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桃花源

丹稜古稱齊樂郡,建縣一千四百多年曆史,隸屬四川省眉山市管轄。縣城之北有一座名山,名叫龍鵠山。山下一條大道串聯著三個湖泊,星落棋佈著五個村莊,村民廣種桃樹,一到春季,開得漫山遍野、奼紫嫣紅,這就是丹稜桃花源。

這條暢通的大道,讓來往行人和車輛可以自由出入其間。大道兩邊如葉脈般佈局了四通八達的石板遊步道,伸向了桃花源的各個方向,可以到達你想要去到的所有美麗的那一片片桃樹林。每到三月中旬,各種品種的桃花競相綻放爭春,真是花團景簇,頓時成了粉紅色的海洋。

以前也去過很多有桃花的地方,不管是規模還是形態,還是花色,還是花期,總是沒有丹稜桃花源這般有氣勢、有魅力、特嚮往、特留戀的感覺。好多地方去過了一次,過一陣就忘得一乾二淨,然而丹稜桃花源,只要你來過便恆久記得。因為丹稜桃花源,不僅有桃花彙集的粉紅色海洋,還可以品味這個時節唯一的鮮果丹稜桔橙不知火,經歷了漫長的一年時間才得成熟。這可是個好東西,被譽為來自北緯30度的味覺奇蹟。不吃不知道,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脆嫩化渣,香甜可口,獨具風味,想忘記都很難。

今年的天氣特別好,驚蟄季節過後,有過幾天低溫,但還算不上寒潮。過了那幾天之後天氣變得特別的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桃花開。花也開得正好,看花的人也就最多。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這幾天不管你是在辦公室、在餐廳裡、在晚會中、在道路上、在大街小巷、在街頭巷尾,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說丹稜桃花源,在說看桃花。你會發現有的人在問你去看過桃花沒有?似有一種打聽花期的意味。有的人在說我已經看過桃花了,好漂亮哦!看樣子是一種佔得先機的得意神情。有的人在說我正想去呢。看起來落在了他人之後,有一點失落的感覺,但是可以肯定是一定要去看桃花的。時間一到週末時分,道路相逢,無不爭說著丹稜桃花源的桃花汛息。一時之間,不知不覺的在我們身邊形成了一種空氣、一種誘惑、一種壓力、一種氛圍、一種嚮往,如果誰沒有去丹稜桃花源看桃花的話,就好像是一大憾事,覺得在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什麼似的。於是,不得不擠出點時間,必須要去丹稜桃花源湊個熱鬧。

這個時節,我們也去看桃花。果然,一路上同去看桃花的人真是太多了,大道上的轎車、客車、大車、小車一輛接著一輛,可謂車水馬龍。到了桃花林中,信步攀登,人潮如織,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儘管如此也被花海所淹沒。當你到達高處的時候,向四周觀看,隔著密密層層的綠,只見一片粉紅色的胭脂雲鋪天蓋地,望不到邊際,真是漫天錦繡連雲開。當你身處這種場景的時候,無論是蒼松翠柏,還是碧梧修竹,都挽留不住遊人的心,唯有這桃花叫你留戀難捨。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向四面八方的桃花林攀登而去,一時間淹沒在了桃花的粉紅色海洋裡。但見一波遊客才進得桃花林,一波遊客又來了,可謂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看桃花的人多了,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情景。有的人坐在桃花樹下,有的人走在桃花路上,既望不見桃花外面的青天,也看不見桃花外面還有別的世界。選了今天這個日子來看桃花真是好,因為這時的桃花開得正盛,如果來早了,桃花還未開好,如果來晚了桃花已經開敗。千朵萬朵壓枝低,這時的每一株桃樹都在爭先恐後的炫耀著自己的鼎盛時代、最美時光,每一朵桃花都在溫暖的春風中枝頭上訴說著說出自己無比的喜悅。這時的這條旅遊大道已經不是一條大道了,而是一條桃花街,這時的遊步道已經不是遊步道了,而是一條條桃花巷。噴雲吹霧花無數,一條錦繡遊人路。從天上到地下到處都是桃花,這時的天是桃花的天,這時的地是桃花的地,這是的世界是桃花的世界。不過,這些好像都難以準確地描繪出丹稜桃花源中桃花的形態來。只要你靜下來,駐足凝視那一望無際的桃花,猶如錢塘江潮夜澎湃。陽光下,春風和煦,有風的時候,滿山遍野的桃花在動,宛如潮水般湧向四面八方,湧向天際。沒有風的時候,在陽光照射下,每一條花枝,每一朵桃花,每一個花瓣都有自己的影子,重重疊疊,不管你是由遠往近看,還是由近往遠看,彷彿一浪又一浪的波濤在大海上翻騰,你越集中精力,越看得出神,就越感到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張,向遙遠的天際拓展。不信,你可以試一試,而且能夠聽到如潮水的聲音。花下的人語聲,花叢中蜜蜂的嗡嗡聲,黃鶯的歌唱聲,照相機的咔擦聲,看花人的琴聲,歌聲、笑聲、和煦的春風聲,天籟人籟之聲交織在一起,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聲。“四山花影下如潮”,只有用花潮來形容,才能夠說出丹稜桃花源的要害,說出丹稜桃花源的氣勢,說出丹稜桃花源美麗來。

