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英:百年大變局下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與前景

陳鳳英:百年大變局下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與前景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世界經濟增長在普遍放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近日發佈的《經濟展望》中將其2020年的預測從9月份的3.0%下調,他們預計,到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將達到十年來最低的2.9%。要遏制從貿易戰到中國意外減速的各種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目前正在陷入“日本化”,即低通脹、低利率、低增長,解決措施上也學習日本搞“負利率”,歐洲已經負利率化,美國也正在走向負利率時代。同時,發展中國家,雖然中國的表現相對不錯,但是拉美國家經濟正在多米諾骨牌式地出現問題,印度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之一,也出現了問題。“全球接近90%的地方減速增長,這意味著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只能達到3%。不過,全球經濟仍然在增長,只是增長速度過慢。45個發展中國家,總人口將近10億,它們的人均增速將慢於發達國家。”

不過,我們不必對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太悲觀,第一,2020年對美中兩國實在太重要了。美國大選年,特朗普會不惜一切手段保經濟增長,包括壓美聯儲繼續降息、減個人所得稅等;中國為完成第一個百年兩個翻番,以及完成三大攻堅戰,也會採取一切措施穩增長。第二,中美已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給兩國和世界經貿市場一個不錯的利好消息。2020年全球發展環境會略好於2019年,貿易和投資會慢慢恢復增長,市場信心開始提升,穩定性與可預見性或好於2019年。第三,全球經濟基本面開始企穩。從經濟基本面看,2020年經濟增長會比今年慢,但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基本能夠實現低水平下的增長。此外,美國消費和就業表現強勁,全球製造業的壓力會有緩解,貿易可能好於今年,這些因素也將對2020年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只要中美經濟保持增長,全球就不會發生大問題,世界經濟幾乎不會破位下跌,兩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全球直接投資等主要引擎,可維持經濟溫和增長。關鍵在於中美經濟未來趨勢,兩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高達51.7%。雖然今年以來各界普遍擔心美國陷入衰退,但事實上美國在製造業衰退的背景下,消費、就業依然強勁,雖然放緩的趨勢不會變,但是美國依然有政策調控和刺激的空間可以避免衰退。今年,中國經濟不可能有較高增長,在去年6.6%的基礎上會有所放緩,OECD預測增長6.1%,IMF預期為6.1%,世行預測為6.2%,明年或進一步放緩到6%左右。在全球經濟低迷情況下,這一增速應該是不錯的,因為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3萬億美元,這麼大規模的經濟如果還能有6%左右的增長,在世界大國中依然是最高的,仍是美國經濟增長的2.5倍。

“十四五”期間我們很有可能會趟過中等收入陷阱,我們的GDP規模以及人均GDP很有可能會進入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中高偏上的高收入經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