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三個開啟之年,機器近人“腦控”成真。


2020年第三個開啟之年,機器近人“腦控”成真。

機器近人 “腦控”成真

機器人越來越像人,這一趨勢估計今年還會繼續吸引眼球。比如,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啟用可引導觀眾、搬運物品的機器人,形似揹包的可穿戴外骨骼可以有效幫助搬運人員減負。

機器人越來越“聰明”,背後除了經海量數據“培訓”的人工智能,也離不開新一代通信技術。2019年是“5G商用元年”,2020年則是“5G起飛之年”。更多國家的電信運營商已表示將提供或擴大5G服務,5G手機預計也將有更多選擇。5G與教育、醫療、製造業、交通等領域深度融合,將會拓展新奇的應用場景。

大數據時代,人類對算力的追求永無止境。美國谷歌公司去年宣稱成功演示“量子霸權”,其量子系統僅用約200秒就完成當前全球頂尖超級計算機約1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不過,這一說法遭到部分業內專家質疑。隨著各方研究持續推進,沒有爭議的“量子霸權”今年能否實現值得關注。

2020年,區塊鏈技術應用也將日益廣泛、成熟。多國政府和企業已藉助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版權保護、商品溯源等領域開展實踐。美國臉書公司去年宣佈將在今年發行基於區塊鏈的加密數字貨幣“天秤幣”,還有不少國家準備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誰會率先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成為今年一大懸念。

看點還有讓大腦直接與外部設備交換信息的“意念控制”技術。2019年,有“硅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聲稱,已實現讓猴子通過大腦來控制計算機,希望2020年年底能在人類志願者身上進行試驗。大腦與互聯網直接相連的“腦聯網”意味著什麼,可能會激發科學界新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