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01


喬託《猶大之吻》

Kiss of Judas

Giotto

130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喬託《猶大之吻》聚焦於基督和猶大之間心理交鋒的瞬間。基督堅定的目光回應猶大的注視,眼神中只有對背叛者的謙卑和同情。在指控、欺騙和背叛的喧囂中,基督保持著始終如一的憐憫。喬託首次賦予形象鮮明的人性動機,以及傳統繪畫欠缺的心理深度與逼真感。


02


馬薩喬《納稅銀》

The tribute money

Masaccio

1427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畫面描繪了《馬太福音》裡的故事:稅吏質問耶穌是否繳納了稅。畫面中央稅吏正在索要納稅銀,場景延續至畫面左邊,彼得從魚口中取出錢幣。右側,彼得交給稅吏納稅銀。馬薩喬將三個獨立場景濃縮於一幅畫面之中,賦予角色人性化的感情,同時在古典主義基礎上加入了技法的革新。


03


揚 • 凡 • 艾克《阿爾諾芬妮夫婦像》

Arnolfini portrait

Jan van Eyck

1434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謎一般的雙人像,描繪阿爾諾芬尼和新妻宣誓的場景,展示出揚 • 凡 • 艾克卓爾不凡的傳遞細節和光線的能力。夫婦的姿勢和不同尋常的細節設置,都有獨特涵義和象徵性,鏡中反射出夫妻背影和畫家本人。


裝飾性拉丁銘文寫著:「1434年,揚 • 凡 • 艾克在此。」《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但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嘗試,也是後世風俗畫和室內畫的最早先例。


04


保羅 烏切洛《聖羅馬諾之戰》

Battle of san Romano

Paolo Uccello

144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烏切洛名作《聖羅馬諾之戰》,顯示出直線透視法領域的突出成就。前景是交戰雙方,後面是持矛的隊伍,地上橫七豎八丟棄的武器盔甲。背景經過幾何式的抽象處理和透視安排,具有強烈的空間效果。


烏切洛首次在理性層面上,探索總結出「焦點透視法」,不僅使二維空間藝術在視覺上趨於科學性,而且使東西方繪畫的空間經營從此分道揚鑣。


05


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The Birth of Venus

Sandro Botticelli

1482-148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希臘神話中,克羅努斯閹割了烏拉諾斯,重傷的生殖器墜入大海,孕育出美女維納斯。《維納斯的誕生》正是描繪維納斯從金色貝殼裡湧現。風將她吹至岸邊,用玫瑰為她沐浴,仙子正把裝飾著春天花朵的斗篷圍在身上。此畫是古典時代以來,最重要的描繪躶體之作。


06


丟勒 《野兔》

Young Hare

Albrecht Durer

1502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丟勒的作品當中融合了北方的精工細描,與南方佛羅倫薩畫派的科學嚴謹。《野兔》一絲不苟的細節極為引人矚目,照亮野兔的金色光線投下奇怪的陰影,把每根獨立的毛尖都凸顯出來,不同凡響的處理呈現出魔幻的質感,彷彿動物也在思考著觀者。丟勒現存作品的多樣性和品質,證明了其在藝術史的重要地位。


07


博斯《人間樂園》

The Garden of Earthly

Hieronymus Bosch

150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博斯非同反響的大型三聯畫《人間樂園》:通過透視與風景的銜接,從左至右,描繪了人類從純美的天堂,途經充滿變數與掙扎的人世,逐漸墮落至罪惡地獄的全過程。充滿奇幻色彩的想象,對20世紀超現實主義有深遠影響。


08


喬爾喬內《牧羊人的朝拜》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Giorgione

150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牧羊人的朝拜》是文藝復興盛期最精美的基督誕生畫之一。聖家族在黑暗洞口接受牧羊人的朝拜,沐浴的柔和光線意喻基督把光明帶給世間,瑪利亞身著華麗的紅藍相間的織物。威尼斯淡金色的天空色調,和濃郁的田園氛圍,讓這幅基督誕生畫與眾不同。


