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說的六親是指哪六親?

對於“六親”包括哪些人,歷代有很多種說法,代表性的有三種:

一據《老子》王弼注,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二據《左傳》說,以父子、兄弟、姑姊(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為六親;三據《漢書·賈誼傳》顏師古注引應劭注,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後人比較贊同第三種說法,因為此說在血緣和婚姻關係中是最親近的。


我們一般說的六親是指哪六親?


關於六親,歷代說法各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

1、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漢賈誼《新書.六術》:“戚屬以六為法,人有六親,六親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從父而為昆弟,故為從父昆弟;從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昆弟;從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為族兄弟。務於六,此之謂六親。”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晉杜預注:“六親和睦,以事嚴父,若眾星之共辰極也。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3、指父母、兄弟、妻子。《漢書.賈誼傳》:“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以承祖廟,以奉六親,至孝也。”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4、指父子、兄弟、夫婦。《老子》:“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王弼注:“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後漢書.循吏傳.秦彭》:“乃為人設四誠,以定六親長幼之禮。”唐李賢注:“立親,謂父子、兄弟、夫婦也。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唐張守節正義:“六親,謂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從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亦泛指親族、親戚。《紅樓夢》第一0八回:“你說說,真正是六親同運:薛家是這麼著;二太太的孃家大舅太爺一死,鳳丫頭的哥哥也不成人...甄家自從抄家以後,別無信息。”又第一一四回:“那王仁自從王子騰死後...已鬧的六親不和。”《鏡花緣》第五六回:“不意府上也因接駕閤家離散,真可謂六親同運。”

不過,後來六親也用來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了。而到了現在,六親已經被大家泛指親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