墓筆記》

小說中盜墓賊稱自己是“摸金校尉”,這一稱呼的發明者正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盜墓賊。

據悉,曹操為貼補軍餉,曾盜掘古墓,挖取錢財,為此還特別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

“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

民國時期的“東陵大盜”孫殿英,幾乎將東陵掃蕩得一乾二淨,為了盜取固若金湯的慈禧墓,挖地數尺,甚至不惜動用炸藥,足以見盜墓賊的瘋狂。

上到帝王諸侯,下到地主富商,盜墓賊從不會手下留情,可在近兩千年時間裡,三國名將關羽的墓卻從沒有盜取,這又是為何呢?

關羽墓在哪裡

要說為什麼沒人盜掘關羽墓,就不得不先講一講關羽墓的位置。

有人說關羽墓在四川成都,也有人說在河南洛陽,還有人說在湖北當陽,這三種說法都對,關羽墓確實有三處。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關羽雕像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聯合孫權對關羽展開圍剿,關羽損失慘重,退居麥城時僅剩三百人馬,十二月,關羽率兵突圍,行至臨沮時,中了埋伏,“過五關斬六將”、“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關羽,竟被一個無名小輩生擒活捉。

孫權有意勸降關羽,讓他為自己效力,但得到了卻是關羽的破口大罵,孫權一怒之下斬下了關羽的頭顱,為了轉移劉備復仇的對象,孫權又將關羽的頭顱獻給了曹操。

孫權把關羽的頭顱送到曹操手裡,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孫權的小心思,曹操心裡肯定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再者,儘管曹操的負面評論有很多,但他無疑是個非常重情義的人,於是,曹操用沉香木雕刻了關羽的身體,將他追封為荊王,以諸侯之禮將其葬於洛陽城外,令大小官員送殯,曹操親自拜祭,還專門派人守墓。

與此同時,孫權這邊同樣用沉香木雕刻了關羽的頭,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身軀埋葬在當陽城北

。因此民間常說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

話說劉備這邊聽聞二弟被殺,悲痛至極,可關羽的屍首已被下葬,無法要回。劉備只能在成都為二弟修建一個衣冠冢,及今日的成都關羽墓。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湖北當陽關陵

所以說在中國大地上確實有3處關羽墓。一處為今河南省洛陽市的4A級景區“關林”,葬著關羽的頭顱。一處為今湖北省當陽城西北,稱為“關陵”,亦稱“大王冢”,葬著關羽的身軀。一處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的關羽墓,一座衣冠冢。

按理說曹操、孫權皆是以諸侯的規格將關羽安葬,陪葬品應該不會少,雖然劉備葬的是衣冠冢,但劉備與關羽至親,想必也不會小氣,但三處墓葬,三處隨葬品,1700多年來,為什麼沒來沒有被盜過呢?

墓中無財寶

盜墓賊盜墓一般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洩憤。

春秋時期的吳國大夫伍子胥,可以稱得上是盜墓界的鼻祖人物,他攻下楚國後,得知楚平王已死,為報心中仇恨,伍子胥竟將楚平王的墳墓撬開,對著楚平王的屍體鞭打了三百下,就是為了洩憤。

“吳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吳越春秋·卷四》

不過挖墳掘墓還鞭屍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盜墓賊去盜墓還是為了錢財,而關羽雖然以諸侯之禮下葬,但墓中有沒有大量的金銀珠寶不好說。

首先來看曹操的洛陽關羽墓。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洛陽關林廟

曹操仁義是真,關羽在曹營時,上馬提金,下馬提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好酒好肉地款待著。但同時曹操也是個非常奸詐之人,活著的關羽有利用價值,但一個屍體的頭,為他有什麼意義?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他作秀,表達自己仁義之心。何況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即便曹操好酒好肉地款待,還是一心向漢,真是傷透了曹操的心,曹操能夠以諸侯之禮安葬關羽,已經足夠了。

再者曹操本人是個倡導薄葬之人,他自己的陵墓中都沒有大量金銀財寶,怎麼可能為關羽陪葬豐富的葬品呢?

既然曹操不可能為關羽陪葬豐富的葬品,那麼孫權就更不可能了。

孫權曾向關羽提親,想讓關羽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但被關羽一口回絕了。關羽不同意也就算了,他還辱罵了孫權的使者,再怎麼說孫權也是吳國的老大,關羽辱罵來使等於辱罵孫權本人,孫權受辱大怒,能不記恨關羽麼。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孫權雕像

關羽敗走麥城被俘,孫權勸降,關羽又辱罵孫權是“碧眼小兒”“紫鬢鼠輩”,孫權一怒之下不僅殺了關羽,還殺了關羽的兒子關平,再者他埋葬關羽也是權宜之計,都是作秀給劉備看的,能夠以諸侯之禮將關羽埋葬已經算孫權大度的了,又怎麼可能給陪葬金銀珠寶呢。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三國志》

最後在說劉備,劉備雖與關羽感情至深,但成都的關羽墓畢竟是衣冠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陵寢,換句話說,就算劉備為關羽陪葬大量陪葬品,關羽屍首不在這裡,也用不到。加上劉備這邊錢財也不多,也沒有實力為關羽陪葬大量財富。

上千年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盜墓賊,為什麼從不盜掘關羽墓呢?

關公像

所以說,上千年來,三座關羽墓都完好無損的最大原因就是,墓中沒有財物可盜,畢竟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盜墓都是一件違法的事,盜墓賊並不願為關羽墓冒風險。

關羽不僅勇猛的武將,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關公”,是民間供奉的“武財神”。關羽死後逐漸被神話,尤其在明清時期,關羽被尊為“帝君”、“天尊”、“大帝”逐步走向神位。

前人認為關羽墓沒有財富,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墓中沒財寶,如果關羽墓中真的存在大量財富的話,肯定早就被洗劫一空了。

後人再想盜關羽墓時,關羽已經封神了,也就沒人敢打關羽墓的主意了,所以在近兩千年的時間裡,關羽墓才能完好無損的保存至今。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