09


達芬奇《蒙娜麗莎》

The Mona Lisa

Leonardo Da Vinci

150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達芬奇《蒙娜麗莎》無疑是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畫作。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構圖方式,對女性刻畫到腹部,呈現出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同時運用「漸隱法」,消除了中世紀以來畫作呆木僵硬表情,呈現出鮮活的生氣。


人物輪廓形象模糊,彷彿融入背景之中。尤其是眼角和嘴角浸潤在柔和的陰影之中,造成了含蓄的藝術效果,極大地豐富了形象的意蘊。折射出的女性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


10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

The Sistine Madonna

Raphael

151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西斯廷聖母》,窗簾揭示了聖母懷抱聖子的三角形佈置。聖母的衣著白紅藍三色,分別象徵著純潔、愛和真實。


左下方是羅馬教皇西斯廷二世,流露虔敬和懇切。右下方是基督教聖女巴巴拉。畫作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風格,歌頌了聖母獻出愛子,拯救苦難深重的世界的崇高行動。


11


小荷爾拜因《外交官們》

The Ambassadors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153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外交官們》是文藝復興藝術最讓人過目難忘的肖像畫作,充滿隱藏的意義和讓人痴迷的矛盾。畫作展現兩位法國法國庭臣的肖像。


一絲不苟的寫實主義中,航海、日晷和樂器等物件都賦予了象徵意義,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更反映了上流社會的優雅趣味。下部變形的骷髏形象,作為由來已久的死亡提示,提醒我們塵世的成功毫無意義——無論獲得了什麼,生命終將逝去。


12


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Last Judgment

Michelangelo

1535-154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最後的審判》是米開朗琪羅受命於羅馬教宗,為西斯廷天主堂繪製的巨幅天頂壁畫。尺度巨大,繪有400多個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原型。水平與垂直交叉的複雜結構,描繪了基督來臨之時,審判生者和死者的剎那,被他免罪的人將得到永生。


13


丁託列託 《聖馬可的奇蹟》

The Miracle of St Mark Freeing the Slave

Tintoretto

1548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聖馬可的奇蹟》表現正置於死地的奴隸,被從天而降的威尼斯守護神聖馬可挽救的情節,隱喻的宗教方式,象徵了威尼斯的獨立與拯救基督徒的使命。奴隸的倒臥姿態,倒掛的聖馬可身軀,都顯示了丁託列託表達急速運動中的人體透視的能力。構圖奇幻、光影強烈,超脫了莊重和諧的文藝復興畫風,別具一格。


14


保羅 • 委羅內塞《迦拿的婚筵》

The Marriage at Cana

Paolo Veronese

156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迦拿的婚筵》是幅70平米的鉅作,原是為修道院餐廳做的裝飾畫。表現基督參加婚宴的情景。古典建築圍繞著的豪華庭院中,成百賓客飲酒慶賀,樂師僕役穿插其間。人物栩栩如生,色調光彩奪目,現實人物和世俗生活融匯進聖家族的宴會,呈現出富麗堂皇的景象。


15


提香《掠奪歐羅巴》

The Rape of Europa

Titian

1559-1962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1551年,提香創作取材於《變形記》的「詩歌」系列。藉助神話,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呈現愛情、慾望和死亡。其中《掠奪歐羅巴》,描繪宙斯被腓尼基公主歐羅馬的美貌吸引,化身白色公牛,將其掠至克里特島的一幕。強烈的對角線構圖和鬆散的筆法,拓展了威尼斯畫派的情感寬度和表達技巧。


16


老彼得 • 勃魯蓋爾《雪中獵者》

Hunter in the Snow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地景名作《雪中獵者》,是勃魯蓋爾風景領域的最高成就。從雪山頂俯瞰弗蘭芒村莊的視角,左側獵人和獵犬將觀者的目光引導至右邊的廣闊風景。理想的構圖結構、微妙的細節處理,使這幅組合式風景呈現出唯美的視覺感受。