到桃花源來的都是看桃花、欣賞桃花的人,但是,這個花到底要怎麼看、怎麼欣賞才好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你看,有的人走累了,找一個最好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再慢慢去看。不一會兒,又感到這裡的桃花好像還不夠特別好,興許其它地方的會更好些吧,於是又站起身來,雖然對眼前這片桃花依依不捨,但是還是滿懷嚮往的慢步移向別處去。大多數的人都在花巷、花街、花路上來來回回,在花下走來走去,跑到這棵桃樹下看一看,好漂亮的桃花,又跑到那棵桃樹下看一看,也是好漂亮的桃花,再佇立在另一棵桃樹下仔細端詳品味一番,更是好漂亮。看一看,想一想,再看一看,再想一想。也有些看桃花的人很大方,選擇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只是駐足觀賞,品味箇中美妙。也有的看花人很貪心,動不動就伸手拉過來一枝桃花輕輕地搖一搖,再搖一搖,雖然見證了桃花雨,卻顯得不那麼文明雅緻。也有人乾脆把頭伸近桃花,皺起眉、眯著眼、翹起鼻嗅一嗅,再嗅一嗅,好像還不過癮,又再嗅一嗅。我敢說,人們面對如此綺麗的桃花源風光,只有徒喚奈何了。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

隨著看桃花的人越來越多,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看桃花的風格不一樣,不同的愛好興趣的人,看桃花的情趣又不相同。

老爺子們看桃花,是一面看著、欣賞著桃花,嘴裡還唸唸有詞,好像是在對誰說著什麼話一樣,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語抒發著感概,有時實在忍不住了這股子興奮勁,還會哼唱一曲自己喜歡的拿手的曲子,有時雖然記不得歌詞,也不會妨礙他們這時的興致,破壞這時的雅興。

老太婆們看桃花時又是另一種景象,看上去顫顫巍巍,實際上步履十分自信而堅定。她們一手杵著柺杖,一手牽著乖孫,實在忍不住了,才十分珍惜地折下一朵在她心裡最美的桃花來簪在自己的髮髻上。小孫子看著奶奶佈滿皺紋的臉上,笑得連頭上的桃花也害羞的樣子,又是拍手,又是跺腳,一時忘了陣腳,身姿還搖晃了幾下差點摔一跤,真是高興壞了。

年輕人看桃花則大不相同了,有的人衣服穿戴得整整齊齊,好像是要去參加一個盛大的儀式似的。也有不少人已經穿上各色的博襯衫,有的甚至已是短袖體血衫,看樣子夏天獨獨來到了他們身上。他們手腳靈敏,反應迅速,行動快捷,聽說那裡桃花好看,就往哪裡跑,也不覺著累一樣。有的人東看看,西看看,好像是在看桃花,又好像是在看人一樣,分不清是來看桃花的還是來看人的,或者是既看桃花又看人吧,那神情看上去洋氣得很哦。

