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來自北京大學的劉教授,每年都會調查北京大學新生的家庭背景,他發現最近兩年

越來越多的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

有數據顯示,哈佛新生46%是超級富二代,“寒門再難出貴子”,擊中了無數高三學生家長內心的焦慮感。

好大學就那麼幾所,難道普通家庭的孩子真的註定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家庭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就曾坦誠表示:"我是中產家庭孩子,從小就有很好的家庭氛圍,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那些富人家庭能給孩子帶來的"捷徑",到底是指啥?

一、父母的學識

作為享譽全球的頂級學府,哈佛大學培養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33位諾貝爾獎得主、18位菲爾茲獎得主、13位圖靈獎得主。

在最近一次的背景調查中,數據顯示接近30%的哈佛新生的父母或親人曾是哈佛校友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就算不是人中龍鳳,也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超高的學習、驚人的學識、高深的閱歷,這些人成為父母后也必定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尤其影響家庭裡的孩子。

高學識父母組成的家庭,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家長為人處事的方法、模仿家長的思維,其學習力自然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出許多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02.父母的眼界

高考狀元熊軒昂父母是外交官,從小就跟著父母周遊列國。在這種薰陶之下,不僅能說一口的流利英語,還能提升國際見識。

這種因為父母所帶來高起點,確實不是一般家庭能企及的。

可父母的眼界並不僅僅侷限在這裡,高眼界的父母更懂得提高自己和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給孩子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畢竟,父母的格局和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03.父母對孩子的支持

《極限挑戰》有一期節目,節目組也用遊戲的方式,將這種教育資源的比拼,形象地再現於我們面前。

父母雙方是否都接受過大學教育?父母是否有能力支持你學特長,一直堅持到現在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不過才短短几分鐘,一起出發的學生們,開始站到了不同位置,甚至相距甚遠

我們以為,教育是孩子自己的比拼。

不是的。

比拼在父母身上就已經開始。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但是,比起教育資源,父母給予孩子的精神支持更重要

或者說,同樣的家庭,只有金錢支持的父母往往贏不了再有精神支持的父母


北大教授:68%北大學子來自富人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別在這三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