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每天1個科學小知識,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方便麵是大家日常生活當中非常普遍的食物,做法十分直截了當:你只需要往面里加入沸水、一包醬料以及幾小袋脫水蔬菜和肉的調料包即可,如果想要營養更為豐富的話,還可以添加些蔬菜進去煮。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在有些地方,方便麵也被稱為“伊麵”。 傳說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我國清朝時一個姓伊的知府的廚子,伊知府為了給母親祝壽,因為客人很多,廚師手忙腳亂之下誤將煮熟的雞蛋麵放進油鍋裡,只好撈起來後加上高湯給賓客吃,沒想到賓客吃後讚不絕口,這個做法便流傳下來,所以從前稱之為“伊麵”、“伊府麵”。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不過現代意義上的方便麵卻是日本人發明的,1958年臺灣裔日本人安藤百福鑑於當時吃一碗拉麵要排隊排很久,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這種速食麵。 如今,市面上各種品牌以及口味的方便麵非常的繁多,但你知道它們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工廠裡方便麵的加工全過程吧。

▲混合

在273kg的麵粉中加入500g蛋清粉,1.5kg的洋蔥粉,25kg的土豆澱粉,色素,水等材料混合均勻,攪拌充分的面坯稱為生面。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壓延

通過滾輪使生面延伸為帶狀,兩片生面壓成一片,使纖維連接起來。連續地通過壓延滾輪使生面再次變薄,變為約1毫米厚。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壓花

通過刻有溝的滾輪使麵條一根一根出來,隨著出口處竹刀和墜子的壓制,麵條變成了波浪狀。


麵條約0.9到1毫米粗,這是經過計算幾分鐘的湯泡後面條能夠最大程度發揮美味的粗細。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蒸熟

用蒸汽蒸麵,蒸好的面還會添加色拉油。為了讓色拉油添加均勻,滾輪的速度變快,面卷兒也微微延伸,再用噴嘴向面中噴灑清淡的調味料。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剪切

將面切成約30釐米的小段,填入和杯面的杯子相同大小的金屬容器中,整理面的形狀,防止結塊。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油炸

在165℃的植物油中炸2分鐘,經過高溫油炸,生面階段所含30-40%的水分減至3%,面變得酥脆而穩固,同時更加衛生,便於長期保存。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裝盒

將麵餅用面杯扣上再180度旋轉,使面沒有折損地準確填入杯中,為了顯出面多,盒子都是做成下窄上寬的形式,所以底部會有一大片空區。

接著迅速加入蔬菜包和湯包,以防機器會漏掉某盒中的調味包,後續還要人工進行檢查。

蔬菜包中的蔬菜、肉等用瞬間冷凍乾燥的方法制成,色澤、味道、口感和營養素能長期保存。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怪不得那麼多人愛吃方便麵,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你知道為什麼方便麵要做成這樣捲曲狀嗎?

我是一名理工碩士奶爸,愛生活、愛科學,陪娃做了300多個“魔力科學小實驗”。關注訂閱我,每天3分鐘,陪孩子在家做個小實驗,培養孩子科學素養!

素材來源於How It's Made Official(How It's Made Noodles)特此鳴謝!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