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就是個人財產?!你太天真了

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就是個人財產?!你太天真了

張靜、劉能於1996年經人介紹認識,1997年遂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1998年4月29日生育一子劉強(現年20歲),雙方後於2005年4月5日在婚姻登記處補辦結婚登記。雙方年齡相差20歲,彼此性格不合,一直以來感情基礎較為薄弱,經常為瑣事爭執不休,丈夫劉能嗜賭成性。張靜多次勸誡,但劉能依然我行我素。張靜曾經試圖協議離婚,但同時又考慮兒子尚未成年,因此一直隱忍,直至兒子上班工作,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多年來,張靜一直期待丈夫戒除賭博的惡習,但卻大失所望。雙方自2018年3月正式分居,婚姻關係名存實亡。

雙方婚後有兩套位於貴陽市浣紗路的住房,均是劉能從其父親去世後繼承所得,張靜、劉能分居後,張靜至今居住在A套住房(建築面積:38.17平方米,產權人:劉明),劉能居住在B套住房(建築面積:53平方米,沒有產權,系2007年案外人羅瓊以16萬元抵押給劉明)。張靜起訴至法院要求離婚的同時,要求分割上述兩套房產,劉能則認為,該兩套房產是父親在遺囑中留給自己的遺產,張靜沒有權利要求分割。

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就是個人財產?!你太天真了


爭議焦點:被告劉能通過遺囑繼承其父親的兩套房產,能否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法院審理

一審庭審時,被告劉能同意離婚,但不同意原告提出的分割房屋的訴訟請求。質證階段,劉能出示了一份遺囑,該遺囑系由被告的父親劉明生前作出,遺囑上面載明:“浣紗路A套住房分給劉能”、“浣紗路B套住房分給劉能,此房系2007年8月8日羅瓊抵押給立遺囑本人(估價30萬元)”。

被告劉能表示:

1. 根據該份遺囑所載明的內容,A、B兩套住房都只是分給劉能個人,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其中A套住房雖然有產權,但是直至今天產權證上都還是父親的名字,還沒有過戶到被告的名下,因此原告要求分割該兩套住房沒有法律依據;

2. B套住房,則是案外人抵押給父親劉明的,屬於抵押房產,至今都沒有辦理產權,客觀上也不能分割。


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就是個人財產?!你太天真了


原告張靜及其代理人則認為:

1. 被告所出示的遺囑,遺囑文本中並沒有明確排除原告作為被告配偶的權利,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十八條明確規定了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同時在立遺囑人沒有明確排除繼承人配偶權利的情況下,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其配偶可以要求分割;

2. 根據我國《物權法》第29條的規定,通過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發生效力,也就是說,被告的父親劉明去世後,其生前留下的遺囑立即產生法律效力,原、被告同時取得所繼承房產的所有權,A套住房的房屋所有權證上雖然目前仍是被告父親劉明的名字,但劉明已經去世,分割該套住房並不會涉及到案外人的財產,因此並非是過戶之後才能分割;

3. 本案的B套住房雖然是抵押房產,但被告父親作為抵押權人,其去世後,他的抵押權作為財產性權利,無論是居住權還是對抵押人享有的債權,都是可以繼承的,被告不同意分割,則應該補償原告抵押權相對應的一半財產權益。

4. 被告父親去世之前,基本上都是由原告負責照顧被告父親的飲食起居,原告對整個家庭的付出不應該被忽視,原告因為要操理家務照顧老人,沒有時間上班,至今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而被告有穩定的退休工資,還與他人合夥經營拖車運輸業務。因此希望法院從照顧女方角度出發,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給予適當傾斜照顧。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案涉A套住房雖然是夫妻共同財產,但鑑於房屋所有權證上仍是被告父親劉明的名字,在沒有辦理過戶或者進行物權確權之訴的情況下,不宜分割;案涉B套住房沒有房屋所有權證,且是抵押房產,依法不能予以分割,但為了減少當事人的訴累,審判人員分別單獨和原、被告談話,對於分割房屋的問題,建議原、被告雙方在法庭的組織下進行和解,和解的內容雖不在離婚調解書中載明,但雙方簽字後仍然是有法律效力的。

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就是個人財產?!你太天真了


最終,通過法院積極的調解工作,原、被告雙方達成如下協議:

1. 原告目前居住的A套住房,歸被告劉能所有;

2. 被告目前居住的B套住房,歸原告張靜所有,該套住房所有的抵押權權益均歸原告;

3. 被告保證在協議簽訂生效後的3日內騰空房屋交給原告使用。違反約定的,違約一方支付守約方10萬元違約金。

目前上述協議已經履行,法院也依法制作了准許原、被告離婚的民事調解書。

婚後受贈、繼承的房產,歸屬情況說明:

1.對於一方或雙方在婚後受贈所得的房產,除非贈與聲明或協議中明確說明了只歸受贈人一方個人所有,否則,該房產屬於受贈人的夫妻共同財產。

2.對於法定繼承所得的房產,由於被繼承人並沒有留下遺囑,故在這種情況下,一方在婚後繼承的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3.對於遺囑繼承所得的房屋,則應該考慮遺囑的內容,如果遺囑中指定了房產只歸繼承人中的一方個人所有的,則該房產屬於該方的個人財產。否則,應當視為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4.對於遺贈所得的房產處理方式和遺囑繼承所得的房產一樣。兩者的法律依據都是被繼承人設立的遺囑,主要區別在於受遺贈人不是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而遺囑繼承人必然是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除非遺囑中指定了房產只歸受遺贈人中的一方所有,否則,該房產視為屬於受遺贈人的夫妻共同財產。

特別要注意:婚後繼承父母的房產在離婚時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要視不同的情況而定,有可能是個人財產、也有可能是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在分割時也會依照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分割方式。


更多法律知識可諮詢公眾號:遵義汪倫律師

遵義汪倫律師,中國執業律師,貴州山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持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全國律師執業證以及全國房地產經紀人資格證,學歷貴州大學法律專科、四川理工學院法學本科。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貴州省律協行政法專委會委員,遵義市律協勞動法專委會委員,遵義律師網站開創人。   本人於2009年、2010年和2017年獲評貴州山一律師事務所優秀律師;2015年和2016年獲評遵義市市級優秀律師,其中2016年榮獲遵義市“以案釋法”先進個人;2018年5月榮獲首屆“遵義市十佳律師”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