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悉尼奧運會那支中國男籃,才是歷史最強?

到目前為止中國男籃共有三次奧運會,進入了8強,分別是1996年的亞特蘭大,2004年的雅典,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這三屆男籃實力都很強,但是在筆者看來,還有一屆奧運會,中國隊的實力更強,

那就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

首先讓我們看看這支球隊的成員,內線:姚明,王治郅,巴特爾,劉玉棟,鋒線:孫軍,鄭武,李楠;分位:胡衛東,張勁松;控衛:郭士強,李曉勇,李群。我之所以說這屆國家隊實力最強,原因如下:

為什麼說悉尼奧運會那支中國男籃,才是歷史最強?

1.在這支球隊中,每個位置都有至少兩名水平相當的球員,而且各個實力不俗。

2.年齡結構非常合理,老中青結合,胡衛東,鄭武,孫軍等96黃金一代成員都在30歲左右,張勁松,李楠,巴特爾都是二十五六歲的中生代,而大郅姚明則是20歲出頭的青年才俊,當時的大郅已經被NBA小牛隊選中。

3.內外線實力均衡,此前限制96黃金一代高度的正是內線短板,而這屆奧運會,大巴,大郅,姚明三名內線實力很強,被稱為“中國移動長城”,完美的彌補了國家隊內線不足的短板,又有功勳教頭蔣興權掛帥,因此當時這支中國男籃被球迷寄予厚望。

為什麼說悉尼奧運會那支中國男籃,才是歷史最強?

說起實力強,08黃金一代,是繞不過的話題,那支球隊雖然有姚明,易建聯,王治郅,孫悅,朱芳雨,王仕鵬等NBA級別和準NBA級別的球員,實力很強,但是這支球隊最大的問題是,主力和替補之間實力差距太大,往往前三節攢錢,第四節透支,特別是中鋒位置,姚明在場與不在場,中國男籃完全是兩個等級的球隊,因此陣容厚度與2000年相比,相差甚遠。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最強國家隊,卻沒能實現歷史突破,甚至沒有進入八強,究其原因,在一些細節上,教練組做的不夠,但是也有運氣不佳的成分。比如中國男籃三次進入奧運八強,小組賽戰績都是2勝3負,但是2000年中國隊也是2勝3負,可最終卻以小分遺憾遭到淘汰,因此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差了。

那屆奧運會,中國隊戰勝了新西蘭和歐洲冠軍意大利,輸給了美國,法國和立陶宛。其實中國隊的實力與法國和意大利在伯仲之間,都有獲得小組第三的希望,可惜中國男籃在與法國隊的交鋒中,下半場在領先對手14分的大好形勢下,被對手上演大逆轉,

輸掉了決定整個戰略的一場比賽。老球迷一定記得法國隊的“6號里加多”,就是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下半場連續命中6記三分球,半場20分,擊碎了中國隊的八強夢想。這場失利,教練組有不可或缺的責任,因為對里加多的防守實在過於鬆懈,以至於讓他多次獲得空位投籃的機會。

為什麼說悉尼奧運會那支中國男籃,才是歷史最強?

後來2004-2005賽季總決賽的第5場,當時第四節江蘇領先廣東16分,勝券在握,但是朱芳雨突然站了出來,連續命中三分,帶領廣東反敗為勝,我當時就感覺朱芳雨像極了悉尼奧運會的里加多。里加多是中國球迷永遠的痛,法國隊在戰勝中國隊後士氣大振,最終殺人決賽,獲得銀牌。里加多後來也加盟了小牛隊。

最終最強中國男籃僅僅獲得了悉尼奧運會的第10名,可惜!可惜!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