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屎不進洗手間,被媽媽強推進去後,才發現寶寶渾身發抖

媽媽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最頭疼的就是寶寶太小,因為表達能力弱,經常會有一些讓媽媽無法理解的行為。如果沒有及時正確處理,就會無意間給寶寶帶來傷害。


寶寶拉屎不進洗手間,被媽媽強推進去後,才發現寶寶渾身發抖

有位網友說,一個週六的晚上,自己陪4歲的兒子在客廳看電視,是科幻片,說有一種太空來的蟲子,可以轉進人的身體。

娘倆全神貫注地看完電視,時間不早了,她帶兒子一起洗漱後。4歲的兒子說要拉屎。“拉吧!”說完,媽媽便走出洗手間,兒子卻跟出來。

“你到底拉不拉?不拉就睡覺吧!”媽媽對兒子說。

兒子說:“媽媽陪我拉屎!”

媽媽覺得奇怪,“拉屎還讓人陪。快去吧,媽媽在客廳跟你說話。”

把兒子推搡到洗手間,媽媽去客廳收拾東西了。

“媽媽……”兒子連褲子也沒提,又從洗手間出來了。

這時,媽媽有點生氣,衝兒子走過去,抓起他的胳膊,把他推進洗手間,摁在馬桶上。正要離開洗手間時,她才發現兒子居然渾身發抖。

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趕快蹲下查看兒子是不是病了。

兒子坐在馬桶上,小聲說:“媽媽,我害怕蟲子。”

原來看完科幻片的寶寶害怕了,媽媽陪著兒子拉完屎,又陪孩子睡覺。躺在床上跟媽媽說起了那個科幻片裡的蟲子,媽媽便極力給寶寶解釋,這是科幻片,是假的,根本沒有,可是寶寶還是害怕。

當寶寶害怕時,很多媽媽都會極力解釋根本沒有鬼,沒有妖怪,都是假的,不要瞎想。其實這樣並不能很好安慰寶寶,也很難讓他不害怕。

寶寶拉屎不進洗手間,被媽媽強推進去後,才發現寶寶渾身發抖

當寶寶膽小害怕時,千萬別這麼說:

1、不怕,這有什麼可怕的

孩子和大人一樣,他們也會有害怕的東西,比如怕高、怕蜘蛛、怕蟲子、怕打雷等等。怕就怕吧,這並不能說明孩子很差勁,接受孩子的害怕心理,不要否認他們的害怕。

2、男子漢不能這麼膽小啊

孩子表現出害怕的時候,特別是對於一些小男孩,父母容易強逼他們否認害怕,適應害怕。這樣並不能讓孩子變得勇敢,反而會破壞他的安全感,讓他們變得更加畏畏縮縮。

3、根本沒有鬼,別瞎想

孩子年齡小,認知能力自然與成人不同,對於一些科幻或者動畫片中的妖魔鬼怪形象,他們會認為是真實存在的。如果父母非要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對培養孩子的勇氣沒有任何作用。

寶寶拉屎不進洗手間,被媽媽強推進去後,才發現寶寶渾身發抖

當寶寶害怕時,你要這樣做!

1、認可他,鼓勵他

當孩子說他害怕的時候,要認可他,讓他知道害怕是很正常的反應。

  • 帶著寶寶一起深呼吸,幫他化解緊張所產生的生理不適。

  • 鼓勵他,慢慢引導他說出自己為什麼害怕,害怕什麼。比如“寶寶害怕啦?”“告訴媽媽,你害怕什麼?”“害怕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喘不上氣?”

2、陪著他,安慰他

不要隨意給寶寶貼上“膽小鬼”的標籤,哪怕你只是開玩笑,因為寶寶會當真,這隻能增加他的心裡壓力。

  • 我們要陪著他,安慰他,滿足他的需求,比如抱著他,答應和他一起面對,一起想辦法。

寶寶拉屎不進洗手間,被媽媽強推進去後,才發現寶寶渾身發抖

3、和他一起“對付怪獸”

當寶寶堅信有鬼,或者怪獸時,不要急於解釋“世界上根本沒有鬼”這個事實。和寶寶一起討論如何對付怪獸的方法。

  • 把寶寶信任的“英雄”奧特曼、超人等玩偶拿給寶寶,讓他們“陪在”寶寶身邊,幫他一起對付怪獸。

  • 叫來寶爸,一起把“魔鬼”抓住,然後“綁”起來,扔到外面。

不否定,多鼓勵,在一起。這是遇到此類事件後,媽媽們應該堅持的原則,慢慢的,寶寶就不害怕了,只有從小安全感足的孩子才會成為真正勇敢的人。

你有沒有類似經歷,當時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分享經驗。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