17


埃爾 • 格雷考《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

The Burial of Count Orgaz

El Greco

158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埃爾 • 格雷考《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氣勢宏大,描繪兩位聖徒安葬奧爾加斯伯爵的一幕。畫面上部天堂,下部塵世。遺體降下地面,靈魂飛昇天堂。芥末黃、櫻桃紅和墨藍的刺目色調,與埋入黑暗的背景對比鮮明。畫作中對威尼斯式色彩的運用和變型拉長的形體表達,預示了未來表現主義的出現。


18


卡拉瓦喬《基督下葬》

The burial of Jesus

Caravaggio

160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祭壇畫《基督下葬》是卡拉瓦喬最受傾慕的作品之一,描繪基督被釘十字架後,由約翰、尼哥底母、馬利亞等人為其下葬的悲劇場景。強烈的自然主義、明暗對照的光影技巧,以及圍繞事件的對角線構圖,既融匯了古典意味又充滿現實主義風格。


19

保羅 • 魯本斯 《戰爭與和平》

Peace and War

Paul Rubens

1629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巴洛克繪畫代表性畫家保羅 • 魯本斯,政治寓意畫 《戰爭與和平》曾充當和平使者,促成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和平。畫面中央的和平女神、豐裕之角的孩童以及橄欖枝環,都意喻和平帶來了繁榮、財富、豐收和幸福。魯本斯以熱情洋溢,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當之無愧的翹楚。


20


喬治 • 拉圖爾《油燈前的抹大拉》

The Magdalen with the Smoking Flame

Georges de la Tour

163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法國畫家拉圖爾是17世紀的「光線大師」,《油燈前的抹大拉》是其經典之作,描繪抹大拉以手托腮,在微暗的光線下耽於默想,為自己的罪懺悔。膝上的骷髏,意指提醒要正視死亡,充滿了清醒、沉靜和悲哀的反省。畫面構圖嚴謹,內心表達細膩,具有雕刻般的充實感。運用燃燒蠟燭的夜光以極端寫實手法描繪光與影的變化;風格獨特的深刻質感,明暗對比強烈的空間表達,流露出神秘而動人的氣氛。


21


倫勃朗《夜巡》

The Night Watch

Rembrandt van Rijn

1642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倫勃朗受僱於阿姆斯特丹射手連隊所作的肖像畫,展現了巴洛克傳統的絢爛風俗場景。倫勃朗通過大師級的明暗法和戲劇性場景,跳出傳統集體肖像的陳規,另闢蹊徑。描繪了衛隊上尉率領黃色鎧甲的中尉集結隊列。


歷史畫般的光影和構圖,體現了精彩的逼真感、強烈的舞臺感和動態感。手勢、眼神、火槍和旗幟的視覺交響,以及隨色彩漸變的透視,使畫作充滿了扣人心絃的魅力。倫勃朗混合象徵主義和寫實的手法、場景和隱喻,將傳統俗套的題材,改造成超越時代、地域和類型的傑作。


22


尼古拉斯 • 普桑《阿卡迪亞的牧人》

Et In Arcadia Ego

Nicolas Poussin

1648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尼古拉斯 • 普桑《阿卡迪亞的牧人》,展現夕陽西下,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阿卡迪亞,四人圍著墓碑的探討。墓碑拉丁文銘刻「即使在阿卡迪亞也有我」。男女牧人構成形象化的情緒對比。希臘雕刻風格的服飾,牧歌式的悲涼情調,崇高的藝術表現手法激發思古之幽情,也隱含著對「死亡」更深層次的討論和思索。


