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會在一天天的成長中發生許多變化,而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有所改變。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最主要的責任就是保護孩子避免意外傷害,孩子長大後父母儘可能放手多加鍛鍊孩子。每個年齡段父母看著孩子成長,心境也會隨著孩子的長大發生一定的變化。

有位寶媽在網上發了個帖子引起了網友們較為強烈的反響:寶媽小玲自從有了孩子後就全職在家帶孩子,自然和孩子的感情非常深厚。但是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卻感覺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孩子現在到了叛逆期,有時候自己只說了一句很普通的玩笑話孩子反應就會特別強烈。不僅如此,孩子現在和自己溝通也越來越少。有什麼事寧願抱著手機和同學聊天,反而對自己像個“陌生人”。有時候孩子不聽話說他幾句,孩子就開始和父母對著幹。對於身處叛逆期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不滿,但是小玲卻也對孩子不滿。

而且最近小玲發現自己是“身心俱疲”,對自己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強烈的保護慾望了,而且有時看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針鋒相對,小玲說突然就不太愛自己的孩子了,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厭煩孩子的感覺,是不是和孩子也到了“七年之癢”,會不會和孩子以後的關係就一直如此了,真心累啊。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沒想到帖子一出許多作為過來人的寶媽們都紛紛在下面留言和小玲探討起來


網友一:說真的,孩子越大看著越煩。話雖如此,當孩子遇到什麼事第一個擔心的還是咱們。

網友二:對孩子的“疲勞期”應該每個父母都有過,調整好心態吧。

網友三:作為過來人,這種感覺深有體會,有時候會有那麼一瞬間,感覺不愛自己的孩子了。

作為父母好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想,孩子和父母不是最親近的人嗎,為什麼大多數父母會出現這樣的感覺呢?難道和孩子也有無法超越的隔閡嗎?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父母為什麼突然就不愛自己的孩子了


1、和家裡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出現分歧


父母作為主要教育孩子的人,相信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但是有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就開始“護犢子”。老人們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作為父母不能對孩子大聲吼叫,更不能實質性教育孩子。

而孩子有了家裡老人的庇護越發無法無天,但是孩子不懂老人的溺愛會使他們徹底淪陷。孩子就是這樣,誰慣著他們和誰親。有時候父母會很無奈,明明是為孩子好,但是孩子和老人不理解,還使得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會有種想法自己突然不那麼愛孩子了。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2、各種壓力襲來,無法自我排解


相信大多數人為了能有自己的居所揹負上了貸款,而且老人年齡大了需要贍養,孩子還小也需要花不少錢。各種壓力都集於一身,而且工作中也會遇到許多瓶頸的時候。

生活不易,有時候覺得這些壓力都揹負在自己的身上就猶如一座大山,時刻會把自己壓垮。看著孩子長大還遙遙無期,需要錢的日子還在後邊,一想到此壓力更大了,所以會出現心生厭煩的時候。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3、孩子到了叛逆期


其實孩子的叛逆期時常存在,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是一個小小的叛逆期,到了青春期又是一大叛逆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說什麼他們都不會放在心裡,而且孩子還有種自以為是的感覺。不管父母的初衷是好是壞,孩子統統會否定父母。這也是父母會產生不愛孩子的想法最大的一個原因。

當父母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一定要學會自我排解,可以試著先“放棄”孩子,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後再去愛孩子。不然一直在自我憂慮的循環中作為父母也是很難走出來的。也願父母和孩子們也都能相濡以沫。

“突然就不太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孩子生厭,過來人好像能懂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