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濠村鄉

濠村鄉地處浦城縣南端,東經118°22′—118°33′,北緯27°31′—27°37′。東鄰松溪縣,南界建陽市,西北接石陂鎮,北連水北街鎮。東西寬18.8公里,南北長11.8公里,面積124.35平方公里。全境地勢東高西低,為丘陵地貌,有300—990米高山峰51座,最高海拔860米(南山崗)。濠溪貫流鄉境中部,納兩側細流匯入南浦溪,南浦溪在其西部流出縣境,境內溪口村南浦溪出境處海拔164米為最低海拔。盆地鑲嵌于山巒河谷之間,以河谷盆地濠村畈為最大,面積1818.25畝。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7.8℃,平均年降水量1900毫米。鄉駐地濠村宋稱黃源街,明洪武九年(1376)村被火毀,改沿濠溪建房因名濠溪村,明嘉靖七年(1528)名濠村,在縣城東南72公里,海拔231米。

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處。清屬甌寧縣禾供裡。民國期間先後屬水吉特種區、水吉縣,為革命老區鄉,老區自然村11個佔自然村數的92.73%,境內的仙山崗為閩北著名的游擊隊根據地。解放後境內屬水吉縣第三區。1956年9月劃歸浦城縣石陂區管轄。有濠村、溪口、毛土乾 、後濠、樟源5個鄉共62個自然村,124.35平方公里土地。1958年9月屬石陂人民公社,1961年7月成立濠村人民公社,轄9個大隊。1984年9月改今名,轄7個村委會、1個鄉辦林場、68個村民小組,1628戶、8126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人口6597人。下轄毛墘、溪口、倉下、濠村、樟源、北坑、後濠七個行政村、67個村民小組、2211戶、9067人,其中男性4327人,非農業人口649人。2005年,據縣公安局提供資料,濠村鄉有2238戶,8011人,其中男性4332人。

濠村物產資源豐富。全鄉山地總面積13.32萬畝,有林地面積11.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用材林、毛竹林、工業原料林、經濟林、薪炭林分佈廣、蓄積量大,名優特產品銀杏、板栗、白蓮、松脂、油桐籽、筍乾、香菇,是縣內林特產最多的鄉(鎮)之一。境內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礦,還有鐵、銅、煤、螢石等礦產資源,品位高,質地優良,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1999年新發現北坑石英礦1座,有較高開採價值。有良好的旅遊資源尚待開發利用。以濠村為腹地,何山的天然楠樟混交林、下葉村老藤纏繞的外亭橋、水坑仔的鷓鴣壠、天仙崗的古剎、南山的蒼松古寺、龍井的瀑布、頂前花崗石、莫上的紅楓、濠嶺的原始銀杏林、後坑的錐慄坂、樟坑的千畝翠竹、崗上的蝙蝠洞、尺溪的參天花梨木樹、連甌的千年古樟、懸洲河的鴛鴦戲水等景點呈環狀分佈,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該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520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510畝,總產量6333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2400畝,總產量156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8400畝,總產量4710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4936立方,全部木材量16783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4400頭,家禽67000只;茶葉採摘面積360畝,總產量9噸 ,園林水果採摘面積1379畝,總產量314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