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第一擊》:“我不肯同流合汙,難道這就叫不正常?”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第二年,香港電影之父吳思遠就拍了一部《廉政風暴》,這部片子是一部暴露社會黑幕的“寫實片”,開創了香港警匪寫實片的先河。

電影描寫廉政公署成立後,迅速偵破警隊高層與大毒梟勾結案。影片中的幾位主角影射香港歷史人物葛柏、韓德和跛豪,捕捉到了香港邁向廉潔社會的起步時刻。

據說吳思遠當年拍《廉政風暴》,是因為他覺得當時電影的娛樂性多,反映社會現實少,他有感於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社會變革,所以決定拍一部大膽的有新聞性的電影。

“現在拍警察電影很平常,但以前是禁區,當局不準拍。”“當時拍電影,就算出現警察,警徽都要用其它的代替,不能用真警徽。”

《廉政風暴》拍完後準影證批不下來,拖了半年。當時電影檢查處還曾威脅他說,裡面涉及的人物可以起訴他誹謗,告得他傾家蕩產。因為不許上映,這部影片一時還成了社會熱點新聞,引起更多關注。上映後,成績很好,取得當年票房第二的佳績。至今想來,他仍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港臺內地交流中內地紀檢檢查官員還有人提起這部年代久遠開創先河的《廉政風暴》。

在吳思遠之後拍攝廉政公署排除艱險完成反貪任務的電影更多,其中1993年上映的《廉政第一擊》有一定歷史影響,是黃金時期港片佳作之一。這是一個講述廉政公署成立前後故事的電影,由林德祿執導,狄龍、李子雄、任達華、張曼玉等人主演。

電影開頭的畫面對準電視機播放的一則廣告——皇家警隊反貪汙部敬告廣大市民如果遇到公務員貪汙受賄請立即投訴。緊接著就發生了檢舉者上吊自殺的情況,反貪部組長葉福前去報案人家中查看,對痛苦而失望的家屬表達了要把案子一查到底的決心。危險接踵而至,就在葉福回家的晚上,他卻被打手所殺,沉屍水塘。

葉福是個致力於反貪腐的好警察,被黑惡組織殺死後還遭到不良媒體的人身攻擊,說他是爛賭成性欠下鉅額高利貸而自殺。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正是黑幫老大陸大潮,他通吃黑白兩道,說一不二、手段霸道,在生意場上是永遠的贏家,江湖人尊稱為“水龍頭”。

阿福來找陸大潮,因為阿威不講江湖規矩,在他場子旁開白粉店 ,所以特地請陸大潮就這事做主。陸大潮之前已經嚴懲了阿威,這種懲罰方式是非常殘酷的,阿威付出的代價恐怕也是自己未曾想到的。阿福看見阿威的死狀,驚恐萬分,陸大潮告訴他,稍安勿躁,自會給他一個交代。

午夜,大雨瓢潑。運有大量毒品的麵包車開了過來,一夥人行色匆匆。埋伏在周圍的警察開始行動,迅速控制住了局面。這個帶隊的警官叫王一衝,是個疾惡如仇的傢伙。在貪腐成風的時代,一個警察疾惡如仇意味著職業生涯的巨大壓力,意味著貧窮和不受歡迎,甚至有生命的危險。王一衝外號“鐵木真”,鐵石心腸、木頭木腦、樣樣來真的,金錢的引誘對他毫無作用,這匹貨他是一定要收繳,即便面臨著生命危險。

不出意外,他出事了。他的兄弟們並不和他想的一樣,他們認可有錢最大的道理,不能像王一衝那樣毫無顧忌錢的道理,在販毒老大擰出一包鉅款要賄賂大家時,王一衝卻擋住了他們的財路。

這時候總部來人叫王一衝收隊,他倔強得還要抓人,廝打中一聲槍響後,倒下的不是毒販而是他自己。背後開槍的是王一衝信任的手下,由任達華飾演的警察莫森。夜雨中,老鼠啃咬著散落一地的白粉,血水在雨水裡漸漸稀釋。又一個正義的警察倒了下去,生死未卜。

影片到這裡,極力刻畫的都是香港反貪腐的嚴峻形勢,警察系統涉黑已經積重難返,兩個自命清高的人接連倒下,成為這個時代正義的悲歌。但是上層並未完全泯滅反貪的決心,隨著新任總督麥理浩的到來,變革之風似乎漸漸颳起。

天朗氣清,新舊總督在一起喝茶聊天,新總督向前輩討教局勢,舊總督說到了中國人走向貪腐的習慣,中國人總是“喜歡送紅包,靠關係什麼事情都可以疏通,現在的情況是越來越壞我們難解決”。麥理浩即將上任,對於解決這個燙手山芋,他卻很有信心。

這個時候電視新聞說到麥理浩任命百里渠成立一人調查委員會的事,張曼玉飾演的馬安妮作為協助律師就出場了。一個小巴司機來給調查委員會送資料,安妮送他回去的時候,他一上巴士立馬就發生了爆炸,連同他的孩子一起被火海吞噬。導演再一次讓檢舉者死於非命,這是告訴人們:反貪所面對的是一群喪心病狂的匪徒,要麼孤注一擲拼死一搏,興許還會在反貪的路上有所斬獲,要麼趕緊收手還可保命。

王一衝大難不死,身體逐漸康復,醫生准予他出院,他想盡快回警隊報到。上級讓他先做個心理評估,給他扣個心理障礙的帽子,這是存心刁難他,意在讓他停職。

“我不肯同流合汙,難道這就叫不正常?”“凡是跟正常人不同的,都可以叫做不正常!”