陽春三月,三八婦女節才過去沒幾天,那些剛過完節日的女士們更是美得不行,個個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利利落落,有的抹了胭脂,有的塗了口紅,有的灑了香水,有的更是集大成,穿著花衣花裙,好像要與桃花爭妍。走在桃花林下的石板路上,沿著爽朗的笑聲尋去,直覺告訴你,這些妖豔的美女們和桃花顯得相得益彰,真是“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媚。若將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紅花自美。”看得久了,彷彿又感覺她們著這身妝扮來錯了地方,因為十里桃花早已把她們的美麗身影悄無聲息地融入在了浩瀚的粉紅世界裡。

小朋友們看桃花就是不一樣,他們看桃花不像大人們那樣有模有樣,或者中規中矩似的。他們完全是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超級自由人,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就像百靈鳥一樣,歌唱著、歡快著穿行在桃花林中。有時猛一抬頭,會忽然被這一片沒頭沒腦的美豔桃花驚得呆了,傻愣愣的樣子特好笑,又特可愛。有的是學校組織的春遊活動,穿著整齊劃一的校服,繫著鮮豔的紅領巾,高舉著隊旗,高唱著隊歌,靈巧的身影帶著歌聲,匯聚在桃花的海洋之中。

桃花源吸引了不少照相的人,你看那些攝影愛好者,拿著各種相機,有卡片相機,有單反相機,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廣角的,有長焦的,有的架起三腳架,裝上長焦鏡頭,咋一看起來就像是一門大炮架在那裡,猛然一見還會嚇一跳。桃花源裡,這些攝影愛好者們抱著相機跑來跑去,也不知道是在照桃花,還是在照美人,一會兒覺得這裡的桃花好看,一會兒又覺得那裡的桃花更好看,一會兒覺得這裡的人漂亮,一會兒又覺得那裡的人更美麗。你看他們在那裡調節鏡頭的時候,老是難以下決斷,一會兒怕人遮住了花,一會兒又怕花遮住了人,任何的目的就是要找一個更好的地方,選一個更好的角度,取一個更好的鏡頭,使如花的人要顯示出如花的美,美豔的花要永遠伴著更美的人,要人與桃花相得益彰,交相輝映。這情景,就是看他們照相都覺得好累,可是他們卻熱情不減,激情常在,沒什麼累的感覺。永遠都那樣樂此不疲,奔來跑去的尋找著好看的花、更美的人,有的甚至追逐著一隻蜜蜂,想要留下它們的曼妙舞姿。

也有人在桃花下喝茶的,也有人在桃花下吃不知火桔橙的,也有的人帶來了小吃等美食,還有人在花下打牌,安享這份美妙呢。丹稜大地四季分明,花果飄香。但是,不管是山茶花,還是杜鵑花、月季花、海棠花…都沒有桃花這樣幸運,每年都有這麼多人,這樣熱熱鬧鬧地來拜訪她、欣賞她,這樣興致勃勃地來趕這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這時候,又來了十數輛旅遊大巴士,又不知哪裡來的一大批遊客,肯定都是衝著這滿山遍野的桃花來的。桃花有福了,我們也有福了。看著這滿山遍野的桃花,看到這漫山遍野的看花人潮,感覺十里春風不如你,桃花千紅兩相宜。

一邊走,一邊看,一邊看,一邊走,看著看著,就感覺有點累啦。想找個人少的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可是要找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卻十分困難,因為到處都是人,只好將就著隨便找一個地方坐下來了。就在我旁邊的一群人正在談論著桃花,讚美著桃花。春風有意豔桃花,桃花無意惹詩情。突然有人吟了一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有的接著說“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還有在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有的人在那裡坐著,一直不見說上一句話,感覺不善言辭。細想,頓覺有失偏頗。你看,這萬頃桃花說話了嗎?沒有。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來欣賞桃花呢?正是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回家的路上,走著,看著,想著。我們的時代春光無限,盛世如花,這就是美麗丹稜,美麗中國。

——2013年3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