23

委拉斯凱茨《宮娥》

Las Meninas

Diego Velazquez

165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委拉斯凱茨高度感染力的繪畫巔峰《宮娥》,利用鏡子反照的空間,記錄了自己為西班牙國王作畫的場景,以及公主突然闖入的偶發瞬間。這幅精心構建的「關於油畫的油畫」,運用透視法、幾何學、視錯覺等,呈現出多層次的空間與豐富的視覺效果。


委拉斯凱茲為創作者找到了獨立自主的存在意義。畫中能找到所有現代前衛創作的先進元素,不斷啟發著後來的藝術創作者。


24


維米爾《繪畫藝術》

The Art of Painting

Jan Vermeer

166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繪畫藝術》是維米爾繪畫技藝集大成的代表,富含了許多哲理性意味的元素,耐人尋味。背對觀者的畫師正面對模特作畫,人物的服飾和姿態,屋內的物象和擺設,所有細節精準鮮明、細緻入微。維米爾正試圖通過此畫,傳達展現他的才華、實力、技藝和品位,以及對時尚潮流和古典內涵的掌控。


25


克羅德 • 洛林《阿斯卡紐斯狩獵西維亞牡鹿》

Ascanius Shooting the Stag of Sylvi

Claude Lorraine

1682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畫作講述古典神話《埃涅阿斯記》裡的故事。阿斯卡紐斯狩獵之時,憤怒的朱諾讓其箭射死提洛斯女兒西維亞的牡鹿,由此引發戰爭。洛林以理想化的詩意氣氛,展現了風暴前的平靜。光線賦予形體閃耀而輕盈的氣質。壯麗的景觀和霧氣瀰漫的地平線,勾勒出淡淡的哀傷氣氛。在對光線的處理和理解上,洛林走在藝術發展的最前沿。


26


華託《舟發西苔島》

The Embarkation for Cythera

Jean Antoine Watteau

1717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愛情與詩神遊樂的美麗島嶼。華託將畫作轉變成夢幻和浪漫的奇幻故事。聚焦於貴族男女成雙結對,準備離開西苔島之時,中了愛情魔咒的戀人留在維納斯前,即將離去的女子回眸,戀戀不捨。夢寐以求的天堂勝景和永恆之愛,畢竟只是海市蜃樓,洛可可式淡淡的憂鬱氣氛瀰漫畫間。


27


夏爾丹《午餐前的祈禱》

Saying Grace

Jean Simeon Chardin

174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夏爾丹《午餐前的祈禱》是18世紀風俗畫的傑作,與當時矯揉造作的洛可可截然不同,表現了家中靜謐虔誠的一幕。年幼的女孩,在飯前祈禱時猶豫不決,不知所措地抬頭望向母親。簡樸虔誠的氣氛,充滿了含蓄卻濃郁的感情色彩。厚實粗糙的畫面質感,更接近現實生活的本來質地,捕捉了平淡生活中易於忽略的溫情瞬間。


28

加納萊託《在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

Arrival of the French ambassador to Venice

Canaletto

174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加納萊託廣闊的風景畫《在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展示了1726年,法國駐威尼斯大師格爾基伯爵來到威尼斯時,盛大莊嚴的景象。強烈透視法表現的建築,萬花筒般的景觀和無窮無盡的細節紛至繽呈,戲劇性的天空和雲層的陰影,襯托出裝飾華麗的貢多拉和穿制服的人群。


29


威廉 • 賀佳斯《婚後不久》

Marriage a la mode

William Hogarth

174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賀佳斯是英國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肖像畫家和諷刺文學者。《婚後不久》是《時髦婚姻》六幅畫中的第二幅。酒醉睏乏的爵士依然身著頭天晚上的服飾,妻子則伸著懶腰,彼此的厭惡在相處中暴露無遺,而管家正忍無可忍的憤然離去。諷刺了揭示了當時社會風氣下,貴族婦女被安排婚姻的弊端,也顯示出藝術家的敏感、洞察力和才能。