一個按照自己內心準則行事的人,不願屈從社會上存在的潛在規則,到底是愚笨還是堅韌,是怯弱還是勇敢呢?

安妮找到王一衝說服他來幫忙,但王一衝認為身為警察保障市民的安全可以,但反貪汙壓力和阻力太大,誰都無能為力。

“要面對的不僅是幾萬個警察十幾萬個公務員還有全香港四百多萬人,如果所有的人都給黑錢習慣了走後門是一件對的、方便的和好的事情的話,那麼反貪汙還有什麼用?”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表達了大眾內心所面臨的思維張力,就如同韓德探長所謂貪汙是一種生活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就要改變世俗文化和個人深層次的心理模式,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又談何容易。這部電影反反覆覆、嘮嘮叨叨的就是這樣一種內心矛盾,你可以自命清高但你不能擋住別人的財路,不能影響他人的生活。上了賊船,上了黑車,就要和別人走一樣的路,否則早晚得死。

認識到反貪汙的絕對價值和終極意義,才會在行動上反對貪汙。王一衝最終還是被安妮說服了,因為他意識到了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原因,他為自己的行動找到了神聖的理由——

“如果在一個有貪汙的情況下長大得不到正確的人生觀,那麼我們這一代是烏鴉,我們希望下一代有白鴿出現。”

如果一開始就認同了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用古人的話“存在即是合理”來敷衍自己,當然不會有烏鴉白鴿之辨。王一衝並不想生活在混沌不清的世界,他相信安全和秩序應該建立在理想的基礎之上。於是,他找到安妮、百里渠,準備蒐集更多的證據,置之死地大幹一場。

他先是在警校中挑選了一批精英學員,然後把擊傷自己的莫森收歸帳下。之所以還要利用莫森,因為經過調查,王一衝瞭解到莫森是出於無奈為勢所逼才故意放了冷槍,這一槍要不了他的命,所以他活了下來。

這個臨時組成的調查行動小組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貪汙集團米鋪會計,事情馬上就水落石出,貪汙集團的罪行將全部顯露,未曾想在這個節骨眼,他在法院被殺。在這個尋找證人的過程中,導演插入了不少插科打諢情節,比如安排了一場王一衝三人去GAY酒吧尋找證人的戲,而那個證人也是個同性戀胖子,看起來十分搞笑。影片一些動作設計也很火爆,角色性格鮮明,幾個年輕人的血氣方剛、理想單純刻畫得頗為動人。

惡勢力從不坐以待斃,他們殺死了證人,燒燬了證據資料,行動小組有死有傷,但是百里渠的報告還是適時的誕生了。在給港督直接的報告中,王一衝作了重要說明,他站在香港市民的立場要求早點阻止貪腐繼續發生。但是會議召開時,很多長官都對他的報告提出了嚴重質疑。

“我們做生意,一直都是講人情關係,大家皆大歡喜有什麼關係?”王一衝反駁的理由是廣大小市民會因為這種貪腐狀況利益受損,窮困弱小者將在這種無序之中受盡欺凌。

“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和諧和包涵!”王一衝說,貪腐不是包涵而是包庇,官商勾結、為官不廉,這種情況十分惡劣。

接著他又告訴大家警隊買官賣官的價碼,“二十萬可以買個隊長來做,七十萬買個探長來做,一百萬買個警司做”,公務員系統已經腐敗至極。經過一番質詢後,他提出了組建獨立反貪機構的建議,“這個部門要有足夠的法律權力,直接向港督負責,中間沒有掣肘,這樣才能全面打擊香港的貪汙”!

這樣,在百里渠報告之後,廉政公署成立了,而陸大潮並不以為這有多危險。每一次的反貪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矇混過關十分輕鬆,擺平廉署也輕而易舉,他決定要主動出擊,搞得廉署繳械投降。

王一衝的家人受到威脅,朋友慘死,他最終還是找到了敵人的老巢,帶領廉署人員和陸大潮來了一場大決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電影中,八兩金飾演的黑幫殺手沉默寡言,一出手則快準狠,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子雄飾演的大反派“水龍頭”張揚跋扈,陰險毒辣,塑造得很是出色。反倒是正面角色的刻畫不夠生動。整個劇情不夠明快,但情節完整,截取廉署成立的那段故事著重描繪,算是突出了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