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朋友豔姐最近找我倒苦水,985院校畢業並擁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她,現在找工作也令她非常頭疼。

豔姐在目前的公司工作快7年了,7年裡職位只晉升過一次,在這家公司無論是個人的發展還是職位晉升都到了盡頭。

豔姐所在的行業這幾年發展緩慢,整個行業內符合自己要求的崗位卻少之又少。

豔姐這幾年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也做了不少的積累,但是因為不是該專業領域的人,也總是得不到面試的機會。

豔姐之所以遇到這樣的職場困境,是她沒有利用好“六度人脈分隔理論”搭建好自己的人脈圈子,如果她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能打造好自己的人脈圈子,像豔姐這麼好的教育及工作背景,一定能在合適的時機遇到令自己滿意的機會,找工作也不再是一件令她頭疼的事了。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什麼是六度分隔理論?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叫“小世界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提出的。

他做了一個實驗,他隨機選了300多個人,要求他們儘自己可能將一封信寄給一名住在波士頓的股票經紀人,這300多人沒人認識這個股票經紀人。最終,竟然有60多封信件到達了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手上,並且平均經過了5個人。


該理論得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任意兩個陌生人都可以通過”親友的親友“建立聯繫,這中間最多需要通過5個人就能達到目的。

所謂六度分隔理論,就是把你認識的人分為六層,你的親友是你的第一層人脈,稱一度人脈。你的親友的親友就是你的第二層人脈,稱二度人脈,以此類推,到第六層,就是六度人脈。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認識奧巴馬,從你熟悉的人開始,不超過5個人你就能達到目的。

我們職業所遇到的瓶頸,往往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縱然有一身功夫卻無人賞識,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環境下,你除了有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能把自己推銷出去的能力。

通過不斷地和你的目標人群建立鏈接,讓你被更多的人看到,你才會擁有由人脈搭建起來的機會圈,這個機會圈會在時機成熟時給你提供一系列機會,幫助你順利地更換工作、轉換職業甚至創業。

同樣,《複雜》一書的作者羅家德也提到“強關係提供資源,弱關係帶來機會” 。

這些弱關係就是六度分隔理論中的二度到六度的人脈關係,在二度以後的人脈關係中,這些人所處的行業、崗位、圈子和知識面都比強關係更廣,它們架起了我們與潛在機會之間的橋樑,在求職時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為什麼要善於利用“六度分隔理論”?

(一)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來看,利用六度分隔理論能及時跟上職業世界變遷

人類世界處於不斷變化中,時代的快速變革正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招聘和求職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比如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找工作的時間就被拉長了,找一份低薪水的工作比較容易,但是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往往會花費3-6個月的時間,有些人甚至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再次就業。另外跳槽變得更加頻繁,69%的人在一家公司持續工作的時間低於5年。

到2020年,有專家預測不僅僅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工作崗位會造成比較大的衝擊之外,自由職業者在勞動力市場的比重也會大量增加。這就是經濟世界對於職業世界的最直接的影響。

在新的經濟的影響下,大量舊的工作崗位會消失,新的工作崗位會出現。另外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新的招聘和求職方式也開始變得主流。比如除了傳統的大型招聘會和網絡招聘網站以外,一些即時通訊工具等社交型招聘網站如領英、脈脈、BOSS直聘、拉勾網等招聘渠道已受到企業的青睞。作為求職者,需要跟上變化節奏,及時跟上企業的招聘方式,調整自己的求職方式,儘早的搭建好自己的求職圈子。

(二)從企業層面來看,利用六度分隔理論更容易搭建“信任體系”

在企業招聘和個人求職的過程中,企業的動機和個人的動機是不同的。

企業不願意冒高風險招人,所以企業更願意僱用經驗和能力都被證明的優秀人才,而求職者則希望企業能夠發現自己的潛在優勢並獲得比現在更高一級的職位。

在傳統的求職過程中,常用的方式是用書面的簡歷展示自己,對於擅長寫簡歷的人來講,這種方式能夠展示自己的核心特點,但對於不擅長寫簡歷的人來講,往往無法全面地傳達自己的核心優勢,容易與機會失之交臂。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社交型招聘網站除了個人簡歷之外,還能包括個人興趣愛好,表達出來的觀點、發表的專業文章、用圖片或視頻展示出來的工作成績,以及你的人脈互動等。

社交招聘網站上這些相對全面的信息點,能夠搭建一個信任體系,這樣企業就能夠通過觀察你的社交平臺,判斷你的能力和價值,評估你的用人的風險,能減少很多因企業無法對你作出合理的判斷而錯失良機的風險。另外如果你在某個方面有比較突出的優點,好的機會也會不請自來。

(三)從個人的角度而言,利用六度分隔理論能獲得更多機會

作為個人,我們不可能獨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隨時隨地的都在與別人產生連接,每個人都連接在巨大的社會網絡上。

當我們主動地去突破自己的一度人脈,開發更多的二度三度人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視野越來越廣,能夠獲得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信息來源的渠道會更加多樣化,這些都是連接更多人脈帶給你的價值。

同時,你還在連接人脈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別人展示你自己,讓別人更熟悉自己擁有的技能和優勢,從而增強自己的影響力、提升個人形象。當你的人脈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還能為你提供一系列的機會,幫助你順利地更換工作,轉換職業,甚至實現創業。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如何擴展自己的人脈圈?

1、利用倒推法建立拓展人脈圈的目標

你希望建立什麼樣的人脈圈子,你希望塑造什麼樣的個人形象,你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結果,這些都是你要在打造圈子之前要明確清楚的。

美國著名作家阿蘭·拉金曾說“計劃能夠將未來帶到現在,因此你可以馬上行動起來”。

那麼,要實現自己的人脈目標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開始規劃呢?

