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菁一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在都市情感劇、古裝俠客劇充斥熒屏的時候,一部以描述醫療工作戰線上白衣天使的影視作品——《醫者仁心》登陸熒屏。醫患糾紛、疑難病症,醫護工作者工作中遭遇的困境,被一一擺在觀者面前。不知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們是否能體會到這個行業的不易與艱辛?演員戰菁一,倒是通過這部戲對人性、夢想、現實,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戰菁一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演繹初級女醫生


  說到手術室,可能有許人聯想起恐怖片裡的情節。慘白的床單,刺鼻的消毒水,大概手術室留給女孩的第一印象往往如此。看上去就文弱的戰菁一,就是天生對醫院有著恐懼、牴觸、抗拒。


  戰菁一說,在決定接下“羅雪櫻”這個角色之後,自己就開始了一連串的專業惡補。先是找來美國、日本相關的醫療題材影視作品,研究醫生這個職業在作品中演繹的狀態和行為。緊接著參看一些相關方面書籍,充實自己一些簡單的醫療知識。當然,光學理論是不夠的,近距離接觸才能在一招一式上更貼近於現實。


  進組之前,戰菁一同行三人被邀請到重慶某醫院手術室參觀整個過程。“剛一進去,我們三個就被嚇出來。我們並沒有完全做好心理準備。一進去就看到一位心臟病患者,赤身裸體的躺在床上,抹著碘伏,”戰菁一到現在回憶,還仍舊激動。“出來以後,我們互相在樓道里對視了一下,還是決定調整好狀態再進去一次。”戰菁一坦言,這是一個鍛鍊的過程,科學需要被尊重。從“一開始只能站在角落裡”,逐漸轉變成“慢慢敢往前站”,再到後來“同程觀看手術細微的過程”,面對血淋淋的手術,戰菁一表示,這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戰菁一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單純熾熱“羅雪櫻”


  《醫者仁心》,這部被人們稱為“國內醫療題材破冰之作”的作品,其真實反映的醫療行業現狀以及帶來的社會意義,贏得了不小的關注度。同樣,戰菁一通過對該劇角色的理解、演繹,對這個行業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提到醫院,一部分患者還是帶有偏見的。有的醫生告訴我,其實他們對患者冷漠不是出自於內心。”戰菁一從醫生朋友那裡瞭解到,病患來看病,往往帶有渴求的願望,把命和希望全盤交給醫生,希望能得到周全的照顧和承諾。“然而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是他們的職業,但也會和患者保持距離。有時候人們會覺得醫生愛搭不理,其實是他們每天都在回答相同的問題。這大概是一種自我保護或是職業習慣。”


戰菁一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戰菁一坦言,拍完這部戲,才真正瞭解醫護工作者會遇到的一切困境、難題。棘手的問題每天都有,身兼對百姓、對社會的責任又不能說走就走。“醫生更多的是理性,更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和別人的交流並不是很多。”《醫者仁心》讓戰菁一對醫護人員有了一個整體的改觀,讓她對這個行業有了全新的認識。


  提到她在片中飾演的角色,戰菁一認為,作為醫院中年輕醫務工作者的一員,“羅雪櫻”表現出的稚氣未脫、正義十足是她拿到劇本後最為欣賞的。與醫院中老一輩工作者不同的是,“羅雪櫻”更加活潑、單純;對夢想持虔誠的態度,對信仰也更理想化,更美好。出於對個人原則的堅持,醫院中長輩的一些處事方法會讓她看不慣,甚至無法接受。對於“羅雪櫻”這樣的做法,戰菁一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相對片中其他角色,‘羅雪櫻’更單純一些。年輕人說話辦事偶爾會欠缺考慮,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她繼續解釋到,年輕人比起老一輩人,希望更炙熱更濃烈。他們沒有經過打磨,更加富有朝氣,有力量。


戰菁一可怕的手術室,我拼了


  “和那些資深演員比起來,明顯我在演繹上節奏、情感拿捏的不到位,可以說是缺乏成年女人的味道。這需要時間的打磨,我相信演完這個角色,再去演其他成熟的角色,就會沉穩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