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

喜怒哀樂等等豐富的情緒對於人類來說一定是有意義的。

可以想象一個完全沒有情緒的人會被認為冷酷而不近人情。有情緒的人才是真實有血有肉的人。

可是情緒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很多時候我們通過情緒去操控其他人,或者我們無法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求,這些都會讓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在處理各種關係的關鍵是要正確解讀情緒。情緒是非常好地維護自己權益,建立自己邊界以及共情到對方心理的重要手段。

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

今天去藥店買維生素D,店員操作電腦不夠熟練,在刷醫保卡的時候多刷了我幾塊錢。她告訴我給我拿一些感冒藥,我立即表現出非常生氣的樣子。這種尖銳的情緒最直接地傳達到對方心裡,讓她對我的態度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所以,她很快就“屈服”了。“好了好了,我找你三塊錢。”

奔馳女車主前不久坐在引擎蓋上維權掀起了整個汽車貸的種種內幕,全民都在關注。正常的維權總會被各種理由搪塞。憤怒和維權的情緒牽動了旁觀者的心。情緒的力量經過網絡的發酵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情緒在家庭關係中往往會有巨大的破壞力。總是發脾氣的妻子很難真正贏得丈夫的關心和理解。很顯然發脾氣的原因是自己不被理解,所有的付出沒有得到承認,怒火中燒只能發洩到丈夫身上。

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

但是,這個時候丈夫很容易解讀為妻子太不懂事,總想通過情緒控制自己,並且對自己不夠尊重,總是在否定自己。這樣,丈夫也可能通過更為激烈的情緒回擊過去。如此往復幾次,家庭矛盾會不斷地升級。

認識到情緒的負面作用對於發展親密關係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應該洞悉自己激烈情緒背後的需求是什麼?為什麼我總是無端地對他發火?是自己最近的工作壓力大嗎?還是我付出了很多得不到回應和認可?我想通過情緒表達什麼呢?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些問題之後,我們發現自己真正的需求,並且這些需求並不一定需要激烈的情緒來實現,還有更多的方式。

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

另外,作為情緒的接收一方,我們更應該瞭解對方情緒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如果,我們明白每一種激烈的情緒背後都是一種需求,我們從開始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對方,讓關係朝著更為健康的方式進行。

如果我們瞭解了對方的牢騷和苛刻只是在表達內心對未來的恐懼,我們就會給她一個擁抱,告訴他不用擔心,我們可以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找到情緒背後的需求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總是會本能地對情緒做出反應,根本不去思考背後的需求。如果對方很憤怒地對待你,你本能地也會憤怒以對。不過,為了建立更好地親密關係我們值得去嘗試,值得慢下來思考一下他為什麼發脾氣。不管是悲和喜,接受情緒和理解情緒都需求勇氣。正所謂勇者無畏,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