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課堂故事】一個山區音樂教師的“戰疫”情懷

涇源縣第三小學 楊興榮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個個“白衣戰士”逆行向前,舍小家護大家;一個個“紅馬甲”無畏艱險,守護社區安全;而我,一個平凡的小學音樂教師,雖然不會扛槍打仗,不會治病救人,但我也要發揮所長,用我的音樂課堂,用我的歌聲,指引孩子們樹立抗擊疫情的信心,樹立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正當大家擔心議論今年的學要怎麼上?我們接到“停課不停學”,教師進行直播課的通知,這宛如冬日裡的一團火,讓家長和師生看到了希望。

要直播了?怎麼辦?我是學校出了名的電腦盲,雖然以前參加過學校組織的“互聯網+教育”培訓課,但長時間不用,早忘得差不多了。

不僅如此,從原本一年級的課,改成給三年級和五年級上,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教材不熟悉,沒有教材,沒有教參,只能找電子課件應急。

不瞞大家,我實在太笨了。看中一個精美課件,複製、粘貼兩三遍都不成功,課件上的學校、姓名這幾個字,字小了,不會往大調,調的太大了,又跑到下一行,不會往小的調,僅這幾個字,我做了將近半個多小時,頭上的汗珠順著脖子流。我想,這世上可能再沒有比我更笨的人了。

怎樣把歌插入到課件上?直播流程是什麼?時間緊,任務重,我趕緊把上大學的女兒抓過來當教練,一遍一遍跟著她的示範學,一遍遍練習試講,確保每個知識點講對講到位。

直播開始了,三年級的同學們齊刷刷的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看著他們好奇求知的眼神,我原本緊張的弦慢慢鬆下來,自信地給孩子範唱。

幾堂課下來,我已經熟練掌握了直播課技巧,但我知道我做的還不夠,我還要用好全國抗擊疫情這本鮮活的“教材”,讓孩子們在“戰疫”中成長。

第二週,根據教材進度安排,我在備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五年級音樂欣賞課時,除了賞析這首歌外,還設計了與長城有關的歌曲和故事,引導同學們學習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我沒有豪言壯志,沒有華麗的辭藻,我只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面對困難,勇挑重擔,做好一名教師該做的本職工作,我為我自己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