30


托馬斯 • 庚斯博羅《安德魯夫婦》

Mr and Mrs andrews

Thomas Gainsborough

175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庚斯博羅以描繪英國的田園景觀著稱。代表作《安德魯夫婦》將新婚夫婦置於畫面一側,背景是他們大片的私有地產,玉米象徵著豐饒和茂盛。安德魯夫婦和藝術家自幼熟識,還是中學同學,但關係從未平等過。強烈的社會鴻溝,造就了夫婦毫無顧忌的高傲態度,以及望向藝術家的鄙夷神情。


31


弗朗索瓦 • 布歇《躺著的少女》

Girl Reclining

Francois Boucher

175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躺著的少女》是洛可可大師布歇最著名的畫作,擺脫了神話或故事的敘述背景,呈現出對官能的直接讚美。柔美的光線、丰韻的肉體、迷人的織物,散發著致暈的香韻。整幅畫作的基調是純真的,正如畫家所言:「她像百合花那樣潔白,擁有自然或藝術所能賦予的所有美麗。」


32


弗拉格納爾《鞦韆》

The Swing

Fragonard

1767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作為18世紀藝術最知名的圖像,弗拉格納爾的《鞦韆》體現了洛可可藝術的優雅和俏皮。右側陰影中的丈夫正在推鞦韆,左側則是藏在灌木叢中的情人。兩位傾慕者同時沐浴在陰影中,但情人伸展的臂膀有明顯的雄性氣息。弗拉格納爾將盪鞦韆的主題處理成不貞的象徵,通過添加機智的細節體現了自己的風格。


33


約瑟夫 • 賴特《氣泵裡的鳥實驗》

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

Joseph Wright of Derby

1768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氣泵裡的鳥實驗》展現了科學實驗和驚恐的旁觀者。隨著空氣一點點抽離,鴿子正痛苦的掙扎,觀者的好奇、哀傷與恐懼並存。注回空氣的瞬間,鳥兒能否恢復生機仍未可知。畫作生動的混合了實驗潛在的危險和觀者的情緒。單一光源流溢出強烈的明暗效果,動人的情節設置,逼真的細節構成,完美的捕捉了工業革命的時代精神。


34


本傑明 • 委斯特《烏爾夫將軍之死》

The Death of General Wolfe

Benjamin West

177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委斯特紀念碑式的新古典主義畫作《烏爾夫將軍之死》,描繪1759年不列顛少將烏爾夫,贏得了戰役卻失去了生命,陣亡於魁北克戰役的場景。委斯特將烏爾夫表現為現代貴族英雄,畫中體態有基督下十字的隱喻,徘徊不定的雲層呼應了軟垂的身軀,真實而非古典的服飾,同伴的反映和表情,進一步強化了作品的現實感染力。


35


亨利希 • 菲利斯《夢魘》

The Nightmare

Henry Fuseli

178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菲利斯《夢魘》是浪漫主義運動發展過程中的路標。作為首批成功描繪不可觸摸概念的畫作,真實意圖依然如迷霧般不可捉摸。許多關於此畫靈感來源的理論,或許源於民間傳說中,夜晚的女巫駕駛馬匹,引發夢魘的困擾。女子的神情和姿態,蹲居其上醜陋的夢魘怪性侵的姿勢,都強化了觀者內心和潛意識的恐懼。


36


路易 • 達維特《賀拉斯兄弟之誓》

The Oath of Horatii

Louis David

178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新古典主義之父達維特,充滿舞臺感的政治寓言畫《賀拉斯兄弟之誓》,講述公元669年賀拉斯三兄弟和阿爾巴三兄弟。雖然彼此家庭間有婚約盟誓的羈絆,依然選擇聽從長者之命,在戰爭中互相戰鬥。兄弟們選擇了政治理念高於個人動機,絲毫不為滿面愁雲的姐妹所動。畫中強烈的信念激起前所未有的共鳴,表現了這個動盪時代的英雄楷模。

