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本文多圖預警#

你知道30年前的中國有多好吃嗎?

最近發現了一部寶藏紀錄片,豆瓣評分9.2,由日本醬油廠在八十年代末拍攝,片名是《中國之食文化》。

封面看著就挺有感覺的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這是一部乾貨滿滿的美食番。

沒有煽情,不扯情懷,全片從頭至尾沒有一幀被浪費,帶著日本人一貫的嚴肅與精緻,真實再現了80年代末中國的美食文化。

紀錄片一共四個部分,分別以北京、廣州、四川和江南(江浙滬)四個地區的飲食為主題。

其中的第一集,就是圍繞著被稱為“美食荒漠”的北京展開的。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對於當時的北京人來說,他們的一天從隆福寺小吃店開始。

晨起到公園溜溜彎兒、打打拳之後,便來到這個經濟實惠的小店,吃剛炸出鍋的油條或是焦圈兒。

酥黃焦脆的油條,配上加了砂糖的甜豆漿,這是食客們最愛的人氣組合。

那時候還沒有地溝油,豆漿也都是用大豆現磨的。

當然了,豆汁兒也是早餐中必不可少的。

舀上一碗,就著剛炸好的焦圈兒吃,滿滿都是老北京的味道。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小店裡可選擇的不止這些。

加了辣椒油香味十足的豆腐腦,把紅豆熬製得軟糯濃稠的小豆粥,也都是食客們的心頭好。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還有顏值超高的兩色饅頭~

白裡透著粉的可愛小饅頭,蒸過之後會像花朵一樣綻放開,看起來還挺少女心的。

各種各樣的小食,洋溢著新鮮的香氣和誘人的食慾…

像這樣的小吃店,在當時的北京隨處可見,也是平凡老百姓們日常生活中幸福感的來源。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探完了民間小店之後,北京篇的第二部分,則是探尋那個年代的高端料理,記錄烹飪技術的巔峰。

坐落北海公園一角的“偽膳”(模仿御膳房之意)飯莊,不僅保留了傳統風格的建築,同時也傳承了宮廷風味的精細與柔和。

以過篩蛋白豆腐製作的一品豆腐,便是其中的名品。

一道菜就像一幅畫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還有各種看著就食慾值up的小糕點…據說曾是慈禧太后的最愛。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除了精緻的“宮廷之味”,說到北京美食,烤鴨和涮羊肉更是不可或缺。

每當朋友聚會或是接待遠方來客,全聚德會是人們的首選。

大家圍成一圈坐在圓桌旁,一邊吃著前菜,一邊看廚師將烤得焦脆流油的烤鴨片出來,再用薄餅捲起或配芝麻燒餅吃。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一口咬下去,甭提多快樂了。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老北京涮羊肉也是經典。

和如今的羊肉大多都用機器刨不同,那時的東來順羊肉,都是由手藝高超的師傅們一片片切出來的。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其中肩膀肉最好吃,每一片都肉質柔軟、肥瘦相宜。

夾入銅鍋中用水灼幾秒後,馬上夾起離水,再沾兩下必不可少的醬汁,入口即化。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除了銅鍋涮肉,另一種人氣羊肉料理,就是烤肉宛的烤肉。

將羊肉加各種調料醃製後,再用百年的鐵板加熱,加入香蔥和雞蛋,最後灑入麻油增加香氣…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夾一口滿嘴流油,分量也相當感人。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不是我說,30年前的北京,分明就是“美食綠洲”啊……無論是平民小吃還是精緻料理都做極好,用的全都是真材實料。

那如今被戲稱“什麼都吃”的廣東人,30年前是什麼情況呢?

帶著對廣東美食的好奇,拍攝者來到了省會廣州,一個常年帶著暑熱的城市。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作為“全中國最熱愛飲食的地方”,這裡有用陶罐遮光種植的韭黃、河裡人工養殖的草魚、還有香韌軟糯的糯米……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在廣州農村,糯米飯是人們常備的一道美食。

將炒好的魷魚香菇、臘腸,以及大頭菜粒、蔥、魚餅粒和筍,一起加入剛蒸熟熱乎乎的糯米飯中翻攪。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最後再加上油炸花生,一鍋溫熱多料、營養豐富的糯米飯就做好了~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時的廣州自由市場人流十分密集,好像每個人都以美食作為人生的幸福目標。

市場裡的食材多種多樣,進去走上一圈兒,很容易就挑花了眼。

作為廣州主要產物的生薑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菠蘿、蜜柑、香蕉、木瓜和除了澀的柿子……

四季水果這裡都有 ↓

除了這些鮮物,廣州的海產乾貨也是很有名氣的,在當時是中國乾貨的集散地。

醃製的鹹魚無論是配米飯還是粥,都別有一番風味。

說到粥,廣州人對粥的執念是出了名的,哪怕在30年前也不例外。

他們通常會在粥里加入新鮮魚片或是魚丸,耐心熬製一段時間,這樣出來的粥才會晶瑩清香。

出鍋後撒上提味的蔥花,配著鮮香的炸物,既大大滿足了味蕾,同時也溫暖了胃。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早茶是廣州美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對於廣州人來說,他們的早晨都是從這裡開始。

