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化:厲慧良的絕活和軼事

劉心化:厲慧良的絕活和軼事

厲慧良是當代傑出的武生表演藝術家。筆者少年時,1946年——1950年,在重慶常常看他的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第一次看厲慧良的戲是1946年在重慶的一川大戲院,那天演的是宋之的編劇的《頭本岳飛》。厲慧良在劇中扮演韓世忠,是武生應工,並無開打,以唸白、唱做表演為主。厲慧良飾一個士兵(韓世忠),一出場就英氣逼人,在巡更時看不慣那些貪官汙吏在國破家亡時還在醉生夢死,花天酒地,因而有所感而嘆息唸詩,正逢此時厲慧敏扮演的梁紅玉陪酒出來,見到這位士兵氣度不凡,憂國憂民,主動上前搭話,接著指出: “你念的是小杜的七絕,後兩句是‘商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二人有了共同的語言,思想一致,互相傾慕。梁紅玉用巧計鬥敗了贓官和老鴇,自己作主與韓世忠結下姻緣。《頭本岳飛》實際上是以梁紅玉與韓世忠的故事為中心,是新編的京劇,不同於尚小云的老戲《玉玲瓏》。後面厲慧良改飾老英雄周侗,十分風趣地制服了鬧學的頑童,並收岳飛為徒。厲慧良把韓世忠和周侗這兩個年齡、身分、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都演得很成功。

當年我最愛看厲慧良、厲慧敏主演的《全本潯陽樓》。兄妹二人一個扮宋江,一個扮閻惜姣,二人旗鼓相當,十分精彩。我後來看過不少人演的《殺惜》都不如他兄妹二人演的精彩,往往達不到矛盾高潮就把惜姣殺了。尤其在宋江丟失招文袋而氣急敗壞回來上樓尋找時,有的演員交代不清。厲慧良的宋江在焦急地上樓到處尋找,在回憶時很有層次,先憶起如何把招文袋挾在腋下,再憶起在強行開門時兩臂一張而不知袋子摔到地上了,就匆匆下樓的過程,交代明確,層次清楚;而此時厲慧敏的惜姣也配合做戲,在一旁冷笑看把戲……當惜姣把那“要飯的袋子”扔還時,宋江撿起一看,以為惜姣對他還有感情,接著一摸袋內發現金子不見了……只得順水推舟說: “送與大姐”。再一摸——梁山的書信也不見了,這才大驚失色……在這一段戲中厲慧良的宋江臉上表情豐富多變,有驚,有僥倖,有恐,有急……厲慧敏的惜姣因已拿到宋江私通梁山的把柄,有恃無恐地步步緊逼宋江寫下休書,還要打上手印足印……可最後仍不還書信,甚至威脅說,“到了鄲城縣公堂上再還你……”實在逼得宋江忍無可忍才動了殺心,幾次手抖著才抽出刀來終於殺了惜姣。厲氏兄妹的演法完全使觀眾信服,惜姣逼人太盛,不殺惜姣已不可能,他們的演出像真事一樣。當年我們全家看過多次《潯陽樓》。那時我才十幾歲,小弟弟劉心武才四五歲,都看入了迷,回到家中就模仿厲氏兄妹的演法,一個飾宋江,一個飾惜姣,演了一遍又對換角色再演一遍,這樣才過癮似的。心武演的惜姣被刺倒下後,還要學厲慧敏的法: 先把左足伸直一蹺,再把右足伸直一蹺——表示僵死了。這種兒時的遊戲,說明厲氏兄妹的高超表演使我們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現在談談厲慧良的絕活,據說他有十大絕活,我所看到的是否即為他的十大絕活,尚待專家指 正。現回憶如下:

一、在《戰宛城》中厲慧良飾演的張繡,在同典韋交鋒時,不敵典韋勇猛,被典韋用短戟把頭盔從頭上挑落——這一瞬間的戲難度很大,必須二人配合緊湊。我看到的是:在臺右的張繡一低頭,臺左的典韋右手用短戟對準張繡的額頭中間一挑,,正好把張繡的盔頭挑起,張繡順勢抬頭向後一仰,把盔頭甩向右邊的側幕中由撿場的人接去了,同時張繡的甩髮也從頭頂落了下來,真是丟盔又卸甲……這瞬間的驚險絕活難度很大——千鈞一髮,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失誤就會挑傷張繡的額頭,或頭盔挑不下來。後來看別的演員演此劇都沒有這一手。

