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縣尕馬家村:合作社帶來新希望

“我流轉了自家的4畝地到合作社,我自己也在合作社裡打工,一個月收入3000多塊錢,日子越過越好了。”談及自家門口的積石山縣青豐中藥材農民合作社帶給自己的收益,寨子溝鄉尕馬家村3社的村民馬胡賽笑著合不攏嘴。

馬胡賽口中所說的青豐中藥材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10月,是在原有青峰家庭農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該村村民董賽力木是這家合作社的創辦人,他告訴記者,自成立了扶貧車間,年加工中藥材300噸以上,現已吸納33名村民(其中貧困戶20人)作為固定工人,解決了200人的務工問題。

積石山縣尕馬家村:合作社帶來新希望

走進位於臨大公路旁的青豐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在清洗黃芪,後續的切片、選等級包裝等工序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談及合作社的發展歷程,董賽力木說:“2017年該合作社積極響應國家‘三變’改革政策,採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動員160戶農戶把1080畝土地入股到合作社,佔合作社30%的股份,並保底分紅每畝不低於400元”。

一年之計在於春,董賽力木給記者分享了他今年的新計劃:“2020年種植面積擴展到2000畝以上,打造200畝左右的中藥材種苗基地,並將現有的交易區擴建成20畝左右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

寨子溝鄉黨委書記馬雪俊說:“我們採取‘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模式,選用經營能力較強的領辦人和能夠致富的主導產業,加上現在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有了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合作社,確定了扶貧抓產業,產業抓合作社的發展思路。”

據瞭解,積石山縣制定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獎補辦法》,對該縣運營規範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有效帶動貧困戶的情況,按照50萬元、20萬元、5萬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加強合作社規範化建設,提高合作社的組織能力、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記者:張姝 韓玉良 王文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