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縣吳天敏:仰韶大峽谷攬勝

仰韶大峽谷覽勝

仰韶大峽谷地處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段村鄉南嶺村。澠池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歷史厚重,文化燦爛,風景如畫。

遊澠池仙峽仰韶大峽谷覽勝

澠池仰韶大峽谷呈西南至東北走向,由南至北,分為仙峽、神龜峽和金燈峽。

仙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峽谷。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沿著仙峽內新闢的簡易遊道和棧道懸梯,扶著覆蓋著滑膩的千年苔蘚的崖石,踩著腳下厚厚的枯枝腐葉,溯溪而上。

兩岸高高的懸崖或色赭、或黝黑,一座座、一組組、一列列,硬硬的如鬼斧神削,有的似綵緞累累千疊,有的如怪獸栩栩如生,有的像健壯男人塊塊隆起的肌肉。低頭看,只見苔蘚留獸跡,水滑疑龍涎;抬頭望,頓覺鳥鳴谷更幽,風定花猶落。一派陰森可怖的景象,令人咋舌,深嘆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隨谷而進,峰愈高,峽也愈窄,林也愈深,使人時不時驚悚於四周欺身逼近的險峭與詭奇。峽內即使是正午亦不見陽光。有水從深山密林中流來,匯成十餘款層層疊加的瀑布,令人目不暇接。瀑布在凹處聚成一汪又一汪大大小小碧波閃閃的幽潭,有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還有扇形的,大多深不可測。我們攀到潭邊,掬水而飲,然後席坐在被千萬年山水沖刷得很光滑的岸崖上小憩。

這裡靜極,綠極,除了潺潺的水聲、婉轉的鳥鳴和清風奏響的林語之外,別無聲息,而那水聲、鳥鳴和林語愈發顯出四周靜寂。置身峽中,山風習習,感到空氣中有綠的霧沫襲人衣襟,沁人心脾。吸一口空氣,甜潤、純淨,頓時忘了暑熱渴累,胸懷為之一清。伏案勞作的倦怠,風塵世俗的寵辱,如幾縷殘雲被徐徐襲來的微風蕩得無影無蹤。

至仙峽盡頭,遂見一巨幅天然石門赫然而立,石門外垂下一簾落差30多米的飛瀑,雖有些飄逸,又不失豪壯氣魄。瀑擊潭中,濺珠落玉,恍如琴鳴。這裡北、東、南三面均為通天峭壁,形成一隅“坐井觀天”的奇妙空間。佇足瀑前,陽光斜照,彩虹橫空,五彩繽紛。

仙峽北岸約40米高處的崖隙間,置有一口懸棺。棺材為什麼要放到懸崖上去?懸棺內安葬的是什麼人?棺木是怎樣放上去的?這些千古之謎還有待專家們的研究和考證。據有關史料記載,大峽谷中分佈著數量可觀的懸棺群。目前,已發現的懸棺遺蹟有十餘處,均險峻異常,無法攀援,因而不得其詳。

過澠池斷潭

仰韶大峽谷的神龜峽內泉潭棋佈。玉女潭、石頂潭、聞聲潭、奇石潭、小龍潭……玲瓏剔透,婉約瑰麗,各顯姿態,令人叫絕。不過,最令人驚歎的當屬斷潭。

峽谷到了斷潭驟然變窄,兩岸懸崖絕壁越靠越攏,像被一把鋼絲鉗夾緊了,眼看就要連成一條線了,中間卻擠著一灣“山”字形的潭面,幽深神奇,當地人稱之為斷潭。山傍水而雄,水依山而秀。潭水如鏡,清澈可鑑。潭中游魚、螃蟹、碎石、草蔓,直視無礙。陽光從一線縫隙中懶洋洋地灑到水面上,藍天、白雲、綠樹、山花倒映水中,形成異彩閃爍的水底世界。潭盆“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粼粼波光映在岸上,如白花花的細軟碎銀。

“山本無路崖作徑,人若有膽崖上行。”在斷潭的懸崖上,銅牆鐵壁,險絕無依。路在哪裡?路就在筆直如牆的陡壁上。我們鼓足勇氣,貼壁、側身、貓腰、屈膝,甚至連心也不禁收縮起來,既像登山運動員似的手腳並用,努力尋找著陡岸上可供攀援的石窩,又帶著一種雜技演員走鋼絲般的緊張和小心,謹慎地向前爬行。每移動一步都讓人膽戰心驚,每過一處都會驚出一身冷汗。行進間,忽然一條水蛇扭動著腰肢從水面上探出頭來,蛇信子一伸一伸的,引得大家大呼小叫。驚魂未定,回過神來,已到潭北。迎面有一個碩大無比的巨石擋道,氣度非凡。“峰合疑無路,溪回別有天。”但等狹窄路段一過,則是一處柳暗花明的天地了。

穿行峽谷中,隨處可見絕崖石縫中凌空躍出的一株株白皮松。白皮松又稱白鶴松,為“世界第一美人松”,是我國的珍稀樹種。它們或立、或臥、或俯、或仰,鐵桿虯枝,剛勁挺拔。從那斑駁的樹皮上,你可以讀出它們歷經的坎坷、磨難和滄桑,不由使人暗生敬意,感慨萬千。

