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書法絕不能作為純藝術


對於書法這種非常古老的藝術來說,它面臨的東西是從來沒有過的、全新的。


孫曉雲:書法絕不能作為純藝術

對。書法是所有文化形式中最古老的,是一切的起源和基礎。但說它是藝術,則不完全。中國的文化全都是從書法衍生開去的。現在書法失去了實用性,有人就把書法當成一門純藝術來看。但是在整個中國的文化歷史裡,“書法是藝術”的這個時期是非常短暫的,只有當下、現代。之前,書法不是藝術,它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是人生存的必需。今人用藝術的概念去評價古人的書法,其實很不公平。


孫曉雲:書法絕不能作為純藝術

問:

對今人自己也不公平。


對。我想再次強調一個觀點:書法首先是文字。書法作為書寫的實用已漸消失,作為文字卻是永存的。書法絕不能作為一門純藝術存在。我們小時候,抄大字報、黑板報、寫標語,都用毛筆。那時候書法還沒有完全脫離實用。書法真正脫離實用,我看不過是近二十年時間。現在的年輕人一出生,是完全不用毛筆的,頂多用個鋼筆、鉛筆。


孫曉雲:書法絕不能作為純藝術

問:

說到實用藝術,書法和京劇好像老是被擺在一起說事。


沒有任何可比性。京劇真正成為一門藝術,一門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撐死了就幾百年。但書法有多少年?甲骨文就五千年了。對中國書法的起源、發展不瞭解的人,才會把書法和京劇擺在一起說。


孫曉雲:書法絕不能作為純藝術

問:

對於書法和京劇,社會上一般說法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


書法的歷史比京劇古老多了。它是中華文化之母,所有的東西都是從文字出來的。有文字,才有文學、思想、哲學、劇本、詩詞、臺詞、歌詞……過去的書寫和認字是粘在一起的,同步進行的。現在被我們人為割裂開來了:把書寫作為純藝術,把認字作為純認知。其實你在書寫的同時會認字,認字的同時會書寫,這才是書法的全部。


書法又是非常緩慢的一個形式,要寫好必須付出多少年的功夫,古人都是“池水盡墨,退筆成冢”啊。這是王羲之說的。連這樣的大家都這麼說,何況一般人。但現在這個時代沒條件了,時空轉換太快,生活節奏太快,工作不需要我們“日書萬字”,一個信息的獲得和交流僅僅需要幾秒鐘。我們要客觀地看這個問題,要分清客觀條件的不同。就像我剛才說的,如果不考慮這些去奢談書法的藝術問題,這個話題就顯得特別無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