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春!瀏陽官橋奏響防疫春耕生產序曲

紅網時刻通訊員 文婷 長沙報道

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走在瀏陽市官橋鎮的田間地頭,總能看見農戶手持鐵鍬挖坑、平整土地、施肥栽苗,不遠處農業機械作業陣陣轟鳴,就這樣,疫期春耕的熱潮,熱鬧沉寂了一冬的土地。

春耕不憂 優質“糧草”達村頭

“之前擔心疫情會造成秧苗等農資緊張,多虧了政府協調配送,今年早稻集中育秧前期工作比往年結束早,下週就開始育秧。”官橋鎮集鎮村付氏農機合作社流轉有1000畝土地種植優質早稻,社長付博文介紹著自己的春耕計劃。

“闹”春!浏阳官桥奏响防疫春耕生产序曲

菜農抓緊移栽小苗,保障夏季生產。

早在疫情初期,官橋鎮開足馬力加大春耕物資儲備,對內設立農資代購登記點,引導農戶電話、網上申報春耕農資需求,由村級統一彙總上報;鎮黨員幹部充當“代購員”,負責銜接貨源,採購、調運;村網格聯絡員統一配送秧苗、良種、化肥等春耕生產物資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確保生產者就近足量採購。對外,深入開展“湘劍”護農暨農資打假保春耕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和坑農違法事件;主動對接農業合作社,瞭解信貸需求,提供金融服務,為農戶備戰防疫春耕備下“定心丸”。

截至目前,官橋鎮協助種糧大戶、合作社法人申請農業信貸400萬元,儲備(含已供應)雜交稻種子2.9萬公斤、化肥1.5萬餘噸,各種農資庫存充足,可完全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價格變化不大,與去年基本一樣。現在農戶陸續來選購,買種子、肥料、農膜的居多。”官橋鎮澗江河村農資銷售點銷售員付志剛說。

春管不松 農技服務“不斷檔”

此時正值菸葉育苗最佳時期,“前幾天的大風預警信息真及時,提前加固了育苗棚,避免了損失。”一江村菸葉育苗大戶帥海春用微信向鎮農技人員表示感謝。

“闹”春!浏阳官桥奏响防疫春耕生产序曲

蔬菜大棚內,官橋鎮青年黨員分散忙農活,為茄子苗整枝。

受疫情影響,官橋鎮轉變工作方式,一方面組織“農專家”下村入戶手把手指導春管,同時推廣在線農技服務團,設置農技服務熱線,利用廣播、微信等媒介,遠程開展防疫春耕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種糧大戶等農業經營新型主體,為周邊農戶提供耕地翻耕、育插秧等機械化代耕代播代插服務,減少人員聚集,提高春耕效率。

18畝茄子、辣椒秧苗急需整枝,五號白菜等速生菜長勢喜人,亟待採摘投入市場,但眼下勞動力缺乏,卻成了澗江河村合力蔬菜合作社社長李孟其的憂心事。

2月28日上午,在合力蔬菜合作社的一片農田裡,迎來一派熱鬧場面,官橋鎮青年志願者散佈在各個大棚,整枝秧苗、採摘速生菜……

既激發內生動力,又借力出力。官橋鎮通過黨員幹部下沉、片區聯戶幫扶等方式,著力解決種養殖戶用工緊缺問題,做好早春蔬菜育苗、移栽等春管工作,保障農業生產有序開展。

春建不缺 農業基礎“打得牢”

3月8日,官橋鎮八角亭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戴著口罩忙著澆築渠道,不遠處,一臺挖機正加緊平整土地。“現在已完成工程量的80%。”現場負責人劉軍明介紹。

“闹”春!浏阳官桥奏响防疫春耕生产序曲

全面復工後,官橋鎮八角亭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迅速推進。

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是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的重要舉措,官橋鎮認真貫徹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協助上級分批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復工,堅決落實屬地責任;協助企業做好復工報備審核工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主體責任。針對今年春節後降水普遍偏多、氣溫持續回升的情況,該鎮積極組織各村開展春檢設施、疏通渠道等工作,保證春灌。

目前,官橋鎮5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現復工率80%,修繕各類水利工程12處,改善灌溉面積2.5萬畝,為穩糧食增長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春銷不難 創新探索銷售“無接觸”

疫情防控膠著對壘之際,城區群眾想要外出吃上一口正宗的農村土特產似乎成為一種奢求。而一款“鄉野村鮮”的電商APP,活躍了起來,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送貨,官橋不少當地農產品直接從鄉下“端”到了城區居民的餐桌上。

“闹”春!浏阳官桥奏响防疫春耕生产序曲

官橋本地“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

疫情以來,官橋鎮探索打造“鄉野村鮮”電商APP,集中銷售農戶農特產品,瀏陽城區家庭當日網上下單,鎮“新青農”聯盟次日採摘、備貨,送貨上門,日吸引近百人“消費”,官橋“最土味”“最鮮味”通過“無接觸”配送源源不斷送到城裡人家。此外,重點支持疫情防控期間保供給基地的生產經營主體,通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通道”,做到快送快檢;為春耕物資運輸企業的車輛和人員辦理“綠色”通行證,讓本地200餘噸農產品及時暢銷湖南各地,保障疫期“菜籃子”和農戶“錢袋子”。

“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心裡總算輕鬆了一些。”銷量不錯的劉在平長舒一口氣,直言“疫情冰冷,心裡卻很熱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