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筆墨紙硯,硯臺雖在末,卻是押尾之物,流傳的也更久遠,買古硯臺一定不要盲目,有中意的硯臺也要仔細考證,若是被別人先買了,就告訴自己沒有那個緣分,但是一定要管住手,知識不夠用,千萬不要掏錢,現選蕪湖王壬寅先生識硯心得給大家參考一下,希望能有所助益。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青石魚子紋長方硯

一審包漿斷新老

藏硯第一關就是要從硯臺的包漿類型和磨損痕跡等古舊氣息中,迅速鑑別出新老。比如:從沁蝕、墨鏽入手,分出生坑、熟坑,從包漿、磨痕入手,判斷其傳世長短等等。其中,看懂包漿和磨痕最為重要。重點則是要學會分清自然分化剝蝕、累計損傷和一時敲砸做舊損痕的不同,重點識別鐵砂裹埋、鞋油塗抹、茶水浸泡和墨汁及膠等形成的硯臺“做舊包漿”,從而將低仿新硯拒之門外。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松花江石“道光御賞”硯

二看型制定年代

型制是硯臺的外表形象,不同時代的硯臺都有其不同的流行特徵。比如漢晉流行三足硯,唐代流行鳳字硯,宋代流行抄手硯,明清硯大多堂池分開等等,掌握了這些大的風格,再結合硯池、硯堂和硯足的不同細節特徵,就能夠對一方古硯“老”到什麼年代,做出基本準確的判斷。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朱彝尊暴書亭著書硯


三賞工藝分精粗

硯雕工藝與其他傳統藝術的發展有著相似的軌跡,從問世到消亡,整體上必然經歷由粗陋到精美的演進過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取向。比如,唐硯在開創中講究雄渾大氣,宋硯在求新中追求邊線勁挺,明硯在質樸中喜好簡潔大方,清硯在繁縟中力求工不厭精,因此,評價一方古硯的工藝如何,應重點放在同時代的硯藝座標系中進行比較。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靈芝池長方硯


四識品紋明貴賤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硯臺的品名紋理,除了賞心悅目外,還是發墨、下墨和好用的“名牌”標誌。比如端硯,凡是帶青花、魚腦凍和蕉葉白的硯石都至嫩至密,磨起墨來才會“熱鍋塌蠟,發墨如油”。再如歙硯,只有龍尾舊坑石和帶銀星、金星、羅紋和眉紋的老坑石才堪稱“金聲玉德,殺墨如風”。值得注意的是,古硯的品紋大多“水下現身”,且被包漿和墨垢掩蓋,不可能一目瞭然。因此,筆者淘硯時,常常隨身帶水,既便於洗去髒物、發現裂痕,又能觀察品紋、識珍辨寶。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項元汴銘端石抄手硯

五摸硯質分高低

選購古硯不可能讓你拿墨試磨,因此,撫摸硯臺是辨別硯質高低的重要手段,好比中醫搭脈大有學問。摸硯時,一要帶水,二要緩慢,三要用心;左手握硯,右手拇指模仿磨墨,按研硯堂,細細體會硯石對手指的吸引力和鋒芒對手指的摩擦力。好的硯石“如嬰膚柔嫩,如熱臘黏手,如橫撫刀鋒”,讓人酥癢暢爽,愛不釋手。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流雲吐華日隨形硯

六聞氣味辨真假

硯體上的氣味與流傳方式有關,比如剛出土的古硯由於地火和墓物侵蝕,滴上水後,會散發出濃重的土腥氣,而長期使用的古硯由於浸吸墨汁,乾擦硯堂,可聞到淡淡的墨香。造假的古硯則與此相反,雖然滿身泥土,但除泥後並無腥氣;而遍體粘墨的仿古硯,不是墨氣沖鼻,就是散發出皮鞋油等現代化學物質的氣味。因此,在審視包漿無法斷定新老時,通過聞氣味辨明古硯真假,無疑為防止“吃藥”上了雙保險。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嵌蚌池松花石硯

