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身為家長總是有操不完的心,以為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會省心很多。

但等到孩子真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又擔心孩子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在幼兒園會不會受欺負、受委屈,會不會和其它小朋友起衝突等等。

為了孩子上幼兒園時,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對幼兒園產生排斥,家長們要“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形成獨立做事的習慣

孩子在家時,有父母精心的照顧,不用擔心餓著、凍著。

但進入幼兒園之後,一個老師要同時照顧好幾個孩子,肯定不會有家長這般細心。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獨立自理能力,在幼兒園很有可能捱餓、受凍。

家長們要學會相信孩子,可以將一些簡單的家務活交給孩子自己做。比如擦桌子、掃地、整理玩具、疊衣服等等。不僅能滿足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還能讓孩子越來越自信。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教會孩子勇敢說“不”

有的孩子在受到委屈時,不懂得拒絕,選擇不斷地退讓,忽視自己的權利。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漸失去自我權和物權意識。

當孩子2歲左右,自我意識逐漸清晰,這時孩子就會開始用“不”來反抗父母的要求,希望能自己做選擇,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在這個階段,家長不要強行讓孩子聽話,適當地引導孩子說“不”。

比如:

“你不可以打我!”

“不要碰我!”

“不可以!這是我的玩具!”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學會自我保護技能

在沒有家長看護的情況下,孩子需要建立一定的安全意識,會一些自我保護技能。

不管是在幼兒園活動時受到傷害,還是面對陌生人,孩子都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基礎的辨別能力。

家長要教會孩子辨認常見的危險物品,比如插座、桌角等;能看懂一些危險標誌,並遠離他們;在碰到危險時,知道向老師尋求幫助等等。學會利用繪本等工具,更容易讓孩子接受這些常識。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社交技能的培養

幼兒園相當於一個“小社會”,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社交條件和基礎。

雖然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會與同齡的小朋友接觸,但面對集體生活和群體,沒有一定的溝通技巧和社交能力,孩子很難融入集體中,更不會懂得協同合作。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多讓孩子與人接觸。或是在家裡通過情景扮演、繪本等方式,讓孩子瞭解到更多與人接觸的方式。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除了以上這些,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讓孩子適當瞭解幼兒園的生活方式、環境,調整孩子的作息,提前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進入上幼兒園的生活狀態,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牴觸心理。青青推薦寶寶入園繪本——《我愛幼兒園》和兒童安全知識書——《幼兒安全早知道》。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我愛幼兒園》繪本中彙集了孩子上幼兒園後會出現的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法。用各種小故事,讓孩子更容易明白、接受幼兒園的生活,並學會適應。而《幼兒安全早知道》則通過故事、場景描述和童謠等方式,教給孩子一些生活安全常識,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


家長“逼”孩子學會這4件事,上幼兒園後,能少受很多委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