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他是一代文豪,世人敬仰。他是那個時代的偶像,無數人追捧。他的文筆讓很多人痴狂,愛上他的犀利,愛上他的至情至性。

她是文豪身邊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她懷著少女之心嫁給這個世人敬仰的人物,但卻被婚姻困住了自己的一生。她為人羨慕,身為文豪之妻,但卻是個悲情之人。

他是一代文豪魯迅。她是朱安。兩人名為夫妻,但卻無夫妻之實,一生捆綁在一起,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朱安,這個名字困住了自己一生,也困住了魯迅一生。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封建思想下成長起來的朱安

出生於商人世家的朱安和所有封建女子一樣,從小接受著逆來順受的封建禮數的教育。少年朱安被教育的嚴守傳統規範。

因為家中封建思想的影響,朱安從未上過學堂,大字不識一個閨秀,雖家中家財萬貫,但身為女子沒有資格接受教育。在家人的安排之下,她接受一場包辦婚姻。

接受著“三從四德”教育的朱安沒有見過未來的丈夫,但卻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朱安沒有絲毫反抗的精神嗎?對於那個年代的女子而言,想要反抗實屬不易。朱安的人生也許從遇見魯迅開始就變得十分不同,這似乎在旁人的眼中是場幸福的婚姻,但對於當事人魯迅和朱安而言,猶如枷鎖。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逆來順受慣的朱安得知自己要嫁給周家的兒子時,並沒有什麼感情的波動,彼時她已22歲,在那時算是個老姑娘了,這個男子比自己小三歲,但卻是個讀過書的良人。

周家的家境雖不如朱家,但卻是個書香世家。朱安渴望學問,這場姻緣就這樣定下來。

即便是新社會講究婚姻自由,但沒能敵過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力量。紹興城中,一場看似登對的婚姻就要開場了,但男主人公魯迅卻遲遲不現身。

"孝"是把枷鎖,困住了魯迅和朱安

那時魯迅已是留過洋的學子,接受著新思想的洗禮,對於封建糟粕十分鄙夷。

這場婚姻中所有人都看好,唯獨魯迅不看好,他無法接受母親送來的"封建禮物",他更無法接受沒有絲毫情感基礎,就被定為此生相守的宿命。

魯迅的反抗沒有顯出成效,即便他是接受過新思想的進步青年,可歸根結底,他是兒子。百善孝為先,"孝"逼迫魯迅必須接受這份宿命。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在母親一紙病危家書的騙局之下,魯迅急忙趕赴家中,眼前的場景卻是家中紅火一片,張燈結綵就等著新郎的到來,這個新郎就是魯迅。

正如魯迅所言:"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供養,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魯迅接受了這份禮物,無可奈何卻也只能接受。本該擁有前所未有幸福之感的洞房花燭夜,對於魯迅而言簡直是度日如年,他選擇和衣而睡以示自己的態度,本該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朱安卻獨守了一夜空房。

魯迅第二天就離開了。這場婚姻從開頭看便不幸福。

朱安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但卻恪守著媳婦的本分,安心伺候婆婆,照顧家人。對於朱安來說,也許這樣就可以獲得魯迅的回心轉意。

但對於魯迅而言,不愛就是不愛。即便是朱安的極力迎合,對於魯迅而言依舊是無法接受。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卑微如蝸牛般的愛

朱安為魯迅做出了很多努力。結婚那天,朱安聽聞魯迅不喜歡小腳女子,她為了魯迅的喜好選擇穿上塞滿棉花的大號繡花鞋。

有一次與魯迅吃飯,聽聞魯迅說自己吃過一種美味的菜。朱安也開始附和,說自己吃過。本想著和魯迅有共同話題,但卻經常弄巧成拙。魯迅所言的那種菜唯在日本生長,朱安的附和沒有得到魯迅的可憐,反而心生厭惡。

對於卑微的朱安而言,"我好比是一隻蝸牛,從牆底一點一點往上爬,爬得雖慢,總有一天會爬到牆頂的。可是現在我沒有辦法了,我沒有力氣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朱安和魯迅就像是兩條平行線,本該相交,但命運卻讓他兩必須平行。

魯迅對朱安僅有的溫情

但平行線雖然永遠不會相交,卻也一直陪伴。魯迅對眼前這個女子並非從來是厭惡的,也有過點滴溫情。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魯迅雖對朱安未有丈夫之情,卻盡到了丈夫之責。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朱安身為一介女流,靠自己終究無法在亂世獨活。遇上魯迅,可以給她安穩體面的生活,魯迅除了感情,給盡了朱安所有,算是一種虧欠的彌補。

魯迅知曉朱安是母親送來的禮物,他可以不愛,但卻必須好好供奉。

魯迅和朱安同居在北京時,經常在外工作後帶著可口的果點歸家。到家後,首先把果點拿出來給母親先挑,之後又會想到朱安,讓朱安挑選,最後把挑剩下的留給自己,這何嘗不是一種身為男人的憐惜。

朱安心中有魯迅,每次挑選果點都是挑些小的,把大的留給魯迅。

一次,朱安生病臥床,很久未能痊癒,魯迅聽聞十分著急,趕緊上街找到人力車把朱安給捎上,拉去醫院救治,無論花銷多少對於魯迅而言都不重要,只要可以治療好朱安的病症。

要說魯迅無情,那就是一種誤解,朱安於他而言,可以沒有愛情,但卻有著一份獨特的親情。

被人同情一世的原配朱安,其實魯迅對她也有溫情:她病了,他著急

這場婚姻持續多年,在外人看來,許廣平才是魯迅身邊的良人,朱安雖是原配,但卻是個可憐人。被世人同情了一生的朱安,也曾得到了魯迅的憐惜,只是這份憐惜終究不敵和許廣平的多年相守。

朱安本可以像孫中山先生的原配盧氏那樣,選擇為愛放手,成全魯迅和許廣平。但朱安的執著把自己困住了,她執著於自己的真情可以打動魯迅,執著於封建思想下原配的身份,但這份執著終究傷害了魯迅,傷害了自己。

一生飄零難得善終,她也曾努力抗爭,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本該可以遇見良人,感受著婚姻帶給她的溫情。但命運總是讓她感受著波折,身為文豪之妻,享受著常人無法相守的榮光,但卻要忍受著一生孤寂。

這場婚姻對於朱安和魯迅而言,就是一曲悲歌,人生蹉跎至終,難逃命運捉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