1)我要達到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2)未來5年內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3)今年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4)這個月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5)當下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倒推法

人到中年的豔姐,現在正處於職業迷茫期,她就可以用倒推法設立自己開拓人脈的目標。

比如豔姐的長期目標是:開一家室內設計公司,那麼可以制定5年的人脈拓展目標是找到擅長和喜歡室內設計的合夥人和靠譜的投資方;年目標是積累100個擅長室內設計的牛人;月目標是找到室內設計牛人聚集的一些網站及平臺,並能夠通過一度人脈認識10個牛人;日目標就是找到一度人脈去拓展新的人脈;當下的目標就是打開自己的通訊錄或者社交網絡去找到一度人脈並進行溝通交流。

在一個明確的目標的指導下,並按照目標不斷的付諸行動,相信像豔姐這樣迷茫的中年職場人也會逐步把未來帶到現在,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2、利用SWOT分析法,審視自己及人脈圈

在拓展人脈的過程中,整個人脈圈的核心就是你自己,因此一定要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將是你和別人建立鏈接的關鍵因素。在建立人脈關係前,一定要花時間利用SWOT分析法梳理一下自己和自己人脈圈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做好行動方案。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就是將你的所面臨的四種態勢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

首先,要審視一下自己。

目前擁有什麼,欠缺什麼,如何鞏固優勢,怎麼彌補不足。

其次,要審視一下現有的人脈圈。

打開你的手機通訊錄或微信,查看你現在有的人脈資源,哪些人脈是可以繼續深入擴展的

審視一下現在擁有的社交網絡平臺,有哪些是已經利用起來的,還有哪些是沒有利用起來的。

審視自己與一些核心人脈的聯繫頻次,是否與自己的狠心人脈有良性的互動。

這些步驟聽起來好像頗費心思,但是隻有這樣你才能分析出你的人脈圈子是不是完善,有哪些優勢,有哪些不足,你還需要和哪些行業哪些人脈多交流多建立連接。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打通自己的多緯度的人脈,建立好自己的機會圈子。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3、利用布里特定理,擴展你的人脈圈子

英國廣告學專家S•布里特布提出過著名的“布里特定理”,即:“商品不做廣告,就像姑娘在暗處向小夥子遞送秋波,脈脈含情,只有她自己知道。”所以無論是商品還是個人品牌,都要推而廣之,廣而告之,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尋求好的職位和發展一定要發揮個人積極性、主動性,做好推廣。

(1)加入領英和脈脈這類職場社交平臺

領英和脈脈是目前比較活躍的職場社交平臺,也是在六度分隔理論的啟示下建立起來的能夠打通職場人脈的平臺。領英創辦時間較早,人脈範圍能覆蓋到全球,滿足全球化的人脈拓展。

脈脈是國內領先的職場社交平臺,因設計和使用都更適合國內人的需求,國內職場人在脈脈的活躍度相比領英更高。可以利用這兩個平臺,不斷地拓展自己的二度、三度人脈,為自己的機會圈做好人脈的儲備。

(2)在專業論壇或團體發聲

註冊一兩個與你專業相關或者你感興趣的專業領域,用這樣的平臺能夠更快地接觸到你想接觸的專業領域的人,能夠給你未來的求職、轉型提供意想不到的機會。

(3)利用流行的渠道打造好自己的特長標籤。

可以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渠道,讓自己的特長更多地展示在你的目標人群前,這些目標人群包括你的客戶、合作伙伴、未來的僱主、公司的同事、行業聯繫人等等你想認識的人。當你的展示足夠的時候,不需要你尋找,僱主或者合作機會就會就自己來敲門了。比如時尚博主黎貝卡從一名記者轉型為時尚博主,就是因為她創辦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從而辭職從事自己最愛的“買買買”事業,2019年,她入選福布斯中國意見領袖50強,已變成知名的時尚博主。

4、刺蝟理論——做靠譜的事,讓更多人知道你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談到刺蝟理論”,指的是無論狐狸想任何辦法來謀害刺蝟,刺蝟只需要縮起來,刺針向外,就能逼退敵人,得享天年,是最“可持續發展”的動物。由此說明只要找到一個簡單有效的發展模式,無論市場和對手發生任何變化,都能輕鬆應付,得以持續發展。

(1)必須做好一件事情

當你積累到足夠多的鏈接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關鍵的成功因素。當就業市場形勢比較艱難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採取了各個領域都要沾一些,但都不精通的路徑。但是事實恰恰相反,那些技能精專的人更能夠受到機會的親睞。即使是那些轉型成功的人,也是在轉型之前默默準備了很長的時間,積累到了專業的經驗,最終才獲得成功的。所以,一定要做好一件你擅長的事。

(2)讓更多人知道你做得好

社會的競爭是多維的競爭,這意味著,光提高自己的本事還不夠,還需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你。讓別人知道,最簡單的策略就是活躍在公共空間裡,不停地找下一個傳播的群體。你可以利用之前提到的社交平臺,持續輸出自己的專業的形象,做好傳播。當你把一件事情持續做到1000天的時候,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


名校畢業工作15年卻仍求職無門:別隻低頭幹活,還得會用“關係”


總結

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具備競爭力,一定是立足當下,早做準備,做好能力建設的人。持續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直到未來正好某個需要的時刻便能一觸即發。在這個遊戲規則不斷變化的時代,我們既然無法預知未來,那就參與到塑造未來的過程中去,讓自己獲得獨特的競爭優勢。做好人脈搭建,在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積累好深度信任,這就是我們打破職業瓶頸最有利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