龍虎峽探幽

那天,我們一行數人前往段村鄉十八庵考察仰韶大峽谷的一條支峽。在嚮導老王的帶領下,我們沿著盤旋在山崖上的小路向十八庵方向進發。剛剛進入十八庵下由西向東的峽谷,我們就為意外的發現而興奮不已。

峽谷兩側山勢高險陡峭,群峰簇列,怪石崢嶸。谷內長滿了高大的樹木和低矮的灌木。那些高高聳立的樹幹上纏繞著扭曲如蟒、參差不齊的綠色藤蔓,樹枝上爬滿了毛茸茸的綠苔,一幅原始叢林的畫面。眼前一條溪水依山勢而流,曲折蜿蜒。

在溪水的南岸,一座赫然矗立的巖峰直插雲天,峰身有次第漸小的節疊,遠望酷似一座寶塔。待走至近前,便看到巖身向東北方向伸出兩塊扁平岩石,酷似一條巨龍的上下顎,其神形逼真令人驚訝。

順著龍頭的方向往水聲轟鳴處看去,只見一條潔白、悠長的飛瀑衝入深谷的水潭裡,蒸嵐生霧。瀑床是少見的棕紅色,和周圍岩石的顏色形成較大的反差。

令人激動的是,在瀑布下方,溪水把澗底石壁打磨出一個圓圓的、溜滑的小池,池壁之圓彷彿是誰用圓規精心畫出來的。我們的腦海裡,把這明珠似的池子和石龍,馬上聯繫了起來,美其名曰“蒼龍戲珠”。

在“蒼龍戲珠”的對岸,我們看到了一幅天造地設的“猛虎嘯天圖”。猛虎一大一小,前爪隱於樹叢之中,尾搖曳於溪水之濱,昂首面南作長嘯之態,似有騰身躍起之感。

面對這虎踞龍盤的山水絕佳之地,我們不約而同地建議,將這條峽谷定名為“龍虎峽”。

過“蒼龍戲珠”約半公里路,峽間溪上有一天然石門,彷彿人工搭建一般,令觀者無不嘖嘖稱奇。

下山途中,在一片密林藤蔓中,我們發現了一座古巖屋的巖門和殘牆。巖屋可容納百人,據說是先前一夥逃避戰亂的人建造的,他們大概是看中了這裡位置隱秘,還有水、柴和野果。可惜巖屋歷盡滄桑,如今只有遺蹟可尋了。

在這裡小憩,見深澗古道,聽翠谷鳥鳴,聞山花飄香,憶沿途遊趣,使人疲勞頓釋,精神倍增。

金燈河散記

我們從澠池縣的仰韶大峽谷中走出來,漸漸平坦的地帶終於有了村落。這個小村,就叫金燈河村。我們嘗過野味、歇過腳板之後,便來到了金燈河邊。大家飲著河水,說著閒話,吸著新鮮的空氣,講述著關於金燈河來歷的動人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由於金燈河村的耕地少,糧不足用,百姓過得十分貧苦,只能在小河裡捕魚撈蝦度日。鄰村有個村霸,見利眼開,硬說這條小河是他家的,不準人們下河。窮人們沒有辦法,便在夜深人靜時下河偷摸魚蝦。說來也怪,每當窮人們在夜深時來到河邊,對岸懸崖上就會掛起一盞光芒四射的金燈,照得見河水流動的波紋和魚蝦。窮人們非常高興,趕緊跳下河去,一會兒工夫就能將簍筐撈滿。村霸得知懸崖上掛金燈的事後,準備摘回金燈,誰知一腳沒踩穩,掉下懸崖摔死了。從此以後,這裡的人們白天也可以自由下河了,並把這條河取名金燈河。

金燈河水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光閃閃、亮晶晶的,清純動人。有幾個妙齡少女在河邊浣衣,說說笑笑,聲如銀鈴。她們將洗淨的衣物搭在草地上、樹枝上,五顏六色,似鮮花朵朵。欣賞著這如畫美景,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我們這些久居城中,整天生活在冷冰冰的水泥、鋼筋、岩石造的高樓裡難得出門的人,此時此刻,品品河水之甘冽,賞賞民風之淳樸,遠離塵世的嘈雜,沒有世俗的紛擾,沒有沙塵的侵襲,沒有汽車尾氣的燻騰,人們沐浴在碧水藍天之中,猶如接受聖潔的洗禮,確有一種被大自然融化的感覺。

稍作休憩,重新上路,金燈河水又把我們引進了北峽。金燈河水在北峽水勢舒緩,故而在河床裡疊壓和造就了無數令人歎為觀止的天然奇石。金燈河奇石式樣繁多,有方方圓圓、扁扁長長的,也有彎彎斜斜、凸凸凹凹的。其形體大小不一,有巨石、碗口石、拳頭石、鵝卵石等,還有色彩成圖的畫面石、各色相間的渦紋石和天成佳作的文字石,真是一石一景、一石一畫、一石一意韻、一石一世界。細細地品味和把玩這些奇石,發現大都構圖奔放,粗獷雄渾。畫面有的形象逼真,有的隱約傳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