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工程新年“開門紅”,三號組網完成在即,多主線掘金板塊丨牛熊眼

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5月份,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北斗工程新年“开门红”,三号组网完成在即,多主线掘金板块丨牛熊眼

據央視新聞,北斗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斗一號系統、北斗二號系統、北斗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斗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斗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三號系統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共30顆衛星組成。此次發射的是第29顆組網衛星,該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

此前在2月26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就宣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第41、49、50及51顆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工作。

根據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預測,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即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在未來十年內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29年全球衛星導航市場總產值約為3244億歐元,目前約為1507億歐元,年複合增速達到8%。從區域上看,其中亞太地區對增長的貢獻率最高,2029年亞太地區的GNSS終端保有量將達到51億臺,佔全球總量的53.5%,產值將達到1060億歐元,約佔全球總產值的1/3。

安信證券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預計隨著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推進,作為國家重大工程,2020年或將不斷湧現新的進展,如全球組網、低軌衛星星座建設、一帶一路市場拓展、行業應用深化等,不斷提升市場關注度。其次,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北斗產業鏈,為北斗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持續關注下游應用打開。重點關注振芯科技、海格通信、華測導航、中國衛星等標的。

國金證券表示,隨著北斗系統完善、服務持續進化和多樣化發展,我國衛星導航市場正快速成長,邁向“標配化”新階段。截至目前,北斗導航已廣泛應用於交通、海事、電力、測繪等十幾個重要行業。智能汽車有望成為北斗精準時空應用的第一個大規模商用場景。北斗正在走向IoT時代,負責標記終端的精確時空信息座標。同時,軍用北斗市場值得關注,作為軍工信息化重要一環,有望加大裝配率。

該機構建議聚焦兩條投資主線:1)佈局地基/星基增強系統或與互聯網、通信等核心公司合作,在智能汽車等新興領域已有商用落地的優質標的:四維圖新、海格通信、北斗星通、中海達;2)受益軍用北斗等重點行業:振芯科技。

招商證券認為,2020年北斗導航3號系統將全面建成,地面段和用戶段面向衛星導航終端和應用領域,市場巨大。隨著5G商用的推廣,預計下游用戶段將盈利高速增長期。機構建議從三個方面挖掘北斗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1、長期專注空間技術,大股東具備權威技術積累的系統內龍頭,如:中國衛星、天奧電子、康拓紅外、七一二、航天電子;

2、具備上游核心器件製造能力的標的,如:北斗星通、華力創通、天銀機電;

3、聚焦系統方案和數據服務的下游系統龍頭,如:華測導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