二、在“厲家班”獨有的名劇《崑崙奴擊犬盜紅綃》中厲慧良飾崑崙奴,飛身入後院時,從三 張平行斜放的桌子縫隙中,打起飛腳共走兩步,一氣呵成而過——表示崑崙奴有飛簷走壁的功夫,若稍有疏忽,就會過不去摔倒在臺上。

三、在《盜紅綃》中,崑崙奴邊唱崑曲曲牌邊把身後的寶劍抖出,成半出鞘狀態,在唱完時,那劍從鞘中飛出,恰好落在崑崙奴的手中。

四、《鳳還巢》中厲慧良飾洪功,同強盜開打一場,洪功身扎大靠,一手使槍,一手使鞭,在臺前亮相時,先把手中的鞭拋在半空中。接著迅速轉身瞬間在鑼鼓聲一停時,那鞭恰好橫落在背後四面靠旗的夾縫中亮相,博得滿堂采聲。這一絕活也用於《金沙灘》,《截江奪鬥》中。厲慧良已教給天津市的青年武生王立軍了。


五、《豔陽樓》的“醉打”也是厲慧良獨創的一絕。厲慧良根據劇情——惡霸高登在酒醉醺醺中同梁山英雄對打,酒醉的程度不同,對打的對手不同,就用不同速度和不同的打法。厲慧良借鑑武術中的“醉拳”,及參照了梅蘭芳大師的“貴妃醉酒”的醉步和醉態,設計出了有“醉韻”的身段動作,把武藝高強又醉了的高登表演得真實生動,又合情合理。這是前輩武生所沒有的演法。

六、《劈山救母》中厲慧良飾沉香,扮相與別人不同,是金臉紅唇,更增加了神話的色彩,在神斧被二郎神劈斷後有一段“練斧”的表演是耍綵帶(代表神斧)類似“天女散花”中的長袖舞。這在當年是很新穎的演法。神斧練好後沉香——仍是個天真頑皮的大孩子似的,還要一邊舞著神斧結合“背花”,一邊像“烏龍絞柱”似的在地上翻滾。


七、《長坂坡》中的“抓帔”是為觀眾稱道。當糜夫人要投井時,厲慧良飾的趙雲向前一抓,未能抓住,卻把糜夫人的帔抓了下 來,匆忙之中往上一拋,接著走反繃子,剛好在那帔從空中落下時在鑼聲一擊中接在手中,亮相,真演絕了!

八、厲慧良在《龍鳳呈祥》中前飾喬玄,後飾《蘆花蕩》中的張飛,這出戏他唱得很紅。(有時他演周瑜,稱作《周瑜歸天》) 張飛出場就是漁夫打扮,腰插令旗,先要大耍眼珠——上下前後左右轉動,這時就能博得滿堂采聲。他的張飛開的“蝴蝶臉”,總像在笑一般,勇猛而風趣,腰腿功夫特別好,宛如游龍,粗獷又嫵媚,動作乾淨利落,比袁世海近年常演的要複雜多變,真是一個活張飛。

九、厲慧良在《全本十三太保》中扮演安思敬,在“飛虎山”被李克用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

後,接著就是“雅觀樓”,厲慧良的李存孝要唱崑曲,耍令旗;同時舞兩種兵器,輕鬆自如。最後要帶“擒孟覺海”。在神勇的李存孝把由武二花扮的孟覺海活捉後,挾在腋下回到營中交令放下

時,孟已被挾死了。表現了李存孝強大無比的神力。

十、《金錢豹》中的大舞飛叉,厲慧良的豹子兇猛威嚴,舞飛叉時要讓飛叉在肩、頸、手臂上週身滾動;尤其幾次向孫悟空摔叉時,二人必須配合緊湊默契才精彩,孫悟空要跳起來在半空中背朝地接過叉子摔“錁子”,這是很高難的動作,極易摔傷背脊導致癱瘓,解放後都不摔了,而是孫悟空先躺在臺上,等金錢豹把叉摔過來正好接著,雖也不易摔準,但難度差遠了,已無驚險的效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