37


戈雅《1808年5月3日》

Third of may 1808

Goya

1814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有史以來最殘酷和真實的戰爭圖像,描繪拿破崙軍隊佔領西班牙,西班牙起義者,在皮奧山附近被法軍處決的場景。左側是西班牙起義軍,中央的殉道者的造型和手掌的聖痕,充滿人性的正義和強烈的愛國精神。對比右側面無人性,統一著裝的法軍,對戰爭的殘暴行徑毫不留情的批判,是有史以來軍事暴力最著名的圖像之一。


38


大衛 • 弗里德里希《霧海中的漫遊者》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Caspar David Friedrich

1818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霧海中的漫遊者》是弗里德里希最引人入勝的畫作,描繪了的自然風景中的崇高力量。畫面中,驚悚狂暴的大海正衝擊著背對塵世,卓然超群的男子,自然風景的壯美和恐懼形成陰鬱的張力,畫作中的神秘之美和蓬勃激情流傳至今,給予後世無盡的想象。正如畫家所言:「應該畫心中所見,而非眼中所見之物。」


39


籍裡柯《梅杜薩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

Theodore Gericault

1819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籍裡柯反映了人性之惡的畫卷《梅杜薩之筏》,描繪法國政府渡輪「梅杜薩」號,遭遇海難後,艦長官員倉皇逃生,將陷入飢餓和絕望之中的150名乘客拋棄在臨時木筏上,在漫天大海中漂泊數日之後,即將獲救的瞬間。最終僅15人生還,甚至出現食人的慘劇。畫作融合了巨型英雄歷史畫和可怕的寫實主義,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成為浪漫主義運動的標誌性宣言。


40


康斯太勃爾《甘草車》

The Hay Wain

John Constable

182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田園氣息濃郁的風景畫,是康斯太勃爾的代表作。描繪溫暖夏日的午後,薩克福的弗拉福特磨坊附近,靜靜推動風車的溪流。田園牧歌式的靜謐氛圍,融匯素描記錄光線和自然現象稍縱即逝的效果。對風景畫的發展和其後的巴比松畫派帶來了深遠影響。


41


安格爾《荷馬被神格化》

The Apotheosis Of Homer

Jean Ingres

1827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作為傳統和古典繪畫領袖,安格爾《荷馬被神格化》,是學院主義繪畫無法逾越的典範。技巧高超,影響深遠。畫作表現勝利女神為古希臘詩人荷馬加冕月桂王冠的情景。足下兩名女子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化身。身邊圍繞著從古迄今的藝術界巨人,三角形構圖流露了古典主義的理想範式。


42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Delacroix

1830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已經成為革命精神的象徵。以紀念碑的方式,結合了勇敢的當代紀實文學和神話隱喻。遠處依稀可見巴黎聖母院,不同的服飾展示不同階級,衣衫襤褸的男孩象徵普通民眾,而半裸女性作為自由的隱喻,揮舞三色旗喚起民眾的情緒。顫動的筆觸,寫實的技法,色彩的排列,傳遞出前所未有的真實感和真理性。


43


托馬斯 • 科爾《帝國的歷程:毀滅》

The Course of Empire

Thomas Cole

1836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帝國的歷程》系列,作為紀念碑意義的歷史寓言,描繪假想帝國的興衰起落。以藝術探索真理的激情,提升和確立了美國式風景畫的面貌。《毀滅》是系列第四幅,前景中征服者的雕塑,以前傾的支配姿態將視線引入畫面,電閃雷鳴、濃煙瀰漫、建築燃燒、橋樑傾塌。自然和人為的雙重原因,鑄就了帝國無法挽回的毀滅,彷彿末日降臨。


