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只股票被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重倉,外資:中國股市是“避風港”

中國企業正成為海外資金眼裡的“香餑餑”。

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2019年年末的股票持倉剛剛曝光。2019年,算上在A股、港股上市的中國公司、以及海外上市中國公司存託憑證(注:本文中所稱中國股票均包含上述三類中國公司股票),這家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在中國公司股票上的持股市值已高達人民幣2450.60億元。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在近十年時間裡,不斷提升中國公司股票的持倉:2009年底,持倉市值僅為40億美元,但到了2019年底,持有中國股票市值增長了7.78倍。

這家主權基金並非唯一看好中國的外資。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都看到了中國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成效,以至於美股暴跌後,許多外資高調唱多A股。3月1日,摩根士丹利將中國股票評級調高至“增持”,甚至將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避風港”。

十年增倉近8倍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由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負責運營。2019年年底,該基金資產總值為10.09萬億挪威克朗,摺合人民幣7.53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

從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剛剛曝光的2019年年末股票持倉來看,中國公司股票中,第一、第二大持倉為阿里、騰訊。按持倉市值計算,阿里、騰訊在挪威養老全球基金的全球股票持倉中分列第8和第15位。

除了阿里、騰訊,這家主權基金也很喜歡銀行股,前十大持倉中集齊了國有四大行中的三家——建行、工行、中行,招商銀行也在前十大重倉股中。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之外,百度和美團點評也出現在中國股票前十大持倉中。此外,中國平安、中國移動佔據前十大重倉的剩餘2個席位。

中證君整理了這家主權基金的中國股票前60大持倉,供大家參考。

60只股票被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重倉,外資:中國股市是“避風港”


圖片來源:根據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披露信息製表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近年對中國投資的配置呈上升態勢。2019年年底,中國股票持股市值為3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52.76%,2018年底這一數值為230億美元。如果將時間拉回到10年前:2009年底,中國公司股票持倉市值為40億美元,但到了2019年底,持有中國股票市值增長了7.78倍。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近年來中國投資

60只股票被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重倉,外資:中國股市是“避風港”


上圖可見,2005年,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開始啟動中國投資(實際上,這家主權基金2000年才在其基準股票指數中加入新興市場國家,啟動新興市場股票投資,2005年它對中國的投資還約等於零)。2016年以來,該主權基金對中國的投資顯著增長。從其網站公佈的信息可知,它在A股的投資委託了投資機構淡水泉投資等來操盤。

A股或成全球資金“避風港”

近期,由於中國疫情態勢好轉,外資對中國股票的態度也非常樂觀。3月1日,摩根士丹利將中國股票評級調高至“增持”,甚至將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列為“避風港”。

3月2日數據顯示,經過連日淨流出,北向資金重新顯示淨流入,當日淨流入41.52億元,3月3日北向資金淨流入4.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的佈局從疫情暴發初期的“抗疫”向復工、經濟反彈轉移。一個表現是,房地產、建築等與復工、經濟反彈關聯度高的個股重新進入了北向資金淨流入前十大個股名單。

截至3月2日,保利地產、萬科A、中國建築出現在近7日北向資金淨流入前十大個股名單。然而,近7日,北向資金向來的心頭好——消費藍籌股則遭受了淨流出。

截至3月2日,近7日北向資金淨買入、賣出情況(3月3日尚未更新)

60只股票被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重倉,外資:中國股市是“避風港”


北向資金之外,港交所信息也顯示,近期外資機構佈局盯緊“復工復產”。例如,美國長線資管機構資本集團上週加倉了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H股),持有比例從8.96%升至9.15%。此外,資本集團加倉了百濟神州,摩根大通則在上週加倉了蘋果產業鏈公司瑞聲科技等。

3月2日,景順投資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和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聯合發表觀點表示:“初步跡象表明,中國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根據每日新增感染人數來衡量,疫情蔓延已不再處於升級階段,而且政府正恢復湖北以外地區的經濟秩序,中國許多地區已逐步恢復常態。預計中國股市將首先出現盈利反彈。鑑於其他主要股市目前仍處於疫情蔓延的週期中,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有盈利反彈,因此偏好中國股票及在中國收入佔比較大的全球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