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本週市場回顧

A股大漲後小幅回調

近期受外圍市場拖累,上週五A股出現大跌,本週A股在前四個交易日上漲,週五出現小幅回調。整體來看,本週各大指數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漲幅,上證綜指、創業板指、深圳成指漲幅均超過5%,分別上漲5.35%、5.86%、5.48%。

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3月6日

行業方面,本週30箇中信一級行業均實現了上漲,農林牧漁、綜合金融、紡織服裝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1.74%、10.92%、10.73%,值得注意的是,老基建板塊包括建築、鋼鐵、建材本週漲幅也較為可觀,分別上漲8.76%、7.46%、7.42%;而科技股板塊的電子、傳媒漲幅排名靠後。

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3月6日

市場目光再度聚焦白馬藍籌

從成交金額來看,本週部分藍籌股居前,市場再度把目光聚集在白馬藍籌上。另外,北上資金近期仍在持續流入,在大市值股和藍籌股上顯示出偏好。總體來說,後市震盪可能性更大,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上市公司業績上。

行業上建議儘量避開外貿等受衝擊較大的行業,相應地我們更看好大消費,醫藥,以及影響相對有限的基建、建築、水泥等週期股。而科技股方面,雖然短期表現不如老基建板塊搶眼。但從本輪行情來看,科技股一直在持續發力,因此即使出現短期震盪,科技股也仍是後市的主線之一。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好轉,市場的投資重心有望再度向科技品類轉移。

本週重要數據及事件

美聯儲降息,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

由於健康風險給經濟帶來了更多挑戰,北京時間3日晚間,美聯儲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而在3月3日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央行已經接連宣佈降息25個基點。對此,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分析認為:由於此前市場對於美聯儲3月份降息已經有了充分預期,因此導致短期內多國央行提前跟隨降息。這一方面是對沖美聯儲降息影響,維護本幣幣值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刺激經濟,降低近期全球健康風險加劇給經濟增長帶來的挑戰。

閔良超認為,目前全球負利率的大環境下,很多國家的貨幣政策空間是比較有限的。美聯儲此次降息短期內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對於全球股市均有正面作用。但中期來看,海外市場走勢如何很大程度上仍要取決於近期健康風險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有多大。目前中國國內面臨的風險已經顯著收斂,同時A股估值仍處於全球較低位置。低估值疊加高確定性,使得A股資產在全球來看具有較高吸引力。

新老基建兩開花,雙雙迎來佈局時機

近期新基建概念股持續活躍。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匯豐晉信雙核策略、消費紅利基金經理是星濤表示,中長期來看,新老基建有望同時受益於政策刺激。新基建包括5G網絡、數據中心、醫療信息化、智能駕駛、信息技術設施建設等;老基建包括建材、建築、地產等均有望受益。老基建相關板塊的估值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在海外疫情發酵後,房地產、建築、建材的防禦屬性凸顯甚至呈現逆勢上漲的狀態。從配置角度來看,短期老基建對產業鏈的拉動效應可能會更為有效;中長期來看,隨著新基建逐步兌現業績後,新基建或是較好的配置方向。

地產行業整體估值不高,竣工週期相關行業或迎需求高峰

疫情發生以來,很多投資者密切關注地產行業的投資機會。匯豐晉信雙核策略、消費紅利基金經理是星濤表示,目前房地產鏈受到一定抑制,除家電仍延續漲勢之外,地產相關行業估值總體不高,地產開發商當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位。大部分的政策放鬆集中在地產的投資端,目前需求端暫未出現政策放鬆。儘管如此,2019年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依然超過市場預期。

從行業邏輯來看,2019年四季度至今,地產行業或應處於竣工高峰期,包括廚電、傢俱、地板等或迎來整體向上階段。上述竣工週期行業短期或受疫情突發影響,但後續隨著疫情好轉,受影響而延後的市場需求疊加正常需求,竣工週期相關行業或迎來需求高峰。

下週重要關注點

歐美股市又崩了!A股大漲後回調,新老基建能否扛起“大旗”?



風險提示

本文件作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戶服務事項之一,不屬於基金的法定公開披露信息或基金宣傳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僅供閱讀者參考,既不構成未來本公司管理之基金進行投資決策之必然依據,亦不構成對閱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件所載文字及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也不對因此導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基金投資有風險,敬請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本公司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敬請投資人在購買基金前認真考慮、謹慎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