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這條街不光島外遊客來海口必“打卡”,就連本地人也時不時地過去瀏覽觀光,足見其魅力之大。這便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騎樓老街。因其獨特性、唯一性,於2009年6月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置身騎樓老街,恍若時光倒流,穿梭回幾百年前充滿“南洋風情”味道的歷史歲月裡。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4.4公里老街風貌縮影“海上貿易”盛況

作為海口城市的重要發源地,騎樓老街分佈於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總長4.4公里,大大小小騎樓近600棟,其中大部分有著近百年曆史,最早的騎樓有700年曆史。遊走其中,盡攬老海口別樣風味。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騎樓老街的形成與早期對外開放密切相關,據悉,晚清時,海口是全國十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之一,伴隨著海上貿易的不斷髮展,東南亞華僑為建設祖國紛紛回到家鄉投資建設。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將南洋 “巴洛克”式風情帶回海口,還融入本地元素,建築成了規模大小的騎樓老街。“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當時海口最興盛最貴氣的地方,莫過於此。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在這些老街中,其中最受遊客喜愛,要數中山路了。因其經過翻新,兩旁的風景老街煥新顏,街道中分佈著多個雕像,展現瞭如“送別”、“下南洋”、“椰韻”、“老爸茶”等不同主題的形象。每一個雕像都是海南歷史生活畫面的縮影。中山路不僅在海南,甚至在東南亞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天后宮——海南規模最大的媽祖廟,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后宮也叫天妃廟,是海南最早的天后宮,距今已有700多年曆史,上面提到的最早的建築,便是它。天后宮自出現後,來敬香祝福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旺盛,信徒之廣無與倫與。被譽為老海口的保護神。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2009年天后宮入選海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媽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說正月的最後一天為天后宮行符的大吉之日,在2018年農曆正月廿九,來自海口、澄邁、臨高等地的8支天后宮隊伍參加了天后宮行符巡遊活動,活動當天,熱鬧空前,人神共樂。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新晉網紅水巷口,“芳華”取景地,吃貨天堂

海口的吃貨們永遠忘不了水巷口。單身的、已婚的,男的、女的,或獨自前往,或拖家帶口,辣湯飯、炸排骨,還有入口處的美食廣場,所有的海南著名小吃都可以在這裡吃到。海南粉,抱羅粉,陵水酸粉,後安粉湯,清補涼,椰子飯,糯米糕、海南雞飯、椰子飯。四大名菜,各種海鮮和時令水果,應有盡有。飢腸轆轆時,點上一個辣湯飯,配上煎蛋和香腸,再來點西瓜籽和海螺湯,大塊朵頤,安逸得直呼“過癮”。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國內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700多年騎樓重現老海口風味

水巷口入口處是一棟寫有“水巷口”三個字的大樓,有“水巷口騎樓第一家”之稱。一樓為國新書苑,馮小剛電影《芳華》曾在此取景,這兒不定期會舉辦知名藝術家們的油畫、國畫、雕塑以及水彩等藝術作品。遊覽者們在這裡駐足觀賞、品茗切磋,還有不少婚紗影樓工作人員在窗外拍攝婚紗照。在騎樓小街放慢腳步,迴歸本真,細細品味海口式的慢調生活。

第一次來騎樓老街只覺新奇,

第二次來騎樓老街發現一些舊時光的痕跡,

第三次來會跟騎樓老街共享同一份心跳和呼吸。

這裡神奇的靜謐力量,緩慢卻有態度的存在,如果哪天有空,在騎樓老街遇上,

我會陪你一起,重拾一段“從前慢”。


(備註: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