44


透納《勇猛號戰艦被迫銷燬》

The Fighting Temeraire

J.M.W.Turner

1839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勇猛號戰艦被迫銷燬》是對優雅戰艦的傷感紀念,也是對不列顛海軍曾經輝煌的哀悼。畫中的「勇猛號戰艦」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贏得英雄般的地位,但現代蒸汽技術永久註定了桅杆船的終結命運,也見證了這個偉大時代的技術變革。冷暖色調的交錯、鬆散筆法與厚重顏料的對比,舊世界與新時代的碰撞,光色的強調和激情的筆觸,都展示了透納精湛技巧,預兆了印象派的誕生。


45


羅伊茨《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

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Emanuel Leutze

185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鴻篇鉅製描繪華盛頓及其軍隊,戲劇性的橫渡結冰的河流,於1776年12月25日,奇襲新澤西州特倫頓的英軍的場景。鋸齒般參差的浮冰、遠處受傷的戰士和嘶鳴的馬匹,華盛頓英雄般高貴的立於船頭,戲劇化的表現手法,象徵了美國軍隊以自由和真理的名義,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的道德信念,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之作。


46

約翰 • 米萊《奧菲利亞》

Ophelia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作為拉斐爾前派最受歡迎的畫作,《奧菲利亞》取材自《哈姆雷特》的一幕,奧菲利亞在父親被其情人殺死後,將鮮花環在身畔,沉河而亡。米萊以植物學般的精準描繪花卉,添加三色堇(虛榮)、紫羅蘭(忠貞)、蕁麻(痛苦)、雛菊(無辜)和罌粟(死亡)等,最後的還以右側葉子形成的骷髏輪廓,暗示墓地和死亡。對細節不遺餘力的關注,和對詩歌象徵手法的熱衷,使畫作散發出恆久的生命力。


47


威廉 • 亨特《世界之光》

The light of the world

William Hunt

185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亨特取材自《聖經》的名作《世界之光》,是維多利亞時代基督教的定義性圖畫。畫中基督手持蠟燭現身曙光之中,敲擊一扇荊棘叢生的緊閉的門。充滿宗教聖潔感的兩重光明,良知之光喚醒良知,安寧之光拯救靈魂。強烈的感染力和氛圍,充滿象徵情感和超現實主義的細節描繪,成為維多利亞時代人們的心靈支柱。


48


庫爾貝《畫家的畫室,真實的隱喻》

The Painter's Studio

Gustave Courbet

1855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敘事程度極高的畫作,是寫實主義創立者庫爾貝的傑作。構圖中心正在創作的庫爾貝,象徵性了繪畫中「真理」的觀念,躶體模特是非理想的美的化身。藝術工作室的環境氛圍中,孩童的意見超越他人之上,說明觀察和表現當代現實的美,對藝術而言至關重要。標題語義雙關,既是真實的隱喻,也是庫爾貝對寫實主義背後哲學的隱喻。


49


米勒《晚禱》

The angelus

Jean Millet

1857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米勒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晚禱》。描繪深秋寒冷的夕陽暮色中,空曠原野上的農民夫婦,伴隨遠處教堂的鐘聲,虔誠的俯首默默祈禱,感謝上帝賜予勞動的恩惠,並祈求保佑的情景。畫面安靜而莊重,表現的不單是對命運的謙恭和柔順,更是緬懷辛勤勞動以養育眾生的先祖。畫中蘊涵的莊嚴和崇高深深打動了歷代世人的心。


50


愛德華 •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Luncheon on the Grass

Edouard Manet

1863


100幅世界天價名畫(上)

這幅現代派繪畫起源的不朽之作《草地上的午餐》,參考了諸多歷史名畫的構圖,馬奈將原作中的女子,描繪為寫實又現代的裸女,赤身坐在溪邊草地,與兩位姿勢挑逗的紳士作伴,目光無懼的直視觀者。這幅引發巨大爭議的作品,介於寫實和印象主義之間,明暗交錯和光影變化,簡化的細節與模糊的背景,被視為印象派的先驅之作。


*特別說明:本文配圖全部來源於網絡,多數照片的作者與來源不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