天剛矇矇亮,酒家的房間就已經被訂滿,連庭院裡的桌子都坐滿了人。

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一邊悠閒地聊著天,一邊食用點心和小菜,偶爾端起茶杯,再抿幾口無糖的紅茶。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紅米腸粉、蝦餃、叉燒、醬蘿蔔糕、炸雲吞……除了這些經典菜品,糕點也是早茶中的必點美食。

在溪泮酒家裡,最受歡迎的就是這塊奶油百篇糕。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用蓮子製作,像梅花般盛開的嫣紅梅花餅。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馬蹄糕、鵪鶉千層酥、綠茵白兔餃、娥姐粉果、蟹黃燒麥……

除了早市,廣州人在中午和晚上也都喝茶,可以盡情享用這些精緻的點心。

慕了,“食在廣州”說得一點也沒錯。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正如杜牧所詩,江南是猶如山水畫般的象徵。

和北方的乾燥不同,這裡綠意盎然,擁有豐澤的土地,連飲食都帶著其獨有的細膩和風雅。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拿上海人對蟹的各種吃法來說,就足夠展現江南菜系的獨特風格。

芙蓉蟹鬥,混合雞蛋和蟹肉灌入蟹殼中,加上蛋白泡蒸制而成。

外形有點像小杯子蛋糕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炸得酥香鬆脆的蟹球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看起來就很貴吃不起的炒蟹黃油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還有用紹興黃酒精心醃製的醉蟹……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除了做法多樣,上海人對吃蟹也極為講究。

他們會在味道最好的蟹黃部分,加入一勺醋。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再用小錘子敲開蟹螯,露出裡面雪白滑嫩的蟹肉,慢慢地品嚐。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最講究的莫過於食用完畢後,要用菊花瓣水洗手,再拿手帕擦乾手上的水。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聳立於西湖畔的樓外樓菜館,是當時杭州有名的美食聖地。

而其中的名菜之首,便是聞名中外的西湖醋魚。

先煮魚撇去浮沫,再勾芡酸甜可口的醬汁,最後趁熱淋在魚上。

動動筷子,胃口大開。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再嚐嚐江浙菜的另一個代表作——叫花雞。

用秘製香料醃製過的雞肉,包裹在西湖採摘來的大荷葉中,用紹興酒罈封口用的黏土密封起來,入爐烤個三小時以上。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雞肉滑滑嫩嫩的口感,伴著荷葉帶來的陣陣清香。

就連每一根骨頭,都是寶藏啊~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還有蘇州的松鼠桂魚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虹橋贈珠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金華火腿和桂花製作的“蜜汁火方”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鎮江的水晶餚肉和黑色香醋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要麼說江南是富澤的寶地呢,美食真是說都說不完,怎麼看怎麼饞。

紀錄片的最後一站去了四川。

30年前的四川美食都有哪些?在如今“川菜佔領全國飯館”的情況下,很難不讓人對此產生好奇。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成都的自由市場,是讓拍攝者最為好奇的地方。

到處都是關於“麻辣”的佐料,嗨椒、花椒、八角、白胡椒……還有各種的豆豉、豆瓣辣醬和榨菜。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用這些佐料製成的菜品,最有名的就是麻婆豆腐。

鮮香麻辣的豆腐,無論在30年前還是30年後,都是妥妥的下飯神器。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和我們對川菜的固有印象“麻辣”不同,那時候川菜,講究的是“百菜百味”。

也就是比喻一百道菜裡,每一道味道都各不相同:

有工序繁雜、鮮爽辣勁的水煮牛肉。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甜鹹可口,風味獨特的成都醬鴨。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清淡鮮香的雞湯豆花。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在這裡,不僅飯店的美食各種各樣,民間高手也比比皆是。

大名鼎鼎的回鍋肉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家常豆瓣魚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還有吃之前要用硬物敲打的棒棒雞 ↓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在四川,幾乎家家都有泡菜壇,其中的酸豆角更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酸辣口味的泡菜,總是讓人很有食慾。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真的好羨慕30年前的人們啊……

紀錄片一共兩個小時,算是比較久的時長,畫質也非常差。

可儘管如此,卻還是看得人口水嘩嘩直流。

大概是因為足夠真實吧。

而且比起美食,當年各地時代氣息的鏡頭紀錄更為珍貴,從某種程度來說,它是一部80年代中國風貌紀錄片。

那時候的大師傅刀工都很厲害。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時還沒有塑料袋,買菜都是用稻草捆起來。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時候用的秤,還是鐵疙瘩的款式。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時候的醬油,真的是“打”來的。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那時候的人們衣著樸素,對任何事的追求都單純又認真,處處洋溢平和的幸福感。

30年前的中國人,都挺會吃啊


這是最“好吃”的年代,也是最具有煙火氣的年代。

是對於每一個經歷過的人來說,珍貴無比的,最好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