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引言

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打醒清朝“天朝上國”的美夢,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為代表的開明官員開始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圖自救和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兵工技術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步槍是陸軍中最基礎的武器,也是19世紀末陸軍最重要的武器,在當時步槍的水平高低就是一個國家軍工科技的外在體現,製造國產步槍也就是當時洋務運動的重要任務,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晚清製造和選定國產步槍型號的過程。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洋務運動期間建立的漢陽兵工廠

洋務運動早期仿製的外國槍械

洋務運動初期(19世紀60年代-19十九世紀90年代初)主要生產的是各種前裝步槍和後裝單發步槍。第二次鴉片和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大量的歐美槍械輸入中國。各地開設的槍炮局也紛紛仿造這些武器,期間各種槍械型號繁雜不下數十種,比較著名的型號有英國恩菲爾德M1853型步槍(前裝線膛槍)、美國雷明頓M1863步槍(後裝單發步槍)英國施耐德1866步槍(後裝單發步槍)、德國毛瑟M1871式步槍(後裝單發步槍)英國馬蒂尼亨利步槍(後裝單發步槍)。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洋務運動早期清朝仿製過的部分步槍

這些槍械都是仿造當時歐美已經成熟的槍械,19世紀後半葉世界輕武器發展日新月異,清朝這種亦步亦趨的仿造策略導致經常出現剛仿製成功的武器已經落後了。清朝仿製了前裝線膛槍西方人已經裝備了後裝單發步槍,清朝成功仿造後裝單發步槍的時候西方人已經裝備後裝連發步槍(擁有彈倉的步槍)了,整體上來說清朝的輕武器生產落後當時世界一流水平十年左右。而且各地兵工廠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協調管理,生產的武器型號繁雜混亂。

晚清的第一款彈倉式步槍——曼麗夏M1888式步槍

19世紀80年代歐美列強開始裝備以無煙火藥為發射藥的彈倉式步槍,相比老式黑火藥的單發步槍在射程、威力、精度、射速上都上了一個大臺階。清朝對這類新武器的發展也很敏感,在1891年江南製造局就以奧匈帝國的曼麗夏M1888式步槍步槍為原型仿製造出了清朝第一款彈倉式步槍。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曼麗夏M1888式步槍

曼麗夏M1888式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8*50mm彈

全長:1280mm

重量:4.4kg

彈容量:五發

曼麗夏M1888式步槍並不是一款優秀的步槍,它沒有抽彈鉤,導致退殼不流暢經常需要用小刀把彈殼撬出來,閉鎖結構也不夠嚴實,實際使用還不如老式單發步槍可靠。奧匈帝國自己都不願意裝備,江南製造廠生產到1899年也就停止了。

滬鄂相爭——快利式與漢陽造步槍

江南製造廠鑑於仿造的曼麗夏M1888式步槍性能不佳,開始獨立研究新式步槍。新式步槍結合了德國M1888式委員會步槍(即漢陽造步槍的原型)、英國李氏步槍、奧匈的曼麗夏步槍的特點,在1892年投產取名為“快利式步槍”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快利式步槍

快利式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7.7*56mm彈

全長:1323mm

重量:4.0kg

彈容量:五發

快利式步槍是中國設計生產的第一款彈倉式步槍,在中國兵工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快利式也參與過甲午戰爭,廣受好評,被譽為“上海製造局所造快利槍能兼洋槍其長,歷試有效”。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裝備快利式步槍的淮軍士兵

1895年湖北的漢陽兵工廠成功仿製德國M1888式委員會式步槍,即大家熟悉的“漢陽造步槍”。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M1888式步槍

漢陽造步槍是舊中國生產時間最長、產量最大的一款步槍,生產時間從1895年一直到1944年,產量超過一百萬支,在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都為中國軍民立下了赫赫軍功。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裝備早期漢陽造的清朝新軍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生產中,中國兵工人對漢陽造進行了大量的改造和創新,1907年取消了槍管外的圓形套筒,1910年將標尺修改為毛瑟式的弧形標尺,1913年將刺刀座從槍管側面轉移到了槍管下方,1930年給槍體重要部件增加滲碳淬火工藝,所以不同時期的漢陽造步槍在性能諸元上有較大差異,這裡我以漢陽造的原始型號數據為例。

漢陽造步槍性能數據

口徑:7.9*57mm圓頭彈

全長:1245mm

重量:3.8kg

彈容量:五發

甲午戰敗之後清朝決心改革陸軍,要改革陸軍就首先要改變當時清軍內部中繁雜的步槍型號問題,選定一款制式化步槍推廣全軍。當時清朝內部能提供的最優秀的步槍就是漢陽造與快利槍,統一型號也必定在這兩者之間選出。

漢陽造步槍為何能取代其他步槍成為清軍的制式裝備?

1897年督辦軍務處下令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漢陽造和江南製造局製造的快利槍進行“校槍,取其一種以歸一律”,比試的結果是“鄂槍(漢陽造)實在優於滬槍(快利槍)”,並於次年下令“飭各軍改練洋操通用小口徑毛瑟槍,以歸一律”,確定了以漢陽造為清軍主要步槍,快利式也隨之在1901年停產。

直拉式槍機(快利槍),當槍機受熱膨脹時,進退均澀,手力不足,每須佐以足力。

還有種說法是漢陽造勝過快利槍的原因在與李鴻章的失勢。漢陽造與快利槍的比拼就是漢陽兵工廠和江南製造局的比拼,而兩大兵工廠的背後則就是張之洞和李鴻章這兩個政治大佬的角鬥,甲午戰爭戰敗後李鴻章的權勢一落千丈,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快利槍的前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