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無人零售讓零食、水果、飲料離你很近,模式可以複製

面對辦公室的無人貨架、無人冷櫃,你會不會買單?

零食、水果、飲料對上班族來說是剛需,如果按照場景化思維劃分,辦公室是一個社交場景,也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場景,和家裡消費場景一樣,離用戶很近,上班族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辦公室。

每日優鮮:無人零售讓零食、水果、飲料離你很近,模式可以複製


除了正餐外,其他的時間也會消費休閒食品。把貨架放在各個公司裡,把各種零食、飲料放在貨架上,並放著二維碼,辦公室人員在購買時直接掃碼選購商品,付款完成後,直接拿走商品即可,沒有任何監管,全憑自覺。

但也面臨運營成本、維護成本的問題,雖然沒有店面租金成本、店面人員成本,但供應鏈的把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4年每日優鮮成立,在2018年的“雙11”,每日優鮮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611%,平均送達時間為26分鐘左右。

從零售場所的演變來看,從市集到超市,再到社區便利店,零售場所和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商家也恨不得把所有產品放在用戶觸手可及的地方。

購物從商圈到身邊,比便利店更近的地方就是無人自助貨架,無人零售把產品銷售作為任何活動場所的輔助功能,配置到各個辦公區、商場、地鐵站等。

對於零售業來說,如果你的物流速度、產品到達用戶手中的效率是別人做不到的,那麼你就能迅速佔領這個市場。

每日優鮮:無人零售讓零食、水果、飲料離你很近,模式可以複製


近場景化零售是一種趨勢,產品離人越來越近,無人零售的價值也在這裡,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很多是在幾分鐘、幾秒鐘之內產生的,所以應該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各種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產品,讓人們觸手可及。

從2015年開始,生鮮的主力消費人群為“80後”“90後”和“00後”,這三個群體都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每日優鮮的目標人群也是他們。

他們購物的方式會首選線上,在線上去搜索、獲得信息,完成購買決策和交易,同時他們在生鮮類產品的選擇上,更在乎健康、新鮮、營養,同時對水果類產品的需求在迅速增長,對半成品的需求和零食的需求也在增長。

如果把做好的水果拼盤放到用戶手邊,並把價格降下來,那麼他們總會消費的。

把生鮮水果送到家,這是硬需求,現在大部分超市都在做到家的場景,比如多點、京東到家等,每日優鮮把柔性供應鏈鋪設到各個小區,從用戶下單到收貨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比在傳統超市購物速度更快,服務更到家。

每日優鮮:無人零售讓零食、水果、飲料離你很近,模式可以複製


目前商超仍然以傳統的購物場景為主,所以,生鮮水果到家主要還是依靠新生的平臺來完成的,將平臺、商家、供應鏈、配送等標準化。

辦公室的購物場景大部分都是互聯網公司在做,大多數無人零售也是在運營和供應鏈上出問題的,錯誤地預估了產品損耗和對供應鏈的把控。

每日優鮮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前置社區倉和多溫區的冷庫,裡面有冷凍、冷藏、恆溫、常溫區,分佈著不同產品,所以它的送貨速度很快,普通訂單2小時送達,會員訂單1小時送達。

前置倉的成本很低,用戶統一在線上交易付款,由前置倉做倉儲和配送,且前置倉的可複製性很強,所以在本質上每日優鮮是在做物流冷鏈。

在購物場景中,生鮮的品質需要冷鏈的支持,如果沒有冷鏈,那麼生鮮的新鮮感就無法保持,很多超市的冷凍櫃、冷藏櫃也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前置倉是基礎建設,在開始時先做好一個倉,由創始團隊親自管理,用一個倉做試驗,降低試錯成本,這也是每日優鮮的低成本策略之一。

在開始建立前置倉時不看規模、不求快,先做通商業模式,再迅速複製。

每日優鮮:無人零售讓零食、水果、飲料離你很近,模式可以複製


在前期做產品的時候就把營銷基礎搭建好,那麼後期不管想做什麼樣的營銷都會很順利。

但搭建營銷基礎的問題的重點是你要從哪些渠道獲取用戶。獲取用戶的思路應該是互聯網公司獲客的思路,即在社交平臺找機會。

到家模式縮短了用戶的採購週期,到家的生意更像是社區零售,無人零售比社區零售更接近用戶。

辦公室人員的零食、飲料、一日三餐都可以通過無人零售解決,但目前僅僅是一個初級階段,空間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