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當今的世界籃壇,是小球和跑轟的天下,還沒等你回防到位,那邊就已經開始搶投;或者乾脆派出能跑能跳能投籃的“死亡五小”,像聯防這種古典戰術,被他們視為無物,分分鐘將防守射穿。

說到底,聯防沒落的根本原因在於傳統內線的消失。十多年前,由於在世界大賽上被聯防折騰得夠嗆,NBA開始允許各隊使用聯防,擁有加內特的森林狼,以及諾維茨基和“大竹竿”布拉德利坐鎮的小牛,均是使用聯防很有心得的球隊。

同樣,在CBA聯賽初期,由於有巴特爾、單濤、王治郅和姚明等傳統內線,聯防戰術司空見慣,各隊對於破解聯防都很有心得。在剛剛加盟火箭隊時,姚明還專門跟主教練湯姆賈諾維奇講解過,如何通過中鋒或大前鋒站在罰球線附近去破解聯防的戰術。

因此,CBA有不少球隊都通過聯防獲得過好成績,即使是現在,也有CBA球隊在某些時段使用聯防,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CBA究竟有哪些球隊是使用聯防的高手。

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八一隊

作為中國籃壇曾經的“夢之隊”,八一的強大並不僅僅體現在進攻端,其防守戰術的變化多端也讓其他球隊叫苦不迭,而聯防就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由於擁有王治郅這樣的高中鋒,在CBA聯賽初期,只要守起聯防,八一就像給對手佈下了“鐵桶陣”,所以,聯防加上讓人聞風喪膽的全場緊逼,八一即便在前三節落後也能迅速將比分反,進而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王治郅遠赴NBA後,八一的高度有所下降,但是,莫科、李可和胡克等幾個身高在2.05米至2.08米的內線憑藉相互協作的防守很好地守護了球隊的內線。雖然那時候劉玉棟、李楠和範斌等年齡日益增大,在防守腳步上有些跟不上對手,但聯防有效地彌補了這些弱點,使八一發揮出了經驗上的優勢。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戰術大師”王非。從小牛隊學成歸來後,他將在學到的先進戰術理念移植到了八一隊身上,並與聯防等戰術有效結合,打造出一種“新風格”,八一也迅速找到了王治郅離隊後如何打球的方法,與年輕富有衝擊力的廣東爭霸多年。

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山東隊

坐擁鞏曉彬和紀敏尚的山東隊當年可謂是一塊硬骨頭,他們長期不用外援,卻讓八一都有所忌憚,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聯防戰術運用得很好。山東隊強硬也並不完全是擁有“雙塔”的緣故,陳照升、陳志明,還有“搶斷王”鞠維松均是一等一的防守高手,一旦祭起聯防,防線瞬間就變成了立體。鞠維松頂防,陳照升等延阻,鞏曉彬協防,紀敏尚空中攔截。即使沒有外援,山東憑藉整體防守也能長期屹立於CBA強隊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為主教練後,鞏曉彬時常親自上陣,手把手教隊員如何破解聯防,由此也可以看出,當年的山東隊將聯防研究得是多麼透徹。

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上海隊

由於擁有姚明這個“天然屏障”,在21世紀之初,聯防是上海隊經常使用的戰術,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聯防讓他們在對陣除八一以外的球隊時,勝利基本上是手拿把攥。

上海當時的大前鋒是賈孝忠,身高2米出頭,所以在單兵防守方面並不是太強,當對方擁有強力大前鋒時,上海便會採用聯防戰術,依靠姚明去彌補整體高度上的不足。因此,如果對手的三分球不能打開,上海就能完全控制住籃下。

上海當年面對三分射手眾多的八一時會陷入苦戰,但和擁有強力中鋒巴特爾的北京隊較量卻勝多負少,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八一的三分球會將上海的聯防化為無形,而北京的外線則很難形成有效的攻擊。當巴特爾都被逼到外線投三分時,上海自然就佔據了主動。

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廣東隊

姚明去了NBA之後,廣東隊頂了上來,開始形成對八一的挑戰。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很多方面廣東都在學習八一,尤其是防守,而聯防便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

在易建聯之前,廣東就以靈活、機動性強而著稱,他們將這一特點運用在了防守上。當打起聯防時,每名球員都開始快速移動,朱芳雨、宋希,還有李群在外線干擾,積臣和杜鋒甚至能補防到外線,可進可退。廣東的區域聯防收縮性很強,對手一旦突破進去就會陷入包夾之中,想要分球,又會遭到廣東外線的封阻。

易建聯和王仕鵬成長起來後,廣東的防守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2012-2013賽季總決賽階段,他們多次利用區域聯防限制山東的杰特和弗羅曼,徹底瓦解了對方進攻體系。廣東主教練杜鋒認為,聯防是廣東克敵制勝的法寶,正是由於山東未能解決好破聯防的問題,廣東才再度奪得了CBA總冠軍。

在總決賽與北京交手時,廣東也曾利用“一盯四聯”的區域防守去限制馬布裡的發揮,當時廣東為馬布裡準備了三道“絆馬索”——布魯克斯、周琦和王仕鵬分別有層次地去防守馬布裡,聯防可謂是起到了大作用。

CBA歷史上最善於使用聯防的5支球隊,其中四支拿過總冠軍

北京隊

面對廣東的聯防,北京隊主教練閔鹿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認真研究了廣東的聯防戰術,並且讓本隊也採用聯防去限制對手強大的攻擊群。

由於杜鋒退役,廣東少了一名策應型大前鋒,再加上當時的布魯克斯和陳江華在分球意識上還有所欠缺,所以他們破聯防的效果並不好。北京隊就利用這一點在2011-2012賽季總決賽裡大量使用聯防。

北京的聯防並不是一味收縮,而是兩個後衛一直保持對持球人的壓迫,馬布裡和李學林都是單兵防守的高手,這樣的壓迫讓北京的聯防有了氣勢,致使對手的自信心下降。除了對持球人實施心理壓迫外,北京的聯防非常善於利用鋒線與內線的高度及靈活性,最顯而易見的效果就是干擾視野,尤其是布魯克斯的身高有限,一旦視野受阻,易建聯或辛格爾頓就很難在罰球線接到球,廣東的進攻便陷入停滯。北京用這一招很好地限制了廣東,進而獲得了球隊歷史上第一個CBA總冠軍。

這還沒完,接下來的一個賽季兩隊常規賽再度相遇,在比賽進行到第三節還有5分鐘時,廣東領先11分。此時,閔鹿蕾大手一揮,北京開始採用聯防,廣東的進攻突然停滯,北京在客場打出一波18:2的攻擊波,從落後11分到第三節結束時反超5分,最終拿到勝利。也正是如此,北京才在最近幾個賽季一直是廣東的苦主。很多人都說北京克廣東,其實是廣東一直找不到破解北京聯防的辦法,被對手掐住了七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