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

基底清理→放線→澆水潤溼→導牆澆築→擺磚→立皮數杆→拉水平線→攪拌砂漿→砌築牆體→預埋鋼筋→設置門、窗過樑→砌築牆體→澆築構造柱→牆頂塞縫至少7天→清理施工現場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要點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檢驗,其產品齡期應大於28d且含水率不小於30%,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在砌築當天對砌塊砌築面澆水溼潤;

結構經驗收合格後,把砌築基層樓地面的浮漿殘渣清理乾淨並進行彈線,填充牆的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要準確,偏差控制在規範允許的範圍內。皮數杆儘可能立在填充牆的兩端或轉角處,並拉通線。;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築時,牆底部應砌200mm高的蒸汽粉煤灰磚,或澆築200mm高等牆厚混凝土坎臺,混凝土強度等級宜為C20。;

砌築時應預先試排砌塊,並優先使用整體砌塊;切鋸砌塊應使用專用工具,不允許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砌築最底層砌塊時,當灰縫厚度大於20mm時應使用細石混凝土鋪密實,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於砌塊總長的1/3。砌塊牆的轉角處,應隔皮縱、橫牆砌塊相互搭砌。砌塊牆的T字交接處,應使橫牆砌塊隔皮斷面露頭;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分別為20mm和15mm。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正、反手牆面均宜進行勾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小於80%。橫向灰縫的一次鋪灰長度不應大於2m;

有抗震要求的砌體填充牆按設計要求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寬度由設計確定,厚度一般與牆等厚,。構造柱施工時按要求應留設馬牙槎,馬牙槎宜先退後進,進退尺寸不小於60mm,高度為300mm左右。當設計無要求時,構造柱應設置在填充牆的轉角處、T形交接處或端部;當牆長大於5m時,應間隔設置;

加氣混凝土填充牆砌體在轉角處及縱橫牆交接處,應同時砌築,當不能同時施工時,應留成斜槎。砌體每天的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8m。

驗收標準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