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哪一個教育細分賽道受影響最小?

疫情當下,哪一個教育細分賽道受影響最小?

相比於疫情給線下職教機構帶來的中長期利好還需時間檢驗,疫情給線上職教機構帶來的影響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作者 | 遲 磊

轉自|藍鯨edu(lanjingyubaodao)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至今,已過去一月有餘。在這一個月裡,我們看到了線下教育機構想方設法轉型線上,力圖“正常”開展業務;我們也能看到各地線下教培機構停止授課,現金流被“掐住咽喉”,不得不掙扎求生。

總體來看,在線教育迎來巨大利好,線下教育迎來明顯利空。但教育行業細分賽道數不勝數,托育早教、少兒語培、素質教育、K12學科輔導、考研留學、職業教育等等……疫情對不同細分賽道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讓我們好奇的是:教育的哪一個細分賽道受疫情影響最小?

疫情中的職業教育

雖有短期利空,更有長期利好

疫情以來第一個倒下的教育機構就是職業教育。2月6日,經營逾10年的IT培訓機構“兄弟連”曝出資金鍊斷裂、北京校區關停。但在“兄弟連”倒下後,職教領域又多傳出振奮人心的消息。

結合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我們發現職業教育這一賽道,或許受疫情的影響最小。自疫情開始,該賽道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新聞,總體來說喜大於憂。

主營線下的職業教育機構,比如中公教育年後頭一天開盤跌停、隔日即漲停,隨後股價節節攀升。在資本市場中,疫情似乎對其沒有任何影響。

主營線上職業教育的機構,51CTO宣佈完成C輪2000萬美元融資;粉筆網新增付費用戶創新高,線上收入實現同比100%的增長,線下轉線上的用戶比例也超過80%;尚德機構學員的出勤率、學習參與率、完課率、人均做題量比節前分別提高了6%、2%、4%和15%——線上職業教育前景似乎還不錯。

甚至,還有互聯網公司巨頭跨界而來。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發佈消息稱,聯合快手開展“空中宣講會”,探索畢業生春招新模式。另外,快手還與中國東方教育聯手,打造短視頻營銷活動。快手自2018年就與中國東方教育開始深度合作,2年來相關賬號視頻播放量已近50億。

為何職業教育賽道在這一輪疫情中多有捷報?

首先,我們先看一則政策性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提到“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規模”

並且在去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國家政策在宏觀層面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近年來正不斷加大。

其次,我們來看看對職業教育有強烈需求的用戶群體。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考研人數將達341萬人,同比增加17.6%。算上高職,我國每年高校畢業生約900萬人,300萬考研人佔比將達總量三分之一。今年考研的難度不敢說是“絕後”,但一定是“空前”的。

另外,2019年公務員大幅縮招。國考縮招近半,省考平均也有30%左右縮招;2020年恢復正常,國考招錄人數增長66%,部分地區省考也有20%擴招。但從市場表現來看,縮招時大眾覺得“含金量更高”,擴招時大眾覺得“機會更大”——均使公考市場越發火熱。

最後,結合公開信息及數據我們發現,高校畢業生持續增加但社會用工萎縮,“穩就業”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技能型培訓是實現“穩就業”的有效措施之一,社會環境決定了職業教育培訓市場的繁榮,且賽道日趨“剛需化”——疫情在短期內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中長期來看用戶需求不會減少,反倒會因“金三銀四”被耽擱,而在疫情過後有很大可能出現報復性增長。

於疫情中暴露的醫療、教育等系統存在的問題,則會反向催生出社會對公共服務系統擴建的需求;這一類需求則會促進擴招相應系統內人員。

未來不僅是公考,醫考、教考、法考等職業教育細分賽道會越發興盛。

賽道細分後的線上職教

“疫情中的太陽照常升起”

在線下,職教機構短期內暫停營業,公司的現金流勢必會承壓。但鑑於職教培訓存在巨大剛需,疫情後有較大概率出現“報復性”增長,從長期來看對職教機構、尤其是巨頭而言有一定利好。總的來說,疫情帶來的行業洗牌完成後,存活下來的機構發展前景還是較可觀的。

相比於疫情給線下職教機構帶來的中長期利好還需時間檢驗,疫情給線上職教機構帶來的影響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

據公開信息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 全國多場公職類考試已經推遲。除此之外,企業實行在家辦公政策、高校延遲開學時間——所謂的“金三銀四”招聘季前後,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其職業教育培訓需求都不得不大規模轉移至線上。

換句話說,在線下職業教育培訓開展趨於停滯時,線上職業教育迎來了迅猛的發展。

但即使如此,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互聯網教育APP用戶規模達3.59億人,其中職業教育APP擁有1887萬用戶——滲透率僅為5%。

另據易觀千帆顯示,在線職教APP主要針對教師、公考、法學、醫學、會計等方向。這一類APP在每一年的3、4月/9、10月使用量均有明顯增長,與“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相掛鉤。

饒有趣味的是,細化到具體用戶量上,易觀千帆方面指出其監測的在線職教APP中無千萬級應用。甚至百萬級用戶規模應用也僅有4個、佔比3%,排名第一的“粉筆”用戶量為368.27萬;而且這4個APP中稱得上是老牌職教機構的只有“中華會計網校”。而試圖與中公爭鋒、多次上市未果的華圖教育,其線上產品“華圖在線”用戶規模僅為十萬級——在這一賽道,我們沒有看到寡頭,市場仍處於群雄逐鹿的狀態。

綜合來看,職業教育雖然是剛需,線上職教市場會藉此穩定向上發展。但線上職教市場中並未出現壟斷性企業,即使是頭部的粉筆、華圖等公司也沒有明顯拉開與後續梯隊的差距,市場分散度相當高。

在這一市場背景下,本次疫情對線上職教賽道產生的影響會變得十分有限——本身就是線上,算是疫情“利好”行業;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市場分散度又高,很難出現巨頭擠兌、賽道洗牌的情況。無論疫情是否存在,各家公司都要按部就班地開拓市場、跑馬圈地、圈住用戶,以達到發展壯大的目的。因此,疫情對在線職教賽道的影響就變得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