七聽石聲知優劣

擊硯聽聲是識別古硯優劣的重要方法,通過石聲,可以知道硯石老嫩、堅密程度和體內有無內傷、石裂、石筋。通常堅老和無傷、無筋的石硯,敲擊時會發出清亮的聲音。整體來說,端硯“以泥聲為上”,歙硯“以金聲為貴”,但使用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不可瞎子摸象,生搬硬套。因為“老坑端硯,以泥聲為上”只是清代著作中的普遍觀點,在宋代和明代硯著中,就有下巖和水巖上品端硯“石聲呤呤”、“石聲清越”的記述,而出土的高古歙硯更是大多“千年金聲化木聲”。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桃形硯

八審硯銘求真品

古硯貴有銘,這是最能彰顯一方硯臺文氣的,但是十銘九假。在眾多假硯銘中,主要有同代託款、後代仿款和現代仿款三種,今日假硯銘多摘自《硯譜》《西清硯譜》,即使真銘也分自書自刻、自書匠刻和匠摹匠刻三類,因此,鑑定硯銘真假不易。一方帶銘的古硯要達到筆者心中的“差不多”標準,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蘭亭修禊圖石硯

一是內容要生要實。“生”是無先例,“實”是有依據。除了清代皇帝賜硯,由造辦處批量生產出現同銘外,古代文人銘硯從不雷同,凡是在歷代典籍中出現過、或大同小異的硯銘,均可懷疑為假銘,而內容與作者人生經歷一致的硯銘,最有可能是真銘。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澄泥風字硯

二要審視銘文硯的製作年代與署款者所處時代的關係。署款者所處的時代可以比硯臺製作年代晚,而絕不能比硯臺製作年代早。三是字口包漿要老。凡是字口包漿做過舊,或者與硯周身氣息不一致的銘文,其內容再與作者貼近,也肯定是後刻銘文,有些假的離譜的會有已入黃土的人送存世的人硯臺,更有甚者存世的人去贈已入土的人硯臺,這都是沒有考究的結果。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松花雙色硯

四是書法篆刻要精。一般大體呈現三種字體筆跡。一是作者本人的字體筆跡,二是篆刻者的字體筆跡,三是作者拜託與自己有交往的同時代有名望的人和著名書法家的字體筆跡。審視一方銘文硯,首先要查對第一作者即銘文者的不同時期的字體筆跡,看硯臺的銘文字體筆跡符合不符合作者的字體筆跡,如符合,年代也對,應大體判斷為對。如果不符合第一作者的筆跡,第二就要查看篆刻者的字體筆跡。對篆刻者的字體筆跡也要查對篆刻者不同時期的字體筆跡。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箕形陶硯

最後可以參考對銘文硯的裝潢辨偽,主要是指硯匣和錦套之類的辨偽,因為每個時代的硯盒裝璜有每個時代的特點,辨別硯盒首先要熟悉各個朝代的樣式,宋元的硯盒多簡約,天地蓋的較多;明末清初時盛行用紫檀木或紅木製成,匣內壁用黑色的推光漆,做工十分考究,而明代初年至明中期的硯匣最大特點是在匣正面上方嵌有玉牌飾物,明代硯盒四角包銅角的比較多。清代的硯盒角線稜角分明,蓋得頂部稍平凹,大漆盒和鑲銀絲的盒也比較多。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羲之愛鵝硯

但是,看硯匣和錦套只為識別真假提供一定的依據,不可作定論,因為近幾十年來也時有發現新硯裝舊盒的。所以硯盒只能作為旁證。除了滿足上述幾條外,如果銘文的風格與硯臺所處時代書刻習慣和作者身份、書法款式也相同、相近,那麼,一方古硯已基本握在了你的手中。

*參考文獻:

1、王壬寅:《硯證文明---古硯鑑賞指南》

文玩收藏 | 古硯臺收藏八則,這樣才能找到真硯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