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還記得什麼時候,你喝下了人生中第一口酒?

是從爺爺的酒杯偷偷舔上的那一口?

還是團圓家宴上全家人誘你喝下的那一口?

還記得那個時候,那一口酒是什麼味道?

是否無法理解這樣苦、辣、衝的“毒藥”

為什麼讓大人們如此鍾情?

還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愛上酒?

是人生中生活的困擾?

還是與友重逢的快樂?

落葉知秋,恰逢重陽,金色的回憶時分,

小酒童帶您回味,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一、爺爺的爺爺喝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在爺爺的爺爺生活的那個年代,白酒、黃酒、露酒、藥酒四分天下,很多釀造酒的酒坊生產各式美酒——佛手露、玫瑰露、五加皮,那是我們爺爺的爺爺喝的酒。

二、爺爺喝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南方的爺爺,喝“南酒”,這些酒用大米和小曲釀成,它們釀出了黃酒,還釀出了小曲米香型白酒;

南方的酒甘甜,一如江南水鄉的曼妙;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北方的爺爺,喝的是“北酒”,用的是高粱和大麴,釀出了二鍋頭,還釀出了清香型白酒;

北方的酒凌冽,一如北方大漢的豪爽;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滿街前店後坊的燒坊,是爺爺曾經的回憶。爺爺告訴我,曾經他在那些酒作坊中嬉戲奔跑,那滿屋的酒香、空氣中瀰漫的糟香,醉了年華。

、父親喝的酒

解放後公私合營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父親幼時的那一年,新中國成立了。那些與燒坊有關的記憶,逐漸遠去。家庭酒坊漸漸變成了國家的,它們有個特殊的名字“公私合營”。 茅臺便是這個時候由賴茅、王茅、華茅三家燒坊合併的,如果這些酒現在能留下來,一瓶酒應該可以在三線省會城市換上一套房。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一瓶上世紀30年代的賴茅拍出264.5萬元高價

五零的四大名酒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解放後沒多久,儘管中國酒業仍然落寞,但還是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評酒會。茅臺、汾酒、瀘州老窖特曲、西鳳酒當選四大名酒。父親告訴我,在那個年代,這四個品牌是當時酒界的名牌。我說,明白了,它們就是酒界的LV。可是,為什麼沒有五糧液?後來我明白了,當時五糧液酒廠還沒有成立呢。

六零的票據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物資短缺的六十年代,吃飯尚且成問題,更何況是酒呢!所以,想要買到酒,必須憑酒票,就連生孩子的女人想要喝上一碗催乳的米酒,也得寫申請!酒也不是想什麼時候喝,就能喝到的,通常情況下,只有節日才可以喝上幾口。

七零的代糧酒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七十年代,為了能夠釀酒,國家也是蠻拼的。為了不浪費糧食,我們想盡一切辦法,用一些替代作物來釀酒,好一點的用薯幹、葛根、差一點的用橡子,甚至玉米稈、稻草,都成為釀酒的原料。不過,父親說,那些酒的味道,真叫一個“難喝”!

八零的名酒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的十年間,我們舉辦了三屆全國評酒會,越來越多的好酒出現在父輩們的視線,這些酒放在現在成了瓊漿玉液,又好看、又好喝、還有收藏價值。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個時候的茅臺,和現在一樣是奢侈品,一瓶酒要賣八塊多,當時一兩餛飩才一毛錢,而爸爸的工資不過35元。不過就算是八塊錢,一般人根本買不著茅臺。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個時候的汾酒,檔次可不輸給茅臺。只可惜父親說,到了九十年代,汾酒說要“釀中國老百姓都喝的酒”,加上後來的假酒事件,從此它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了。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個時候的瀘特還不叫“國窖1573”,

全興大麴還沒有改名“水井坊”,

沱牌麴酒還沒有取名低調的 “捨得酒”。

那個時候,洋河大麴美美噠,它還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變成“天之藍”、“夢之藍”。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那個時候董酒的酒麴中還有虎骨、犀角、穿山甲;

那個時候黃鶴樓是清香型的好酒,不像現在一提起黃鶴樓,大家還以為我在說香菸。

九零的豐富年代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父親說,他喝了好多好多不同品牌的酒——孔府家、紅星二鍋頭、瀏陽河,它們不像名酒那麼高不可攀,味道卻依然純正。

而我,至今還記得家裡那木頭碗櫃裡曾經放著的一瓶尖莊,好幾次,好想嘗一嘗,它到底是什麼味道……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美酒,如今還在嗎?

那些年,喝著美酒的那些人,如今還好嗎?……

那些年我們喝過的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